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的培养模式论文_邵洪

浅谈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的培养模式论文_邵洪

(荆州技师学院,434020)

摘要:职业学校教学计划一般是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这种传统“三段式”教学计划模式来制定的。而现阶段,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为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和汽车维修智能化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的实际技术水平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汽车驾驶;维修;培养模式

一、引言

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文化基础而轻对专业知识的教育倾向,将不能承担起新世纪培养职业人才综合素质的重任。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任务应该是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能力,开拓视野,发展智力、个性和特长,培养健康的体魄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形成职业技能,转换职业岗位,接受继续教育提供必要的文化基础和条件,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双重功能,然而,现今的职业教育不利于培养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人才。以教学体系现代化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现“以人为本”的培养人才模式为根本目标,完善并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现代化的教学体系。是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增强专业适应性,努力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目标内容

为了切实搞好汽车专业培养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以教育理念现代化为先导,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方法内容等,围绕科技对职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需求,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硬件装备,专业教学体系,专业评估四个方面开展积极探索与实践汽车驾驶与维修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以下目标:

1、实现教学手段、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学设备现代化;

2、以人才定位,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整体组合;

3、以教材开发为核心,实现国家和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适用教材、教本教材的有机结合。

4、建立一支和本专业相适应的具有良好政治思想、较高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稳定的教师队伍。

5、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师生互动,文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三、基础与措施

我校的汽车驾驶培训与学历教育已达三十多年。在硬件建设上,基本上达到设备完善,基地建设配套,实现了现代化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已基本实现质高素、优化组合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合理结构。全校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专职教师35人,兼职教师18人,教练员53人,其中有副高以上职称16人,他们都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与科研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制订专业教学计划

该计划遵循有关文件指示和规定精神,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能力培养为核心,行业需求为导向,产教结合为原则,对“德、智、体、美、劳”进行科学合理统筹,使专业教学计划务求整体优化,培养有理论、懂技术、会操作、能管理的实用型人才。

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应培养德育为先,重视知识,抓好技能,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整体优化,增强后劲的职业人才。主要面向汽车维修行业第一线的技术工种的关键岗位和初中级管理岗位和销售岗位。在使学生掌握基本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要使学生具有识制图,驾驶汽车,会诊断和排除一般车辆故障,懂微机操作,能初步阅读专业外语资料,具备继续学习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创业、创新与合作精神,健康的体魄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另外,学生在获得职业教育学历外,还要获得维修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证书及驾驶证等。

2.课程设置建设

课程设置建设上要体现贴近企业、适应市场的观念和改革创新的意识以及培养现代汽车驾驶与维修人才和终身教育的理念,要将素质、知识、能力教育贯穿始终,体现以能力为本,以人为本。

3.教材开发

教材是学校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在专业教学计划确定后,教材的配套和建设必须跟上。鉴于目前国内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系列教材还处于探索建设阶段,因此我校应选用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专业系列教材,设法引进职业教育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适用教材,鼓励并组织教师开发校本教材。

4.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教师队伍,使专业教师和基础课教师,老、中、青教师,高、中初级职称教师比率趋于合理。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和师德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教师对本专业建设紧迫性的认识,鼓励他们以积极态度和满腔的热情投身于本专业教学改革中。安排教师到其他学校及汽车维修、经营企业进行学习和锻炼,提高广大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作专职或兼职教师。重视教学骨干,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继续学习。制订政策,把对教师奖励与他们的实绩结合起来,调动教师参加本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按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配齐实验、实习设备,创建一流实训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比例为2∶3,做到实验、实习的分组率达100%。在校内建立相对完备的实验、实训基地。另外在经费投入上,确保更新和添置教学设备,进一步完善本专业的配套教学设施。

结束语:

建设完善的电化教学设施,与相关学校实现计算机联网,共享教学资源,建立校园信息网络,掌握国际最新汽车技术。同时建立体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综合的一体化试题库,并实行教考分离是培养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当然,不同的地域与办学模式的不同,各方向也不尽相同,但为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其宗旨是不变的。

作者简介:邵洪,荆州技师学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一级实习指导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汽车驾驶与维修。

论文作者:邵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浅谈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的培养模式论文_邵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