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兰考县东方医院 475300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
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发病率每年为60-80/10万,占急性脑出血管的20%-30%,急性期死亡率为30%-40%【1】,是病死率最高的脑卒中类型。临床表现为血压明显升高,并出现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意思障碍等。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脑出血患者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48-78岁,平均53.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4例,脑动脉硬化8例,糖尿病史2例,其他疾病史2例。CT检查证实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22例,脑叶出现血4例,小脑出血4例,脑干出血4例,脑室出血2例,出血量6-80ml.
1.2 治疗与结果 本组31例经脱水降颅压,稳定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等内科综合治疗,22例完全恢复,6例遗留轻偏瘫,3例死亡。5例出血量在30-80ml,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其中3例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2例死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观察及护理
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控制血压在140-160/90-100mmhg【2】为宜。过高可加重或再次诱发脑出血,过低易致脑供血不足甚至诱发脑梗赛。当出现血压升高,脉搏慢而有力,呼吸不规则等变化常是要发生脑疝的先兆。
2.2 意识与瞳孔的变化 意识改变是判断脑水肿和颅压高低的重要指证之一。可用压眶反应,对光反射,简单语言,肢体活动等反应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如清醒患者转为烦躁,嗜睡患者呼唤不醒,对疼痛刺激有良好转为无反应,浅昏迷转为深昏迷迷,表明意识状态恶化或颅内病情在发展,有在度出血及发生脑疝的可能。如昏迷转为躁动则是病情好转的先兆;瞳孔的改变是脑出血病人一项非常重要的体征【3】。如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说明颅内压增高,有形成脑疝的可能。如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昏迷转为晚期脑疝的表现。如双侧瞳孔极度缩小,高热,呼吸不规则,深昏迷表示病情危重。
2.3 卧床休息 告诉患者及家属卧床休息的重要性,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至少4周,保持安静,尽量减少探视和不必要的搬动,避免情绪激动,床头抬高15-30°,以减轻病人脑部的血流压力,头部制冰袋冷敷,以减低脑代谢,减少脑耗氧量。
2.4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救治的前提。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口腔内呕吐物及咽喉部分泌物,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定时翻身叩背,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内分泌物引流通畅。如喉头梗阻,呼吸困难者应及早行气管切开,以防窒息。简断低流量吸氧,以纠正脑缺氧。
2.5 饮食护理 保证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神志不清或吞咽困难的患者,可静脉输注营养液,3天后给于鼻饲,注入高蛋白,低热量,高维生素和易消化吸收的流质饮食。注食易慢,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呛咳,嗝逆时,应立即停止,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对意识清醒能进食的患者喂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多食富含粗纤维食物的新鲜饭蔬菜,水果,防止大便秘结。必要时餐后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
2.6 预防并发症 保持并使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空气消毒,注意保暖,室温保持在18-20℃。按时翻身叩背,雾化吸入,吸痰,预防肺部感染;加强皮肤护理,每1-2小时翻身按摩骨突部位及皮肤受压处,保持床铺干燥整洁,预防压疮;将瘫肢置于功能位,指导和协助病人进行肢体被动运动,预防关节僵硬和肢体挛缩畸形。按摩双下肢,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保持尿道口清洁干燥,定时清洁消毒,多饮水或鼻饲水,增加尿量预防泌尿系感染;观察患者的呕吐物,面色,脉搏,血压及大便颜色,预防消化道出血;昏迷患者口腔护理每日两次,防止口腔炎。
2.7 心理护理 恢复期患者,常因为偏瘫,失语,生活不能治理而悲观失望,应加强心理疏导,增加患者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指导患者加强语言训练及进行肢体康复功能锻炼,减轻病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小结
急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等特点。严密的临床观察,及时准确的治疗,精心的临床护理,减少了病残率,提高了治愈率。指导患者实施有效的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尢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72.
[2]刘丽杰。颅内血肿穿刺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出血的护理【T】。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8);40。
[3]李冬兰。脑出血合并脑疝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精神病疾病杂志,2010,13(14);71。
论文作者:李芳,孔二芳,孙理信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脑出血论文; 患者论文; 瞳孔论文; 血压论文; 病情论文; 肢体论文; 意识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