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考中的“开放式试题”_高考论文

浅析高考中的“开放式试题”_高考论文

浅析高考的“开放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的一题多答、采意给分、新观点加分的开放性试题,简称“开放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也证明“开放题”有着广阔的前景,倍受人们关注,值得研究和探索。

一、开放题及其特征

开放题,也称为创新能力评价题、发散题、扇形题等。一般是指试题允许、倡导并鼓励答案多元不惟一的一种主观性试题形式。对政治学科而论,该题主要有如下特征和要求。

(一)试题开放不封闭。“开放题”首先在选材立意上具有开放性,考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材料可以形成不同的观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解释同一现象。其次在问题的设计上,也具有开放性,不再单一地指向某一知识点,而是要求考生灵活地运用某一类知识作答,给考生留有多角度思维和答题的可能性,能综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开放题”的开放是开启性与限制性的统一,“开放”是有条件的,条件或明示或隐含于试题材料和设问中。“开放”不是洞门大开,无遮无挡。

(二)答案多元不惟一。答案多元,不只限于“结论”、“结果”的多元,它还包括试题所要求的“方法”、“原因”等的多元。它的基本表现形式有两大类:一为“结论、结果类”多元,即以探求结论、结果为目标的一类,由于角度、方法不同,结论、结果(答案)各异。二为“方法、原因类”多元,即以探求方法、原因为目标的一类,同一结论(结果),但由于角度不同而方法、原因各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评分要求中,数处出现“若考生从其它角度分析和回答问题,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酌情给分”的语句,这说明高考题答案不是惟一的,而是多元的,每一元都可以满足答题要求。

(三)评分重理不死板。对答卷的评价着眼于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立场观点是否正确,逻辑表达是否清楚,除了坚持必须的学科术语的运用外,评分不硬套标准答案,不死扣要点,不死扣字眼,意到即可。这样,抛弃了答案惟一的死板面孔,为考生解答问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四)新颖观点加分。在2000年、2001年高考政治试卷评分标准中,都有几处出现“考生如答出……观点,可酌情加1-2分”的话。这有利于激励考生想别人所不敢想的求新、求异创新思维能力,对推进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将产生极大的导向和影响作用。

二、解答“开放题”的方法

解答开放题所需的思维形式和方法与解答常规题相比较,它更加突出了对发散思维能力及其相关方法运用能力的考查。现举2000年高考政治第34题说明之。

云南省地处边陲,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该省经过分析认为,本省具有资源、气候、区位三大优势,也有基础产业薄弱、经济结构单一、国民文化素质较低三大劣势。根据这种情况,该省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即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路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答案:A.在制定发展战略时,着眼于省情,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B.在分析省情时,既看到优势,也看到劣势,体现了一分为二的精神。

C.要把基础产业薄弱、经济结构单一、文化素质较低的省份建设成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体现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

D.根据区位优势,要把云南省建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体现了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以上各元答案均正确,另有其它符合要求的答案也视为正确)

上题虽然是一道简答题,但选材精、设问妙、组答活,对培养学生能力有很大的启发性。从该题答案我们可看到,解答“开放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读懂题意。弄清题意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材料的中心含义、层次;另一方面就是问题的指向、具体要求及各小问之间的内在联系。上例中所给的材料有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省情,后一部分是发展思路。在把握题目的要求时要注意方向是哲学道理,具体地说就是制定发展思路时坚持了什么哲学的思想方法。读懂题意是解答开放题的前提。

(二)回归教材。围绕问题向教材求索,寻根问“宗”,找出解答问题的知识点,组织答案。上例中“制定发展思路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在教材里,解决问题的哲学方法很多,但给定材料中体现的哲理仅为有限的几个。在答题时,我们要将教材上的哲理进行推敲筛选,才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哲理回答问题。不回归教材,不向教材求索,随心所欲是解不好开放题的。

(三)多角度思维。正确运用发散思维是解答开放题的关键所在。上例中所列的4个角度,若还有其他角度只要符合题目要求都是正确的。世界本身和一切事物都是多维的,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去解释同一事物或现象,除了正确与错误之外,还存在着优与不优、优与更优之分。因此,解答开放题要力戒单向思维和定向思维,提倡发散思维和角度择优的意识。

(四)多种方法并用。正确解答开放题要注意多种方法并用。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发散与聚合相结合、演绎与推理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说明与题目材料相结合等,固定的思维、单一的解题方法,是不易解答好开放题的。

三、注重培养学生解答“开放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多角度、全方位的“开放型”教学,学生解答“开放题”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对此,我认为政治教师要掌握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要有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就是要避免理论知识和实际材料的陈旧、滞后,在教学中和在动态的学习中不断补充、丰富,使其最新化,最近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中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形式要有开放性。高中课程有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综合课等,越来越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由重知识越来越向知识与能力并重过渡。这就要求教学形式要具有开放性。要防止单纯的讲授式课堂教学,要把课堂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校外,把知识的学习从直接的课堂培养和传授延伸到与直接体验的知识学习相结合,由从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与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形式,例如: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演讲比赛、社会调察、热点争鸣、专家讲授、观看新闻、自学辅导等等。通过这些教学的辅助形式,活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要有开放性。教学方法的开放性,主要是指师生活动的多向性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在教学中,根据具体教材、教情、学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营造一种自由、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活动。要求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造成一种多向互动的激荡状态,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碰撞中高质量地学好知识。要采用主动探求的多种教学方法,例如问题教学、程序教学、发现教学、目标教学、答案教学等等;还要善用各种教学媒体,特别是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还要学习和研究如何组织讨论,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如何把课内、校内、校外活动相结合,提高教学组织的质量。

(四)发问要有开放性。开放性的发问,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平时提问,要多设计开放性问题,这些问题在思维的向度上应是多元的,问题的答案不一定是惟一的,也应是多元的。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产生出突破常规的答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五)练习要有开放性。练习要有开放性,是指练习题的设置要有探究性和开启性。习题的设计,要采用典型的实际材料,设问要有发散性思维的特征,练习题的答案应力求在计分上具有弹性。

(六)评价要有开放性。开放性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避免简单化的肯定和否定,只要学生回答得有一定道理,就要给予充分肯定。对于学生的见解,教师和学生一起作出判断,搞好思路引导,在探讨中求得完整解决。同时,对学生的回答,要注意延迟判断,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和时间,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从而有针对性地评析。

标签:;  ;  

浅析高考中的“开放式试题”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