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工程造价管理方法论文_李伟忠

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工程造价管理方法论文_李伟忠

广东宝力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市 523560

摘要:从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及运营管理中的成本管理问题,也引起了企业管理人员及研究人员的重视。其中在实际发展中工程造价管理,作为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实际发展中如何有效的提升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工程造价管理质量,并且保障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成为现代化建筑产业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文章针对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工程造价管理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产业;现代化;工程造价;管理方法

建筑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产业的稳定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影响重大。在此过程中关于影响建筑产业稳定发展的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笔者简要分析现代化背景下建筑产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以盼能为相关建筑企业发展中的工程造价管理作业实施提供参考。

1.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分析

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工程造价管理,对于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以及建筑企业的实际收益保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发展中,各建筑企业在发展中对于相关项目工程施工中的工程造价管理,都进行了较多的管理改革,以及相关制度,造价管理体系的设立。因此宏观分析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现状较为良好,为行业的稳定发展,以及企业发展中的成本管理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因素分析

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因素,总体上分为:人的原因、物的原因、制度设定及执行原因、预算管理原因。

2.1人的原因

分析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因素,主要的因素是因为人员原因,人管理不到位,最终产生了一系列的造价管理问题。其中因为人员管理不到位,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人员成本意识缺乏,人员专业技能不合格,人员安全管理不到位,最终在施工管理中出现了较多的物料浪费,返工,安全事故现象,极大的影响了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同时由于造价管理不到位,对于工程整体的成本管理,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2物的原因

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工程造价管理的落实,物的原因为主要影响工程造价管理质量原因。其中物的原因,主要指的是:物料应用成本,机具使用成本,临时性租赁设备成本,能耗成本等成本管理,造成的造价管理不合格现象。分析物的原因,造成的工程造价成本管理不到位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工程造价的管理效果。同时,也造成了工程项目造价成本升高,企业收益降低,以及工程项目偷工减料等不良现象。

2.3制度设定及执行原因

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工程造价管理实施中,管理制度的制定为重要的管理措施。实际发展中因制度设定及执行原因,造成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到位,也为主要存在的一类影响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分析制度设定及执行原因造成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到位现象,主要表现为:建筑企业在进行相关建筑项目施工中,关于造价管理制度的设定存在漏洞,且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存在执行缺陷,执行不到位的现象。最终由于制度方面的缺陷,以及执行中产生的业务漏洞现象,极大的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质量,同时也产生了较多的安全隐患现象。

2.4预算管理原因

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中关于其造价管理的实施,因预算管理不合格造成的造价管理不到位,以及造价管理失效现象也较为多见。其中分析预算管理原因,引起的工程造价管理不到位现象,主要表现为:预算管理实施中科目编订不完善,预算管理中费用核算误差,预算管理中单价调研不到位,最终造成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工程造价管理出现超支现象,对于建筑企业的项目资金链稳定性,以及工程项目的安全稳定推进,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3.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分析

3.1加强人员技能培训及成本意识培训

分析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施,归根结底为对于人的管理,通过对人的管理,达到对费用的管理,以此合理的发挥资金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且推动项目工程的安全稳定发展。分析在实际发展中为有效的落实对人的管理效果,施工单位可通过两方面的举措进行改善,其一加强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培训,以此降低因人员技能不合格,造成施工返工,以及物料应用浪费现象;其二落实施工人员的成本意识培训,具体实施中可通过上大课的形式,针对施工人员讲解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成本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以此加深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对造价成本管理的认知。最终达到提升项目造价管理质量,保障项目施工稳定发展,以及提升项目资金实际应用效果的目的。

3.2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监管

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完善其项目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监管,对于项目工程发展中的造价管理质量提升意义重大。具体实施中关于项目管理制度的完善,施工单位应基于工程施工设计,以及工程施工工地现状,进行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补充,以此确保相关项目施工中造价管理实施的准确性,同时联合施工现场监管作业的实施,减少施工中出现的物料浪费现象。此外在具体的现场施工监管中,施工单位还应重视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以此确保机械设备在施工应用中的稳定性,并且减少因机械设备频繁故障,造成的设备维护成本升高,工程进度延误,引起的工程造价成本升高现象。

3.3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实施绩效考核制度

制度制定的最终效果通过人的执行进行体现,该类现象下分析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则为有效的改善措施。具体实施中关于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从根本上快速的进行问题的解决,施工单位可通过对外招聘的形式,进行相关管理人员的招聘,以确保项目工程管理人员在从业中,具备良好的从业经验。此外在后期的作业管理实施中,针对管理人员的作业现状,可通过造价成本管理制度,以及结合绩效考核制度的方式,进行管理人员的作业现状评估,并且对工程管理人员的作业积极性,形成一定的促进作用,最终达到提升工程造价管理质量控制的目的。

3.4落实预算管理制度,加强费用审计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在实施中,各项制度的制定究其实际作用主要为工具,而发挥工具作用的措施,则为评估工具应用效果的监管手段。从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施现状分析,施工单位可通过两种举措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完善,其一结合工程施工设计,工地现状,施工周期制定工程预算管理制度,确保其工程预算管理制度制定的完善性;其二实施费用审计制度,基于工程的施工周期实施月审计、季度审计、半年审计以及年审计措施,并在具体的审计作业中结合行政管理措施,确保各审计作业实施的准确性,以及审计对象的匹配性,最终达到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中相关费用应用的合格性,同时保障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结束语

从当前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现状,以及建筑产业工程造价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施工单位为有效的提升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同时合理的落实工程造价管理效果。实际发展中施工单位可通过加强人员的技能培训,成本意识培训,落实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实施绩效考核,加强施工现场监管,以及落实预算管理制度,实施费用审计措施的方式,进行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作业实施。

参考文献

[1]周土发.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20):196,220.

[2]姚洪波.对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的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8,(20):202.

[3]王泽涛,刘维维.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8,(17):142.

论文作者:李伟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工程造价管理方法论文_李伟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