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 雁
新化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娄底新化 417600
【摘 要】目的:探讨在临床内分泌疾病治疗中采用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70例内分泌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糖皮质激素)与参照组(常规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2.86%,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分泌疾病患者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内分泌疾病;糖皮质激素;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内分泌疾病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病症,致病原因为患者内分泌组织或内分泌腺功能或结构异常,主要包括物质代谢失常、激素来源及受体异常等所致的生理紊乱,临床上表现为肾上腺、甲状腺、胰岛素以及红斑狼疮等疾病[1]。由于在人体生长与生殖发育、新陈代谢等各方面中,内分泌激素可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在发病期间还会伴有不同程度并发症,因而若未采取及时有效治疗措施,则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应用中可对毛细血管扩张与PA2活性进行抑制,进而减少LTS与PGS的生成,最终起到控制炎症扩散目的[2]。鉴于此,选择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70例内分泌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后分别予以常规治疗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选自2018年3月-2019年3月,共70例内分泌疾病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5例。研究组:男性与女性比例为20:15,年龄区间33-85岁,年龄均值(52.46±10.08)岁;甲状腺功能亢进4例,肾上腺疾病8例,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3例,糖皮质类固醇反应性醛固酮增多症6例,其他4例。参照组: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9:16,年龄区间35-86岁,年龄均值(55.47±10.12)岁;甲状腺功能亢进5例,肾上腺疾病9例,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4例,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2例,糖皮质类固醇反应性醛固酮增多症6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①所有患者均经病理与X线摄片确诊为内分泌疾病;②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处于哺乳期及孕妇;②伴有认知、精神及沟通障碍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不同意本次研究者。
1.2一般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参照组患者予以甲状腺素分泌、抑制皮质衰退以及抑制性皮质衰退等常规治疗,需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予以针对性治疗。研究组患者则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具体如下:甲状腺功能亢进者采用肾上腺素,于每日清晨服用200mg氢化可的松,亚急性甲状腺炎者则于每日清晨服用15mg的泼尼松,1次/d。针对肾上腺功能减退症者,口服10-30mg/d氢化可的松,伴有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者,可口服5mg/d强的松1w后改为35ug/d。糖皮质类固醇反应性醛固酮增多症者在治疗中先短期服用0.5mg/d强的松,随后改为泼尼松,本组治疗中有2例患者同时配合80mg/d螺内酯。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者,需口服20mg氢化可的松,分早晚两次口服。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者需采用100mg/d氢化可的松予以静脉滴注,症状得到改善后改为口服泼尼松。系统性红斑狼疮者,在临床治疗初始采用40mg/d泼尼松,然后采用1g甲基泼尼松予以静脉冲击治疗[4]。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便秘、恶心呕吐、纳差)。
1.4 疗效判定[5]
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女性患者乳房胀痛等妇科疾病痊愈;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女性妇科疾病明显好转;⑤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数据分析
以SPSS22.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型指标以例[n,(%)]表示以及x2检验,计量型指标以均数()表示以及t检验。P值<0.05,表示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内分泌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到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由于各个内分泌功能性能直接影响到机体内分泌系统正常运行,因而内分泌疾病所造成内分泌系统紊乱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一系列严重的如内分泌细胞功能失常等生理病变,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肾上腺功能减退、糖皮质类固醇反应性醛固酮增多等[6]。糖皮质激素作为甾体激素,在临床应用中能够对机体的糖类代谢、蛋白质合成等予以调整,进而良好的促进机体生物物质合成,有助于更好地抵抗毒素与炎症,纠正代谢失常与功能紊乱,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与代谢生长。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2.86%,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内分泌疾病患者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在内分泌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反应发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大量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晗,于淼,童安莉,等.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内分泌腺体受累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8,34(10):839-843.
[2]汤小峰.甲巯咪唑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症疗效及对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15(6):129-132.
[3]刘洋,卢琳,龚凤英,等.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及其变异在库欣综合征中的作用[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8,38(2):135-138.
[4]胡雅婷,汪亚军,杨阿莉.甲巯咪唑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安徽医药,2018,22(10):1990-1993.
[5]郑博觉.双膦酸盐在糖皮质激素相关性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6):1950-1952.
[6]王勃,杨荣礼,李雷,等.他巴唑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PCⅢ β2-MG HA ALB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8,24(11):1794-1797.
论文作者:奉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患者论文; 激素论文; 内分泌论文; 糖皮质论文; 疾病论文; 肾上腺论文; 疗效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