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全球化进程的主要特征_经济全球化论文

当今全球化进程的主要特征_经济全球化论文

当今全球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要特点论文,当今论文,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004)02-0067-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表现得迅猛异常,是历史上全球化趋势在当代的延续和进一步发展,是全球化在新时代里全方位地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渗透和全面深化。当今经济全球化呈现出许多特点。有人从“五化”的角度概括了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即信息化、市场化、自由化、一体化和集团化。有的认为,经济全球化有三大基本特征:即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还有的认为,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特点是“三先”,即资本占先、西方占先、美国占先。既然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每一个国家都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都必须认识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当今全球化进程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工和生产要素配置的全球化趋势明显

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生产分工的全球化。二战以来,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浪潮,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分工模式,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囊括不同部门的大工厂。特别是国际分工已从传统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渐发展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部门间分工发展到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在科技革命推动下,国际分工已由过去的垂直分工为主发展为当前的水平分工为主,一国内部的分工协作拓展为全球范围的分工协作,不同产业部门的分工和交换也将发展为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和交换。各个国家的生产活动都是“世界工厂”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国际分工已不可或缺,没有国家间的分工和合作,生产就不能正常进行。而国际生产体系的形成,使得生产的全球联系越来越紧密,分工越来越细致,跨国界的协作越来越频繁。

另一方面则是生产要素配置的全球化。由于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从而使世界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出现了生产要素配置的全球化。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和资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跨国界自由流动配置。国际资本流动达到空前规模,伴随科技革命、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的建立和飞速发展,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已成为世界经济不可阻挡的潮流。这种信息传播、处理的共时性,不仅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通讯化、计算机化和自动控制化的进程,而且也大大缩短了现实生活中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使人类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活动范围和创造能力。

2.自由贸易的全球化势头强劲

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并成为当今经济全球化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国际贸易是指各国间货物、服务以及与贸易相关的要素交换活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全球化日趋明显,其表现有三:一是国际贸易参与者的全球性。目前,除极少数国家和地区外,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有200多个,跨国公司更是参与国际贸易的急先锋,这使得世界贸易和投资的规模、结构、流向等发生了很大变化,真正贸易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二是国际货物贸易总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商品国际化的要求促使着世界贸易的自由化。1950年世界贸易额仅为610亿美元,1970年增加到3150亿美元,而2000年达到62300亿美元。2000年的世界贸易额比1950年增长了100多倍。三是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国际贸易的种类和范围已由过去的商品贸易,不断扩大到技术贸易、劳务贸易和包括金融保险、邮电通讯、文化教育、交通运输、信息咨询等服务贸易。据统计,1990年全球服务贸易额8022亿美元,1997年全球服务贸易额为1.3万亿美元,而2000年达到1.47亿美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由贸易理论及政策进一步推动着自由贸易的全球化,多边贸易体制日趋规范化、全面化。特别是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国际贸易的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从1989-2000年,跨国界的商品和服务贸易额以年平均6.2%的速度增长,几乎是同期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3.2%的两倍。而随着WTO的建立和运作,世界贸易在制度和机制上有规可循,贸易自由化将大大加快,预计2010年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将增加至16.6万亿美元。

3.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进程加快

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必然引发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其基本特征是,随着国际资本迅速流动,各国相互开放金融领域,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跨国发展,巨额国际资本通过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运转,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和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形成。尽管金融货币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动,所受障碍越来越少,但西方发达国家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中占有明显优势。

金融全球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出现了“符号经济”。表现为国际投资形式多样,投资数目激增,从1980-2000年,外国直接投资从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4.8%增长到9.6%。除直接投资外,还有以证券形式进行的规模急剧增长的间接投资。如果说过去交换的基础产品是原材料和各种产品,而今股票、债务和货币等金融工具的交换剧增,出现了相互依存、统一的“符号经济”。这不仅使各国的生产资本全球化了,而且使其借贷资本也走向国际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有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二是地区性和区域性经济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趋势,如欧盟于1999年启动统一货币——欧元,2002年1月1日全面流通。

三是金融市场规模迅猛扩大。2000年跨国界的股票和债券交易额占美国、德国及日本GDP的比例分别达到15.2%、19.7%和8.3%。外汇市场交易规模空前扩大,1973年的日交易额仅为150亿美元,2000年迅速增加到9000亿美元,目前日资金流量已达1.5万亿美元,是1970年的100倍。另外,国际流动资本规模空前扩大、传播速度加快。加之金融机构兼并浪潮、融资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等因素,金融全球化趋势大大增强。

4.区域经济组织全球性发展

区域集团化和区域经济组织的全球性发展也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目前已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各种形式的35个区域性经济集团。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美加墨贸易协定、东盟十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比较完备的区域经济组织很活跃。这些区域经济集团不仅内部的商品和资本流动加快,共同大市场正在形成,而且外部的开放程度也在提高,有利于所在区域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据统计,在世界贸易组织登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已有109个,其中69%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成立的。这里有三个方面情况值得我们特别关注:一是地区联合越来越紧密,向高层次发展,如:1958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86年发展成员12个,目前“欧盟”已有15个成员国,欧洲有发展成“大欧洲”联盟的态势;二是一体化组织活动越来越频繁,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势力范围不断拓展,崭新的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形成中;三是区域经济组织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亚太经合组织自成立以来,截至2003年底,已召开了11次APEC经济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现有成员21个,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5%,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55%,贸易额占46%,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为主体的全球化日趋明显。

5.科技全球化趋势日益显现

科学技术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伴随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出现了科技全球化浪潮。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对各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对各国政治、军事、外交、人们的活动方式与思维方式的作用日趋广泛、日益深刻,其已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决定经济全球化发展水平、速度、质量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和纽带。可以说,科技全球化是全球化大趋势下的一个外在表征,是各国政府、跨国公司以及相关组织乃至个人在科技方面的竞争、合作和相互影响、协调发展的趋势和过程。其内容和表征主要包括:

一是科技人才自由流动的全球化。阻碍科技人才流动的一些因素正在失去作用,各国都在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和使用别国人才,科技人才越来越倾向于在最能发挥其发明与独创性的企业从事研发工作。目前人才流动的全球化有两个明显特点:即一方面向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流动,另一方面,虽在本国工作却为跨国公司服务。

二是科学研究与发展(R&D)资源配置的全球化。R&D配置的全球化使得原来分散在各个企业的研发优势和生产要素得以重组优化,进而降低了研发成本。最引人注目的是,跨国公司正在努力组织全球性的公司内部的和公司之间的R&D网络。

三是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及利用的全球化。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技术和人才,特别是为了发挥技术上互补性和规模性,降低R&D成本,强强技术合作有逐渐增多的态势,同时,技术的利用与开发也有走向全球化的趋势,科技研究成果的应用将是全球性的。目前,电子信息技术市场发展最快。

四是科技活动的制度安排全球化以及科技成果分享的全球化。这方面应是科技全球化客观发展的要求,特别是科技知识的溢出和扩散将是世界经济中的重要现象。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有些方面短期内还不能达到。

总之,科技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人类对知识、信息、高科技的创新需求和创新发展上的全球性,在信息化、网络化一定程度上的共享性,以及在高科技快速转化为产品、产业和生产力上等。据统计,1979年世界技术交易量是14万件,1996年达到32万件,目前已超过40万件,其中电子信息技术市场发展最快,目前全球信息产业产值已超过2000亿美元。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科技全球化的大趋势已经来临。

6.文化全球化初露端倪

全球化并不完全是单纯的经济扩张过程,它与文化全球化是有着紧密联系的,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导致文化的全球化。如同当今全球化有客观趋势和主观意图两方面一样,当今文化全球化的态势也有两条线索和两个方面:即当今文化全球化既有客观发展层面,又有主观人为意图。从客观趋势看,文化全球化是基于经济全球化进程和文化民族化的前提基础上的一种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势,就当今文化全球化来说,它是这一发展过程及趋势的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一方面是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升华”的过程和趋势,即各民族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通过积极开放、主动交流和学习补益,不断发展充实本民族文化,弘扬各民族文化及其优良传统,保持文化的民族特性和本土特质;另一方面是“世界文化”和某些共同价值和行动准则的认同趋势,即在各民族文化的摩擦冲突、对话交流和互渗互补中,民族文化不断突破地域和某些模式的限制,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化为人类共享的和共有的资源,从而逐步达成某些道德标准、价值标准和行为标准的认同,形成某些文化上的“共同规则”,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对人类文化的一种“扬弃”和提升的历程。

可见,文化全球化是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与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这就是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本来历史态势和图景。与此同时,当今文化全球化也有主观战略企图的一面。伴随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西方少数发达国家为了获得自己民族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乘机采取有意识的、主动的“文化扩张”图谋和行动,企图以“西方化”和“美国化”代替真正、本来意义上的文化全球化趋势,这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

收稿日期:2003-05-15

标签:;  ;  ;  

当今全球化进程的主要特征_经济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