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局部麻醉在外科手术中应用效果的分析与探讨论文_沈利娟

关于局部麻醉在外科手术中应用效果的分析与探讨论文_沈利娟

(重庆铜梁铜仁医院麻醉科;重庆铜仁400000)

摘要:外科手术治疗中,常需在术前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以减轻患者术中的疼痛感,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保障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局部麻醉是常用的一种麻醉方式,给药后患者意识并未完全消除,但局部痛觉暂时消失,待药效消除,患者神经功能则恢复完全。与全身麻醉相比而言,局部麻醉安全性相对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局麻药物同样可引发一定的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可造成死亡。因此在局麻药物的选择中,需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慎重考虑,以提高麻醉安全性,减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对局部麻醉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关键词:局部麻醉;外科手术;应用效果;注意事项

在外科手术治疗中,常需在术前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以减轻患者术中的疼痛感,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保障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局部麻醉是常用的一种麻醉方式,给药后患者意识并未完全消除,但局部痛觉暂时的消失待药效消除,患者神经功能则恢复完全。与全身麻醉相比而言,局部麻醉安全性相对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局麻药物同样可引发一定的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可造成死亡。因此在局麻药物的选择中,需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慎重考虑,以提高麻醉安全性,减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局部麻醉的特点分析

局部麻醉药共分为两类,包括酰胺类与酯类。其中酰胺类中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酯类中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普鲁卡因与丁卡因。每一类麻醉药在临床上的使用途径、作用等均有差异,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加以区分,并结合患者的自身特点及术式需求,选择相应的局麻药物。局部麻醉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1)生理干扰小,术后恢复快。局部麻醉应用于一些危重病人,如严重心脏或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可降低风险;(2)操作简单;(3)保留意识;(4)镇痛效果完善,无胃肠功能影响,可使病人早期活动,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5)抑制应激反应,对代谢和内分泌无明显影响;(6)不能完全消除手术不适;(6)适用范围小。因此,局部麻醉下手术要求手术医生动作轻柔,重视局麻药不良反应,注重麻醉安全和效果。

二、局麻药的临床应用

1.普鲁卡因

普鲁卡因具有毒性小、粘膜穿透力较弱等特征,主要运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麻醉中,但普鲁卡因通常不应用至表面麻醉。普鲁卡因起效较快,通常给药后3min即可发挥麻醉作用,并可持续30min左右。因此,手术整体时间不宜过长。

2.丁卡因

与普鲁卡因比较而言,丁卡因的局麻作用相对较强。但丁卡因的毒性也明显大于普鲁卡因。因此出于安全性考虑,通常丁卡因不用做浸润麻醉。丁卡因起效迅速,给药3min后可发挥麻醉效果,并能够穿透私膜,因此丁卡因主要用于粘膜麻醉中。

3.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具有局麻作用强、维持时间长、组织穿透性强等特征,但由于毒性较大,因此给药时往往需严格控制给药量,避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布比卡因

近年来,布比卡因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其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长等特征,主要应用于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中。此外,产科主要局麻药物即为布比卡因。因为胎儿与母亲血浓度比率约为0.3,因此对于新生儿无明显抑制作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三、局部麻醉操作注意事项

1. 应当掌握“一针技术”

应当掌握“一针技术”,即先在手术切口的一端行皮内注射,形成桔皮样皮丘,然后从皮丘边缘进针形成第二个皮丘,如次重复,沿切口形成一条皮丘带。若需要向周围或深层部位浸润,也应该从已经浸润过的组织进针,以减少病人多次穿刺的疼痛。注药时应适当加压,使药液在组织内形成张力性浸润,与神经末梢充分接触,增强麻醉效果。为了浸润阻滞效果确切,可在手术中浸润一层切开一层。这样可延长局麻作用时间和减少单位时间内局麻药用量。每次注药前应回抽,以免血管内注药发生中毒反应。穿刺针进针应慢,改变进针方向时应先后退传刺针至皮下,以避免穿刺针弯曲或折断。每次注药量不要超过极量,以免中毒。感染及恶性肿瘤部位不应局部浸润麻醉,以免扩散。

2. 局麻时辅助给药

有的病人要求在睡眠状态下接受外科手术,害怕疼痛或听到手术期间确切在做什么,而又恐惧全身麻醉。辅助给药不仅可减少手术、麻醉以及手术环境给病人带来的不良刺激,还可降低手术中的不适或疼痛感,消除局部麻醉的不良影响。辅助镇静、镇痛的常用药物包括咪哩安定、阿片类镇痛药,如芬太尼,瑞芬太尼,呱替啶及小剂量异丙酚。应用这些药的原则是需心电监护,能保留病人的意识,利于手术结束后迅速恢复,避免过度镇静。

四、结论

局部麻醉是一项对麻醉医师充满考验的一项麻醉术式。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听使用局麻药的安全性、作用效果等均逐渐得到提升,以保障各项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但局麻药听引发的不良反应一直是临床上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因此,在给予患者局麻药物进行麻醉之前,医师需对患者的过敏史、个人体质、耐受性、手术类型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为患者选择适宜的麻醉药物。以保证麻醉的效果。对于使用局麻药常见的毒性反应,在术前需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并在术中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出现毒性反应先驱症状时,需立即进行相关的处理,以降低毒性作用对患者预后构成的影响。此外,在局麻手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一旦出现相应的异常,医师与麻醉师必须冷静沉着,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麻醉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姚丽娟等.麻醉方法对患者术后功能预后的影响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2011,15(2):116-118

[2]黄芳艳等.局部麻醉在临床外科中的规范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6(6):117-118.

[3]江晓峰等. 脂肪乳剂在局部麻醉药中毒救治中的研究及其机理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2):178-180.

[4]陈韶钢等. 临床局部麻醉药及其不良反应问题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12(12):216-217.

石学庆,男,1983.7,山东省济阳县,硕士研究生,内分泌与代谢病,主治医师,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

山东省济阳县纬三路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济阳县人民医院)东院区综合内科。

论文作者:沈利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上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关于局部麻醉在外科手术中应用效果的分析与探讨论文_沈利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