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研究的思考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研究的思考_知识经济论文

对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研究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时代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07(2000)04-0063-05

区域研究是60年代出现的“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应用到地理学中之后产生的,它把区域作为一个复合系统来研究,地理学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区域研究多借助于模型,一是利用经济学中的地域分工理论;二是传统的区域与区划理论,再加上数量分析方法[1]。现代科学技术以巨大的威力和高速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入21世纪,全球性的信息化浪潮正在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知识的不断创新,其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2]。区域研究作为地理学面向经济建设的一个优势领域将经受考验。

1 区域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区域研究从地理环境的观点出发,研究区域或区际的自然、经济和文化的综合问题。知识经济的崛起,必然建构起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新格局[3],也必然给区域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

第一、知识经济的信息化推动了区域研究手段从传统走向现代化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产业和信息密集服务业的兴起和发展,以计算机应用和多煤体技术的推广为主要内容,特别计算机网络发展,以及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广泛应用,为我国实现区域研究方法的现代化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技术保证。我国教育与研究计算机网络已经启动与国际性学术计算机互联,这种与国际前沿信息资源共享,不仅为我国区域研究成果辐射世界提供了保证,而且为不断更新和拓宽区域研究内容提供了有效及时的信息来源,为我国区域研究实现从封闭走向开放,走向世界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必须抓住这种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更新观念,尽可能地与世界保持同步,吸收国外的可借鉴的研究方法和经验,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区域研究“精密科学化”,摆脱过去区域研究局限于定性描述的窘境。

第二、知识经济的许多特征极大地丰富了区域研究的内涵 区域研究是地理学一个长期的研究任务,它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区域系统、经济区划、资源开发利用、区域产业结构、城乡或工农业生产模式以及人口分布、移动和预测等方面[4]。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革命使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变,并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经济体系。同工业经济相比较,知识经济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和规模,而是直接依托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能量的释放,也就是相对于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和以原材料、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经济而言,知识经济更突出知识积累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不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而是经济增长的内在核心因素,即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将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之一[5]。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产业内容、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等众多方面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区域研究的内容必须面对知识经济产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及新情况作出调整,增大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区域问题、区域发展机制以及传统模式的更新等方面的研究力度,探讨新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新的区域空间结构构成形式于社会化的作用模式、知识经济的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效应、数字化时代信息空间中特殊的人地关系、信息地理环境的描述指标及虚拟空间与现实地理空间的关联问题等。这就要求区域研究的指导思想、基本理论以及学科体系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革。

第三、学科渗透和知识重组加快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知识也将成为市场竞争主要领域。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知识重组和更新的速度必将加快,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依存的程度必将加大。这就为区域研究从地理学、规划学、经济学、生物学、管理学、数学等众多学科中吸收新的思想方法和模型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也使区域研究者有能力认识更加复杂的区域发展、演化的规律。从而为区域研究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从多变化和调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随着经济发水平和技术手段的提高,区域研究逐渐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虽然在科学方法上不断变革,在实际应用领域不断创新,但由于经济时代的转变(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工业经济时代下的区域研究方法和思想必将受到挑战。

第一、区域研究的创新要求提高 知识经济的特点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经济;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价值取向为智力和知识的占有;市场趋向虚拟、宏观调控、既合作又竞争;新的组织形式园区划(如科技工业园区、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等);创新提核心[5]。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研究的创新不仅包括研究广度和深度的深化,还包括理论上的提高和研究手段上的充实和改进。以往的区域研究基本上是混合的和多科学的、带描述性的,而不是融合的、跨学科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一是缺乏知识渊博的、又深又广的人才;二是学科的发展分割太细,囿于学科成见,甚至以邻为壑,难以完成对区域的综合性研究。知识经济时代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要求充分考虑资源利用的环境效应、生态效应,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全面科学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关系[6]。区域是一个由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区域研究工作应该将各类科学技术成果重新组装起来,并加以深化发展,使之更加适应化,从而形成有创新的理论体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特别是宏观决策。

第二、区域研究的综合程度提高 传统的区域资源,基本上是指自然资源,即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物质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等。人文资源可分为人力资源和体制资源等;人力资源又可分为体力型和智力型,即智力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资源并且春文资源在区域发展中重要地位将日益提高[7]。新的资源观不但扩大和深化了区域资源的内涵,而且给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决策的综合程度提出了新要求。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和资源、环境内涵的改变,区域的边界在空间上也将出现模糊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虚拟市场的形成以及数字地球逐步建立,使得区域空间大大拓展,区域间的空间距离大大缩减,而且传统区域间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相互利用,使得区域相互渗透、区域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7],整个区域系统也将更加开放,外界因素对区域发展变化的影响将日益重要。

第三、区域研究深刻化 区域研究除了对区域系统内部的能流、物流、信息流进行系统分析,揭示地域本身的特点、功能和结构外,还必须考虑地域间的相互联系。这是因任何一个地域单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地域单元之间存在明显的纵向联系。这种纵向联系又以全球联系为背景和最终归属,尤其是在信息生产、信息输送和传播已经成为当今地域结构进化重要动力的今天,不考虑全球背景,任何对区域的认识都是不全面的[8]。没有对区域的深刻研究,也不可能对全球问题有足够的认识,比如环境污染是地区性问题,更是全球性[9]。只有对区域进行全面的研究,揭示区域内和区际间的知识、信息、人才的流动与扩散以及物质、能量的集聚与扩散的时空规律,才能全面认识区域的特征,才能把握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系。

2 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研究的方向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化和经济全球化两者紧密结合,强烈地改变着区域的资源生态环境结构和社会技术结构。结构的改变导致现有的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区域研究如何融入全球知识经济的大浪潮,使区域研究具有更强的时代感和使命感;如何以知识经济为契机,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深化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并使之具有操作性;如何发挥区域研究在经济建设中的优势,应用新技术和手段,使区域理论、区域科学更好地为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服务。这些都是区域研究值得思考和有所作为的领域。

2.1区域差异问题研究,探讨如何缩小区域差异仍是区域研究的主方向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虽然社会经济将主要依赖于知识与科学力量,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制约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区域发展机会的不均衡将有所改变。但由于区域间地理区位、发展基础、知识化水平等众多因素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自然资源的制约力有所减小,但地理区位、知识区位的作用却会大大增强,并且由于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和“因果累积效应”的作用,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家内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异仍呈逐渐拉大的趋势,即使旧的差异会慢慢缩小甚至消失,但新的差异也会不断产生。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也称为后工业时代,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仍然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扩张的、粗放型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人口、环境、资源、发展等问题仍相当严重。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的差异还在继续拉大,搞好我国西部大开发,缩小东中西之间的差异,是区域研究的重要任务。

2.2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区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加与发展决策的基础上,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10]。它特别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18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经济高度发展的工业经济时代,但它是建立在牺牲环境、资源掠夺性开采,甚至牺牲后代人的利益基础上的。进入20世纪以来,各种区域性问题纷至沓来,如生态环境问题、地区或国家边界争端、资源争端、人口膨胀等,所有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的发展和变化。如今,这些区域性问题已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也在逐步展开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以来,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世界共产的发展战略,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普遍实施。各国、各地区都在探索切合实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发生重大变化的未来时代,传统的发展观必将抛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也将更加丰富,探讨人类更加具体可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索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研究区域社会经济系统中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模式将是这一时代的重大课题。

2.3区域创新环境研究将是区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知识经济的增长方式是高度集约式的,是知识密集型经济。经济的增长很少依靠劳力、原材料、能源等自然资源的投入,而更多的是依靠知识创新也即科技创新[11]。这种创新不仅指科学技术的发明,还包括科学技术的新应用、新整合以及知识的重新组合。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初实现的经济由粗放性向集约性转变以及正在或已经实现的从工业经济转为知识经济都与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区域创新环境不断改善分不开。美国硅谷、意大利Emilia -Romagna、德国Baden -Wurttemberg等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世界上最发达区域的重要特点是具备了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形成了“柔性生产综合体”,又称“新产业区”(New Industrial District),即植根于本地社会文化的复杂区域创新网络[12]。表明只有存在创新环境的地方,才能达到知识的创新和弥漫。由于全球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得全球人类共享知识的成体降低,概念趋同,这将为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机会,也为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由于传统发展的经济要素,如自然资源、资本等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功能部分或大部分将被智力所代替,因而区域研究的重点由“硬件”研究转向“软件”研究,并注重知识、信息、科技、人才的产生传播(流动)与扩散以及效应的时空规律,特别是“知识区位”效应的研究[3]。发达国家的经验给了我们启示:如何营造区域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环境进行实践性研究和理论总结将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方向。

2.4区域演变机制研究是区域研究的又一方向

区域在变化中形成,又在形成之后发生变化。区域的形成和演化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同时区域环境、区域空间的变化也影响着人类活动。虽然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众多的领域的学者都曾经或正在探讨和研究区域如何演变,但对于区域演变机制的研究和探讨仍是未深入的领域。区域作为一个系统,不仅受内在因素的作用,还受到外界因子的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影响区域演变的因子在权重上将发生重大变化,区域演变机制也将发生变化和深刻化。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利用知识经济的优越环境,对区域演变的机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将是有所作为的领域。

3 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研究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a.学习研究知识经济,把握知识经济发展的特点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许多问题还处于研究、探索、归纳总结阶段,加强对知识经济相关理论的学习,有利于正确把握知识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更好地为区域研究创造条件。

b.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 区域研究就是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进行系统性研究。研究客体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决定了区域研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区域研究工作者有渊博的自然、经济、社会和科学文化知识。只有不断追随时代,在具备扎实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调整知识结构,才能在区域发展规划、发展战略等实战性的工作中全面、准确、客观地揭示事物的规律性,提出现实、科学、可操作的对策措施。

c.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区域研究是一项对策性、咨询性、指导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区域研究工作者能够提出解释、解决问题的新方向、新方式、新角度、新策略。从科学的角度是一个规律解决矛盾的过程;从现代知识经济发展的角度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研究工作者应具备敏锐的创新意识,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

收稿日期:2000-03-25

标签:;  ;  ;  ;  ;  

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研究的思考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