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和谐关系;构建
引言
随着基础教育的逐渐改革,如何更好地开展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保证班级和谐稳定的发展,是推动基础教育事业沿着上升轨迹不断更进的关键所在。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基于个人近年以来所担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从多角度探究了解决现阶段初中生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并总结出以下几点个人心得。
1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
1.1师生地位不平等
在很多的小学中师生之间始终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教师始终将自己放在了管理者的角色上,心理上认为自己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在地位上是高于学生的。而正是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一直是带着命令的方式进行的。长此以往,导致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十分和谐,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存在比较严重的畏惧心理以及排斥心理。而教师因为自身内心的认识不正确,始终将学生放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经常存在一些辱骂、体罚学生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
1.2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高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尤其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在小学教学阶段,很多的家长都会对自己的孩子提出个性化的教育发展要求,在小学阶段就为孩子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有些孩子会发展艺术才能,有些孩子会培养科学爱好,有些孩子会提升综合素养,不同的孩子因为其自身兴趣爱好的不同以及学科特长的不同,因此,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状况。而正是因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各不相同,这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1.3班级管理制度缺少规范性
小学班级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班主任会处于绝对的权利中心,很少有班主任会做到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等,班主任会紧抓和班级管理相关的所有事物,对于学生提出的可能更有利管理方法也会大力打压,学生完全没有自主能力,无法表达自己的看法,班主任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都是按照班主任自己的思想而定的,没有一个规范的班主任管理制度的制约,造成了班级管理质量低下的结果。
2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途径
2.1借助家校合作完善管理成果
教育不能只依靠班主任和教师,还需要家庭教育作为补充,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之上的。班主任要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学会正确运用家长的力量,让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比如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走进班级、给班级管理提出建议,还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模式竞选家委会成员,让其定期对班级事务进行检查、研究和完善等,由此拓展班主任与家长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例如:班主任依据管理经验发现: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有利于帮助家长全面认识孩子的优缺点,学习先进的家教观念,确立科学的教育方法。一方面,初中阶段是孩子学业道路的关键转折点,家长对此给予了深切的希望,导致考试成绩成为家长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从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初中生缺乏成熟的心理素质,挫折能力较低,班主任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能够让家长重视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引导孩子在家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将这种习惯用于学校中。在此基础上,班主任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袋,家长通过它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由于这个档案袋记录了学生成长的足迹,因此需要由家长、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此外,成长档案袋还为班主任评价学生提供了依据,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并且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让自己不断进步。
2.2班主任树立正确的“三观”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师对于学生教育的成效。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很多的学生自发学习周围人性格特点,这直接关乎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班主任在小学管理过程中要有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做好学生的榜样作用,把班主任放在和学生对等的地位上,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方案的实现,让学生积极正向地支持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无形中影响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2.3树立榜样,做到以德服人
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除了要教学生文化知识以外,还应该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信服自己的基础上,听从自己的教诲。对此,首先,教师的衣着打扮要大方得体,不能穿奇装异服、化浓艳的妆容,因为奇装异服和不合场合的装扮不仅会拉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甚至还会助长学生虚荣心的养成。其次,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做事果断不拖拉,尽可能地不要用体罚学生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而应该与学生讲道理,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做到以德服人,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处事方式做到心服口服,学生才会听从教师安排,从而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最后,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意识。如:教师教育学生时,不应该恶言相向,而应该在耐心听取学生想法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在认识到自己问题的前提下,再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从而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服感。
2.4真诚沟通,学会聆听
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虽然是管理者,但是更是学生的老师,是学生的朋友,因此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一定要应用沟通艺术,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沟通。在日常的师生交流中,班主任不仅仅要做到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以及真诚沟通,还要学会尊重学生,能够主动、认知地聆听学生的意见以及看法。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一些教师虽然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十分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但是却忽视了聆听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了解的不够到位。在交流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在说出自己“不成熟”的想法以后,班主任就直接打断了学生,并且对学生的想法加以否定,这样一来,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并不利于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班主任一定要加以重视,在往后的班级管理中真诚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并且学会尊重学生,聆听学生的看法以及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建立和谐平等的班级环境。
结语
总之,班主任管理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在学校、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共同协同下才能够顺利地推进,而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在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到班级管理中导致师生间矛盾的主要因素,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来对班主任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从而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云洁.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32-33.
[2]王爱花.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1).
论文作者:康春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学生论文; 班主任论文; 家长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论文; 班级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