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预制构件粗糙面施工技术分析与应用论文_张信祯

装配式预制构件粗糙面施工技术分析与应用论文_张信祯

广东盖特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非常多的优点,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粗糙面施工是整个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的关键环节,对构件结合面的受力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必须要加强对装配式预制件粗糙面施工的研究。利用混凝土分层浇筑面层加铺原浆骨料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能够明确构建分层浇筑的最佳时间和间隔,让整个预制构件内部的骨料更加的均匀,保证构件表面的粗糙水平一致。

关键词:装配式;预制构件;粗糙面;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装配式预制构件作为新型的生产建筑模式,可以节约能源资源,而且能够保证劳动生产水平大幅度提升,在施工的现场不会产生扬尘等污染物,保证施工现场的作业实现安全文明施工。由于装配式预制建筑施工还停留在初期的起步阶段,为了能够增强装配式预制构件施工的安全质量,必须对装配式建筑的构建粗糙面施工进行分析,保证预制构件的设计与施工均符合要求。某工程占地面积24,500m2,总共6栋住宅楼,其中3栋为18层住宅楼,1栋为17层住宅楼。总体建筑面积达到59,800m2,其中3号楼的预制率达到29%,期于楼预制率为百分之16-17左右。主要的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墙板、预制叠合梁、预制阳台、预制空调板等。

一、装配式预制构件粗糙面施工方法的选择

在预制构件粗糙面施工过程中主要的施工方法包括凿毛法、定制模板法、拉毛法、水洗法。这些不同的施工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必须要结合具体的预制构件类型进行分析,合理选择不同的粗糙化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质量。

(一)凿毛法

凿毛法是混凝土结合面处理的主要方法,包括人工凿毛以及机械凿毛两种方式,但是由于凿毛法的施工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在凿毛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和粉尘,凿毛法的缺点非常明显,不适宜在大面积的预制构件中进行粗糙化的处理[1]。

(二)定制模板法

事先在模板上雕刻各种痕迹,并且进行混凝土浇筑,在脱模之后,预制板上就会形成粗糙的表面,但是必须要确保定制模板的雕刻质量符合要求,如果刻痕过浅,则无法保证粗糙度,刻痕过身也很难进行快速脱钩,在采用定制模板法施工时,必须要保证模板雕刻的技术水平。

(三)拉毛法

在构件结合面中,利用拉毛法处理的方式,这种方法非常的简便易行,并且没有任何技术上的局限,可以实现机械化生产,拉毛法是目前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一种粗糙化施工技术,但是由于钢筋外露的构建表面不能够采用拉毛法的方式进行施工,拉毛法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在拉毛的过程中,必须要及时的清理浮渣,否则也会影响预制构件粗糙面的施工质量。

(四)水洗法

水洗法就是结合面模板上涂抹一层缓凝剂,在脱模之后利用高压水枪对构件结合面进行高压冲洗。由于涂抹了混凝剂,构件表面的混凝土凝结时间要远远超出内部混凝土凝结的时长,利用混凝土凝结的时间差,就能够对构件表面进行粗糙面的制作。水洗法不仅可以减少灰尘污染,而且还能够使得粗骨料全部裸露出来,粗糙度非常高,水洗法已经在构件生产中作为一种标准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但是对于比较大型的构建来说,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成之后,粗骨料会不断下沉,导致构件上表面的粗骨料不足,可以增加凿毛或者其他的施工技术来协助水洗法,共同对粗糙面进行处理。由于大多数的缓凝剂具有毒性,如果长时间的接触很容易对人体造成损害,而且会产生大量的污水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2]。

二、结合面混凝土分层浇捣施工工艺流程

(一)模台清扫

结合面混凝土分层浇捣施工开始之前,应该对底模进行全面的清理,避免各种混凝土块进入到机器内部,造成设备损坏。利用立式旋轻电机组可以对底面进行彻底的清扫。

(二)刷脱模剂

通过在底模涂刷脱模剂,可以保证顺利脱模。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可以采用水性脱模剂。

(三)组装模具

在底模组装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运用手工的方式对界面进行涂刷,并且将钢筋笼进行绑扎。作业人员在模台上应该对钢筋笼和模板进行快速组装,并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作为基准线进行全面的调整,保证尺寸胶合的质量和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刷混凝剂

缓凝剂可以有效保证结合面表面混凝土凝固的时间延长,所以必须要耐心、细致、均匀的涂抹缓凝剂。

(五)钢筋笼预埋件的安装

在驱动装置模组安装完毕之后,要及时的运用底模驱动,置预埋件的安装位置,并且根据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将安装楼和连接套管进行固定,利用磁性底座将套管在模台的表面连接。利用磁性底座固定预埋件,并且安装锚筋,安装完成后拆除简易工装。

(六)下部分混凝土浇筑和振捣

通过将套筒和预埋件底模驱动振捣平台,并且将底模锁紧,中央控制室可以控制搅拌站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完成下部分混凝土的浇筑,搅拌完的混凝土可以下料至运输小车,通过小车能够在布料机上方进行投料。当布料机扫描到基准点之后,就会开始自动布料。布料停止后,振动平台就开始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直至表面气泡消失。

(七)上部分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在构建振捣60-75分钟之后,中央控制室控制搅拌站会立即搅拌混凝土,在通过对构件上部分混凝土的工程量,进行搅拌,并且过滤出一部分的粗骨料,以便备用。将剩余的下料运至混凝土运输小车,通过空中轨道传输至布料机的上方,在布料完成之后,振捣平台开始工作,直至混凝土表面,没有明显的气泡为止。

(八)加铺构件表层粗骨料

在装配式预制构件上下表面全部制作完成之后,可以将混凝土砂浆进行过滤,并且将滤出的粗骨料在构件上表面平铺,可以用抹子轻轻拍打,直至一半的骨料陷入到表面即可,同时也可以利用振动平台进行振捣,保证骨料与上表面构建完美融合[3]。

(九)构件养护

在夏季预制构件可以自然养护,而如果在冬季则必须要对混凝土进行护养护。通过利用驱动装置,将底模驱动至堆码机,并且将预制构件,输送至空闲的养护单元进行8-10个小时的蒸养,然后可以利用堆码机将平台有养护单元,转移出下一个工序。

(十)构件拆模

在构件拆模的过程中,可以由两位工作人员轻轻的抬起边模,并且放置清扫区。保证所有拆下来的工装螺栓以及其他零部件归于原位。模具拆除完毕之后,要对底模周围进行全面的打扫,运用电动扳手拆卸侧模,紧固螺栓,打开瓷盒,磁性开关之后,卸下磁盒。保证所有的拆卸都平移进行,避免出现边模变形的情况。

(十一)构件的检查和修补

在构件拆模完成之后应该对构件的外观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构件型号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对构件进行表面清理,如果表面出现变形损伤等缺陷,可以进行适当的修补。例如在接缝处有凸出的混凝土,可以直接采用打磨机打磨平整,在凹陷处应该利用水泥浆修补平整。如果表面出现蜂窝的问题,可以利用钢丝刷,对表面的水泥浆轻轻擦除,或者是用水将蜂窝处的杂质清理干净。

(十二)场内吊运

在构件起吊时必须要保证缓慢起吊,并且加强对构件运行的观察,保证下落平缓,避免出现摇晃碰撞而造成构件损伤。

(十三)构件存放

在构件存放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独立的堆场,并且应该按照规格,品种和装车顺序进行堆垛码放。在堆场中,要根据预制构件装车次序为原则进行编号,避免预制构件混乱的问题。

结论:

预制构建粗糙面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大多数的粗糙化施工技术并不能够保证粗糙面的稳定性和整体质量。笔者通过对预制构件粗糙面施工技术进行改进,通过混凝土分层浇筑的方式,既能够避免混凝土在振捣的过程中出现粗骨料下沉的情况,而且也能够保证构件整体的均匀性提高构件的强度。经过多年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非常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虎,李颖颖.常见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粗糙面处理工艺[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197.

[2]印宝权,吴勇.装配式预制构件粗糙面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新型工业化,2018,8(11):109-116.

[3]吴体,肖承波,淡浩,马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进场检验的分析与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8,44(05):128-132.

论文作者:张信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装配式预制构件粗糙面施工技术分析与应用论文_张信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