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机电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大型水电机组的安装,对其所对应的技术数据有着严格的要求,只有将技术数据进行完善的处理和应用,才能够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展现出其作用。本文主要是研究存在正弦分布的工程数据,并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生产之中。通过对相关的数据进一步的处理研究,能够优化在大型水电机组中的应用,从而可以为安装和调整过程提供合理科学的指导。
关键词:水电机组;安装;技术;计算
1前言
在安装调试大型水电组之前需要获取大量数据,并对这些数据的准确进行处理,避免通过数据获得与正常状态相偏离的情况,从而保证大型水电能顺利、成功的安装。所以,安装技术数据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需要探寻更为科学的计算方式,通过定性分析工程数据,获取大型水电机安装部件精确偏差值及偏差方位,同时找到并且剔除非正常突变的数据,最终获得真实的计算结果。
2大型水电机组安装的数据处理策略研究
2.1机组安装的水平计算方式
机组安装的部件如保持在水平的状态下,容易导致偏差,这个偏差是沿着固定的半径变为回转曲线,最后达到正弦曲线,所以对于大型的机组而言,其部件尺寸本身就非常大,如果只采用传统的测量方式是无法满足对部件水平在分布情况方面的全方面掌控,而部件由多瓣构成的平面,在水平的情况下获取的数据精准性会偏差很多。
那么基于上述情况,我们可以以正弦曲线为突破点,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先找出平面的水平,基于测量的的技术数据基础,对相邻的两个部件测量点高差进行计算,得出一个与高差相关的分布曲线,并进行进一步的拟合,从而能够得出正弦曲线,那么这样就能以确认法兰面的实际水平与误差最大点,对部件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表面跳动也可以最终确认,进行计算的整个过程,其计算方法为:①在1号水平高程测量的结果记为h1、h2、h3……,将各个测量点所对应的高差测量出来,并将其作为测量的基准点,对于其他的测量点与测量的基准点会存在一个绝对高差,记为△A。从而会得出一组关于A1、A2、A3……将这些数据代入到理论计算公式之中,可以在(0,2π)这个范围内,得出最大的测量数据水平值:
2.2机组旋转中心的数据计算方式
用虚拟的中心可以来形容机组旋转中心,通过机组的转动,可以发现运行过程中这个回转中心的中心,对机组的运转寿命会有一个严重的影响作用,在对旋转中心进行确定后,我们正常会根据机组转动的位置和固定位置之间的最小间隙作为测量部位。比如挡油圈的位置、转轮上下止漏环的位置……根据0°和180°的转轮止漏间隙值为例来进行计算,将0°位置中转轮的测量数据分别记作A1、A2、A3……,在转轮旋转到180°时,转轮的测量数据分别记作B1、B2、B3……,再根据公式计算出两个状态下不同的偏心值。如图1为,AB转轮摆度的长度,O’为转轮旋转的中心。
2.3机组轴线的摆度数据计算方式
机组轴线的摆度在计算时,可以发现所展开的曲线有着正弦分布的特点,而通过测量,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样会使得不同的位置在摆度中出现数据混乱情况,而如果采用常规的加减方式进行计算,所测出的最终摆度值是不精准的,而且无法确定最大摆度位置和方位后。采用新的正弦理论,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缺陷,对均匀分布在旋转轴摆度测量为之中的8个点进行测量,可以采用百分表来读取,利用计算公式中的偏离中心的偏离差和方位进行确定。
根据测量面上的数据结果,加以计算机处理,从而绘制出整体轴线百度,最终对轴线的折弯情况把握到位。
2.4机组圆形部件的圆度数据的计算方式
在大型水电机组安装之前,需要测量清楚圆形部件的圆度和弧度调整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如果从圆度的概念来说,圆形部件是沿着中心轴旋转的,那么旋转半径中的最大和最小值的偏差其实就是部件的圆度。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正弦拟合的计算方式来计算部件的圆度。这种方式在技术数据测量中使用的非常频繁,这种方式可帮助我们正确的判断水电机组固定部件的偏离,还有转动圆度的变化,进而可以帮助我们针对性进行调整处理。具体的计算方式是:第一,要计算出机组数据的最大偏差值;第二,要根据数据实测数据分别向坐标轴上分解;第三,利用计算偏差来扣除各点的偏心值,即得出扣除部件偏心值后的实际测量数据;第四,对各测量点的轴向分量合成。那么,最终就得出部件的圆度。如图2位部件圆度计算示意图。
参考文献:
[1] 马业鑫,基于大数据的水电机组在线状态动态监测猜想[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水电控制设备专委会201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
[2] 杨静,李文平,张健沛.大数据典型相关分析的云模型方法[J].通信学报.2013,34(10):121-134.
[3] 黄中华.水电机组稳定性试验中几个主要问题的探讨[J].青海电力.2004,23(4):1-3.
[4] 尤川川,张桂刚.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有效搜索方法[J].计算机科学.2013,40(6):183-186.
[5] 水电机组经济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J].刘秀良,刘永前,孙德锁,高云涛,张建伟,苟小军.水电站机电技术.2013(04).
[6] 水电机组运行稳定性及振动的探讨[J].杨娜,张运亮.科技传播.2014(14).
论文作者:曾新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9
标签:机组论文; 数据论文; 测量论文; 部件论文; 水电论文; 转轮论文; 偏差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