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之秋》教学设计论文_吴晓 富爽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论文_吴晓 富爽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红色边疆农场小学教师 吴晓

点 评: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红色边疆农场小学教师 富爽

课标要求与分析:

《三峡之秋》与语文课标中“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有关。本课设计运用了“自主阅读、点拨方法、品读感悟”的自主学习模式,力求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实现自主阅读,引入批注,展示个性化阅读,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分析:

《三峡之秋》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第85—87页的内容。描写了长江三峡一天之中的景物特点变化。作者通过认真细微地观察与体验,按照“早晨、中午、下午、夜晚”的时间顺序,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描绘出绚丽多姿的三峡秋景。全文处处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江河,对伟大祖国母亲的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但他们视野还不够丰富,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主动与同学交流,去体会文章中的景物美、文字美、情感美,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心灵的碰撞,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峡之秋一天中美景的不同特点,积累好词佳句;朗读课文,感受长江三峡秋天之美。

2、边读文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秀丽景色,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伟大祖国的感情。

3、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领悟作者抓住一天内同一景物不同时间的特点来描写三峡之秋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边读文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秀丽景色,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伟大祖国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领悟作者抓住一天内同一景物不同时间的特点来描写三峡之秋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神游”一番金秋的三峡。下面,结合大家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哪一位同学来简单介绍一下三峡?(生充分介绍)

2、刚才同学们介绍的长江三峡,“听起来很美”,那么,三峡的山到底什么样?老师准备了一段录像,请大家一起来欣赏。[放三峡风光片] 欣赏了三峡的美丽风光,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美)

3、录像中的三峡真美,作者方纪笔下的三峡更美。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三峡,感受三峡之秋的神韵。(板书课题)

【点评:这样的导课设计让学生通过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三峡的资料简介三峡,欣赏三峡风光片,使学生初步了解三峡的地理位置与景观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交流感悟,感受美

(一)、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生自学][全班交流]

1、大家觉得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

2、大家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早上”、“中午”、“下午”、“夜”。)

【点评:这样设计使学生在整体阅读中扫除障碍,理清思路,有助于教师依据学生的学情需要指导阅读,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理解、想象、感悟,在美读欣赏中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进一步感受文章所描写的景色美,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魅力。】?

(二)、自主探究

1、三峡的秋天有着怎样的气息呢?课文第一自然段总起全文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齐读这一段,找到答案?(成熟)从哪里看出来?(学生充分说)三峡的秋景如此迷人,那么你们最喜欢哪个时间的三峡?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2-5自然段,找到答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勾画描写三峡秋天景色及特点的语句。

(2)勾画出描写景色的比喻句和拟人句,体会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学生自学)

2、全班交流

早晨(1)学生充分说。(2)教师引导:三峡早晨的特点是什么?(明丽)进一步解释“明丽”那些事物是明丽的?(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理解)(3)三峡的早晨就像是一首美妙的音乐,(播放音乐)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读,指名读。

中午(1)中午的三峡有什么特点呢?(热烈)(学生充分说)(2)你见过热烈的场面吗?课文那些句子是描写三峡热烈的特点的?(3)出示:“中午,群峰披上金甲…...三峡有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

(4)在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拓展:还能把长江比作什么?

小结:中午的三峡充满了生机,是如此热烈,这无比旺盛的生命力,不正是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吗?

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读出雄劲、热烈的气势,评读,男生读。

下午(1)出示三峡神女峰的图片。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感觉?(雾多)(2)这是什么时候的三峡?(下午)(3)出示:“下午,太阳还没有落……..”这一段,下午的三峡给你留下了那些深刻的印象?(学生说,老师补充)(4)讲解:“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比喻句)(5)此时的长江和中午的长江比较,怎么样?能用一个词概括吗?(平静)(6)男女生分读3.4自然段,读出热烈、平静的感觉。

夜晚 三峡的夜晚景色如何?(1)学生充分说。(2)课文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出示“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摇曳”.师进一步解释:渔火是亮的,夜是暗的,驳船是动的,夜是静的,以亮衬暗、以静衬动的写作方法,更能体现夜的宁静。(3)读这一段,读出静的感觉。

月夜(1)说到这宁静的三峡之夜,有一样景物不得不提,那就是------月亮。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读,你们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三峡的月色到底独特在哪呢?大屏幕出示“这时…………从山上挂下来”。学生谈理解,教师补充:因为山是墨一般的黑,所以月光才显得特别皎洁,因为山高、峡谷深,所以月亮才会像瀑布那样凌空飞降,像素锦那样直挂下来。(再次强调比喻句)(3)只有三峡才有如此美妙的月色,能通过朗读展现出来吗?(自由读,推荐读)

学习最后一自然段:是呀,月光如水,多奇妙呀!这就是三峡的秋天,“这一天正是中秋”(随即出示)(1)齐读这一段。(2)作者在最后点明这天的时间,你觉得有必要吗?去掉可以吗?(照应开头,起强调作用)

【点评:这样的设计通过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与同学合作交流,多种方式地朗读、感悟、分析、品味,体会文章中的景物美、文字美、情感美,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心灵的碰撞,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山河,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积累内化,回归美

作者为什么能把三峡之秋景写得这么美?

1、学生阐明观点

2、师补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借助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3、小结: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方纪笔下美丽的三峡,希望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也能善于观察和积累,以便于书写自然之美。

【点评:这样的设计渗透写作知识指导。】

四、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写家乡的秋景。(要求:进行细致的观察,写出具有本地特点的秋天景色,并能够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

【点评:这样的设计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使理解和运用相得益彰。】

总体点评:

《三峡之秋》是一篇写景的阅读课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三峡秋天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无比喜爱之情。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教师创设了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通过教师如诗如画的语言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感悟。教学时,教师以网络为引导,让学生欣赏三峡的视频图像,让他们初步感知三峡奇山秀水的自然美,悠扬的音乐、逼真的画面使学生兴趣大增。因此,欣赏完后,学生各抒己见,无拘无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学生通过朗读全文来初步感知三峡之秋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课文第二、三、四、五自然段描写了三峡在中秋这一天的早晨、中午、下午、夜晚等不同时段的景物变化。学习时教师让学生通过各自不同的感情朗读,体会文章的美,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教育,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论文作者:吴晓 富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论文_吴晓 富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