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企业要顺应政策及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人员管理战略,避免企业人才流失。
关键词:金融、人才、管理、战略
历经三十余年的飞速增长,我国经济正步入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国内各经济领域都在孕育本行业的升级与转型。金融行业同样也面临机遇与挑战,由粗放型高增长模式向稳健发展方式转变。
金融企业的人才管理战略也须紧跟金融业形势变化及时做出调整。随着金融各细分行业的快速增长,金融机构类型不断增多,各企业也愈加重视人才的重要性。同时,为满足金融业新发展新趋势的要求,金融企业在吸纳人才时,会特别重视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面对新兴业务的接受能力。总的来说,金融业内用人标准正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人才流动日益加剧。如何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已成为金融企业人才管理战略制定的基准,也是关系到其升级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形势
现阶段,我国各金融行业正在政策与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快速前行。我国银行业在面对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挑战,借鉴了国际化银行战略的相关发展经验,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新常态”和金融监管政策的新变化,把握当前经营策略和长远发展规划之间的平衡,持续推进经营模式的优化转型。大体上看,目前我国金融行业存在着如下特点:
1.证券业在除旧迎新中稳步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等多项基础性制度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历史遗留的部分制度障碍和市场风险得以解决,我国资本市场发生革命性变化,已初步建立起了多层资本市场体系,宏观经济“晴雨表”作用日渐显现。
2.保险业确定了战略发展定位。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黄金战略机遇期,我国保险先驱们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正确把握了保险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使得保险成为了国家发展的稳定器、人民生活的保障器和实体经济的助推器。
3.信托业适时地抓住了宏观经济运行的积极变化,不断开拓业务空间。2016年,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保持增长态势,跨入“18万亿时代”,利润总额实现两位数增长。信托公司的业务拓展能力以及与业务协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信托业的资金实力处于提升时期,为今后信托业务转型打下了扎实基础。
4.近年来,在国务院以及商务部、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鼓励下,融资租赁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企业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我国消费市场的不断成熟,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与商业银行传统消费信贷业务差异化竞争、互补发展的新型金融主体,已经成为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增长新的增长点。
5.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和规范发展。随着互联网金融各项监管政策的陆续出台和自律组织的建立,互联网金融将会更加规范,发展将更加稳步,逐步摆脱“野蛮生长”的局面,发展模式会逐步稳定与成熟。随着金融改革创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竞争会愈加激烈。金融科技引领互联网金融新发展,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在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加强。
二、金融从业人员流动现状
从全球金融市场整体情况来看,金融行业人才跨行业流动较少是普遍现象,说明金融行业的吸引力相较于其他行业更高。随着互联网金融不断冲击传统金融业,以及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混业经营的新形势下,金融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金融业较少跨行业流动的另一原因,则是金融业平均薪资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高收入将刺激初级人才不断涌入金融行业。因此,尽管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加大,但是金融业内人才供给也将不断扩大,金融业内基本人才的供需将会保持平衡。而人才供需的缺口将主要出现在高端的复合型人才和创新的专业化人才。未来几年其他非金融行业也许有望打破金融业的行业壁垒,实现人才跨行业间的流动逐渐上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金融企业在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金融业人才发展现状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战略转型、金融业体制改革的积极变化,但伴随着转型也凸显出了诸如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人才考核标准不清晰、高端人才人留存度低等问题。而随着行业进一步成熟,以及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人员的成长,这些问题必须得到关注和解决。
我国金融企业管理理念落后,人力资源管理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金融企业的管理理念还相对比较落后,虽然树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但是还没有重视起员工自身的发展,大部分金融企业还不能以人为本地对待自己的员工,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下,只是把员工作为金融企业的附庸,并没有把人力资本当做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影响了员工的发展和金融企业的壮大。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僵化,缺乏专业化。目前我国很多金融企业在管理模式上还处于官本位思想控制之下,在员工晋升方面主要依据的还是个人资历,论资排辈现象比较严重,各类别金融企业之间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行政级别区分,不同级别企业的员工的待遇和报酬存在较大的区别。
四、金融企业人才管理的建议
我国的金融业发展正在逐渐与国际接轨,不断地向发达国家完善的市场机制学习。无论从体制建设、产品创新还是管理模式,金融企业都需要在摸索中不断完善自身,从而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而在企业人才管理战略中,更应该掌握几种准确有效的方法:
摸准行业脉搏,合理规划需求。在金融行业稳健增长和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应提前布局,积极吸纳优秀人才。同时应明确公司各部门、各业务用人需求,做好人力资源统筹和规划,按需招聘。
多渠道招聘,关注人才流动。金融机构应积极拓展行业内外多元的招聘渠道,如通过猎头招聘业内优秀人才,通过并购获取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务团队。同时,由于业内人才流动较大,金融机构应重点关注同行业内和先进外资机构的人才流动,并及时跟进相关人才市场的变化获取所需人才。
科学化用人,注重素质能力。金融机构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考量。除了传统的毕业院校、专业背景、知识技能以及行业经验以外,金融机构也应该注重吸纳具有跨行业知识或先进营销管理经验的金融企业背景的人才等 。
建立轮岗制度,畅通上升通道。金融机构首先应对企业人才的流动性有充分的了解,以明确人才发展的需求;其次,应充分挖掘内部轮岗的可能性,建立公平程度较高、覆盖面较广的人员轮岗机制,为员工提供一些新兴业务的发展机会,以实现其多样的职业发展选择;此外,还需完善晋升通道,建立能进能出的人才机制,给有能力的人提供足够的晋升空间,改变目前很多大型企业相对低效、不公的用人机制。
增强归属感,完善培训机制。金融机构应积极与员工沟通,让员工对公司未来发展计划有明确且统一的认识,将员工职业发展与企业发展充分挂钩,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此外,企业应加强人才的内生培养,特别提供一些基于创新业务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保持员工的专业性、创新性和综合性。
薪酬分配合理,多元化激励。金融机构应建立市场化、有竞争力的薪酬机制,并通过对创新业务的子公司化来实现。其次应发展多元激励方式的薪酬方案,合理运用股权激励机制,以满足员工的预期与需求。
总之,金融行业未来将仍然是对人才吸引力最高的行业之一。整体行业将保持持续稳健增长,细分行业将呈现出多元增长,地域发展将呈现差异化特征,创新业务模式将带来新的变化。金融企业会对优秀人才保持高涨的需求,人才流动也将从业内扩散至各个行业。金融机构的用人标准也将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及复合能力,薪资水平仍将保持领先,但增长会逐渐放缓。未来,在中国经济稳健发展、社会持续进步的大背景下,金融业也将焕发出新的活力,提供多元的成长空间和激励方式培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德.2017年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分析[J]西部金融 , 2017 (3) :4-8。
[2]陆岷峰,虞鹏飞.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发展策略研究[J].西部金融,2015,(1):3-9。
作者简介
刘知迅(1987-),男,河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现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原任工商银行天津分行下辖某网点行长助理,AFP持证人。
论文作者:刘知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金融论文; 人才论文; 金融业论文; 行业论文; 企业论文; 金融机构论文; 互联网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