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 广西 百色 533000
【摘要】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对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放松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放松训练方式能有效减轻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放松训练;直肠癌;心理应激反应;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574.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5)11-19-02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手术切除病灶后辅助化疗是目前治疗直肠癌常用的方法,手术的创伤及化疗过程的毒副反应会导致患者出现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及心理困惑等症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研究表明[3],术前改善患者不愉快的感觉或情感体验对改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放松训练是通过适当进行自我暗示,使得放松肌肉、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从而改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4]。为此,本研究将探讨术前放松训练对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生活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提供指导。
1.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 年1月至 2015 年 5 月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年龄≤80 岁;(2)KPS 评分不低于 70 分;((3)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合并内科疾病、出血、既往肿瘤病史、合并精神障碍、沟通障碍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 22~80 岁,平均年龄(52.3±3.8)岁,临床分期:Ⅰ期10 例,Ⅱ期 15 例,Ⅲ期 5例;观察组:男 16 例,女 14 例,年龄 22~78 岁,平均年龄(51.9±4.2)岁,临床分期:Ⅰ期 8 例,Ⅱ期 16例,Ⅲ期 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具体如下:术前访视,耐心细致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心理所需,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同时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手术注意事项、所需体位、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同时对患者实施心理宣教,同时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及设备,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知。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前放松训练,具体如下:①腹式呼吸:嘱咐患者取平卧位,轻微闭上双眼,并将左右手轻轻放置在胸部及腹部,静息呼吸,吸气时采用鼻子吸入,胸部不动,尽力挺起腹部,缓慢呼气,并收缩腹部,让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并尽可能延长呼气及吸气过程,吸气频率为 5~7 次/min,呼气与吸气保持在 15s,训练持续时间为 5min。②肌肉渐进式放松训练:患者取放松卧位,在康复医师指导下尽量放松身体,并轻闭双眼,同时嘱咐患者紧握拳头并吸气 10s 后松开拳头,然后缓慢呼气。让全身肌肉交替进行收缩及放松训练,依从脚趾至头部放松肌肉,每次放松时间为 30s,同时嘱咐患者仔细体验肌肉松紧程度,每次训练 2~3 次,持续时间为 5min。患者于术后第 3d 开始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及肌肉渐进式放松训练,每天早晚各进行 1 次。③音乐放松法:选择优美、旋律动听的音乐让患者边听音乐边进行肌肉放松,让患者在音乐背景下跟随指导语引导其进行意想,意想的内容包括良好的自我体验、大自然景色。音乐放松训练为 2 次/d,30min/次,于患者术后第 3d 开始至出院前 1d 止。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于入室前 1d 及入室时对其心理应激反应及负性情绪进行评价。(1)心理应激反应:采用血压计测量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2)两组于入院时及出院时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生活质量研究组研制的生存质量量表(EROTCQLQ–C30),量表包括 5 个维度共 30 个条目,分别为躯体功能(5 个条目)、角色功能(2 个条目)、认知功能(2 个条目)、情绪功能(4 个条目)、社会功能(2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 1~4 分评分,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为各条目总分之和,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应激反应对比
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讨论
直肠癌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烦躁、焦虑、失眠等心理症状,术后由于疼痛及对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影响患者术后康复[5]。放松训练是从行为医学发展而来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安装一定的训练程度帮助患者调节生理、心理活动,从而起到调节机体神经紊乱及唤醒机体功能的目的[6]。放松训练可通过有步骤地对肌肉进行松弛循环训练及反复练习,从而起到调节由于神经功能紧张而引起神经紊乱功能,通过放松练习起到调节呼吸频率及减慢心率,降低全身骨骼肌张力的作用,使得心情变得轻松愉快[7]。
直肠癌患者经历手术创伤后会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诱发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此外,术后疼痛感会导致患者对功能锻炼产生恐惧心理[8]。通过放松训练能有效降低手术创伤对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生理反应的影响,使得患者心律、呼吸频率及肾上腺激素在有效的控制范围内,使得机体在心理、生理及精神层面上能尽快恢复平衡,从而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康复[9]。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从而表明放松训练能有效缓解直肠癌患者术后不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放松训练能有效降低患者肌肉紧张度,分散患者注意力,降低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因此有利
于患者身心处于放松状态,增强患者对术后不适感的耐受力,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综上所述,放松训练能有效改善直肠癌患者不良情绪,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在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干预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春雨,陈燕.延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造口术后病人焦虑状态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2):940-941.
[2]傅军.心理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67-68.
[3]晓燕.音乐及放松训练对乳腺肿瘤患者快速冰冻期间焦虑情绪的影响 [J].中国医药指南,2013,(36):491-492.
[4]温秀芬,陈云超,张晖等.放松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在局麻手术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19):1733-1735.
[5] 郑 柳花.放 松 训 练 在 食 管 癌 病 人 术 前 留 置 胃 管 中 的 应 用 [J].护 理 研究,2012,26(34):3224-3226.
[6] 王梅.心 理 疏 导 及 放 松 训 练 对 子 宫 全 切 患 者 手 术 应 激 的 影 响 [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46-148.
[7] 朱渊,刘晓芯,陈娟等.放松训练对肺癌患者 围手术期康复的效果 [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465-467.
[8]洪燕,曹何琼,林小玲等.渐进性放松训练联合刺激控制疗法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3,31(5):575-577.
[9]孙咏梅,彭丽娟,胡娟等.瑜伽放松训练对骨科手术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5):885-886
论文作者:阳淑伶,方春雁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1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1
标签:患者论文; 直肠癌论文; 心理论文; 术后论文; 功能论文; 手术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1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