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声调调值演变史的观点论山东方言的轻声前变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调值论文,变调论文,声调论文,山东论文,方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壹
1.1 山东省境内不少方言具有一套“轻声前变调”,即该方言的全部或大部分调类在轻声前各采取与单字调不同的调值。这一变调现象可为声调调值历时演变的研究提供宝贵的材料。本文以德州方言和潍坊方言为例,说明我对这个现象的看法。
1.2 据《德州方言志》(54页),德州方言的轻声前变调如表一。
表一
根据表一,德州方言的轻声前变调可以用图一来表示,括号外的是单字调类,括号内的是轻声前变调的调类。
图一
图一的变调情况可以概括为:作为单字调出现的四个调位,在轻声前分别向逆时针的方向递换为毗邻的第一个调位。
1.3 对于汉语方言中的连读变调现象,我们可以假定:该方言本来没有变调,一个调类的调值不管在字组里或句子里出现的位置如何,原先都基本一样;后来因为位置的不同而走过了不同的演变之路,结果产生了所谓的变调。根据这一假设来比较一个方言内部的单字调(基本调值)和变调(替换调值),就可以拟测出该方言发生变调之前的调值来。这种构拟所得的调值,我们叫做该方言的“古调值”。
从这一观点来比较德州方言的单字调和轻声前变调,我们就发现:只要假定德州方言的“古调值”和现代的轻声前变调基本相同,就可以说明该方言发生轻声前变调的原因和经过。德州方言的“古调值”到现代单字调的演变情况大约可拟如表二(前带星号者为构拟音值)。在表二中,我们把21看做是在调位(toneme)系统中占据低平调的地位;同样,语音上(phoneticaLLy)阴平213是低升调,阳平42是高降调, 音位上(phonemicaLLy)都可以看做是无关“高、低”特征的升调和降调。
表二
调类轻声前变调
古调值 中间阶段 单字调
阴平 21(低平) = *21(低平)
>
*212> 213(升)
阳平 55(高平) = *55(高平)
>*53>
42(降)
上声 213(升)
= *213(升)>
*324> 55(高平)
去声 42(降)
= *42(降) >*31> 21(低平)
表二所拟演变的原因可以说明如下:
①阳平*55因为难以把高音一直维持到音节末尾而逐渐变为降调,变到了42。这是因为在音节末尾音势一般变弱,因此高音容易随着变低的缘故。
②去声*42为阳平的变化所推动,逐渐往低里变,变到了21。
③阴平*21为去声的变化所推动,变到了213。
④上声*213为阴平的变化所推动,逐渐往高里变,变到了55。
以上所述变化除了受到推链作用以外,还会受到拉链作用:比如阳平变降调后高平调就成为系统上的空缺,也就把上声吸引过来了。
这一套古调值演变在轻声前面没有发生,那是由于轻声前的音节跟轻声音节结合得非常紧密,在音节末尾发音弱化的程度较小,所以阳平*55较易把高音维持到音节末尾,因而没有变成降调, 也没有推动其他调类发生与此相关联的一系列调值变化。
如果上述的看法没有错,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德州方言的轻声前变调中保留着比单字调早一层的调值状态。
类似的推链式循环演变在厦门方言也曾发生过,不过其条件与山东方言有所不同。在厦门方言,据现在的变调情况来看,调值的循环演变只有在字组的(除轻声音节而外)最后一个音节即“末位音节”上发生,在其他的“非末位音节”上没有发生。轻声前的音节要算“末位”,不算“非末位”。山东和厦门之间这一不同应该基于轻声对前面的音节发挥的作用不同。可以想象,山东的轻声音节曾与前面的音节贴合得极紧,抑止了前面音节音势衰弱;厦门的轻声音节则反而削弱了前面音节后半部的音势,使高平调容易变降。以上有关厦门方言的内容请参看平山久雄1975、1983。
贰
2.1
有些山东方言的轻声前变调保留着比德州“古调值”再早一层的调值状态。现就《潍坊方言志》所载该市十二个地点的方言说明这一点。下页表三是这十二个方言轻声前变调的情况,虚线左边是单字调值,右边是轻声前变调调值加轻声。表左面的编号为原书所附。
表三
编号 地点阴平
阳平
(一) 潍城
214
31-1 53
35-3
(二) 坊子
214
31-1 53
24-21
(三) 寒亭
213
31-1 53
24-3
(四) 昌邑
213
21-1 42
55-5
(五) 高密
213
21-1 42
55-5
(六) 诸城
214
31-1 53
24-3
(七) 五莲
214
31-1 53
55-3
(八) 安丘
213
21-1 42
55-3
(九) 昌乐
213
21-1 42
55-3
(十) 临朐
213
21-1 42
55-5
(十一)
青州
213
21-1 42
455-5
(十二)
寿光
213
21-1 53
24-5
编号 地点上声去声
(一) 潍城55
214-5 31 55-3
(二) 坊子55
214-5 31 55-21
(三) 寒亭55
213-4 31 544-3
(四) 昌邑55
213-5 21 544-3
(五) 高密55
213-5 21 544-5
(六) 诸城55
214-5 31 55-3
(七) 五莲55
214-5 31 544-3
(八) 安丘55
213-5 21 544-3
(九) 昌乐55
213-4 21 544-3
(十) 临朐55
213-5 21 544-3
(十一)
青州55
213-5 21 55-3
(十二)
寿光55
213-5 21 55-3
总之,潍坊方言中变调调值和德州分歧最大的地点要算是(一)(二)(六)。下面以(二)坊子代表这三处方言,根据图一用图二来描写轻声前变调。
图二
根据图二,坊子等三处的变调情况可概括为:作为单字调出现的四个调位在轻声前分别向逆时针的方向,递换为毗邻的第二个调位。
2.2 关于坊子方言产生变调以前的“古调值”, 我们也可以拟测,它与现在的轻声前变调基本相同。若把图二的箭号倒过来,把逆时针的替换改为顺时针的递变,就能描绘出从古调值到现代单字调的演变情形,即表四。
表四
调类
轻声前变调 古调值 中间阶段 单字调
阴平
31(低降)
= *31(低降)
> *212(低平) > 214(低升)
阳平
24(高升)
= *24(高升)
> *55(高平)
>
53(高降)
上去
214(低升) = *214(低升) > *35(升) >
55(高平)
去声
55(高平)
= *55(高平)
> *53(降) >
31(低降)
从“古调值”到现代单字调的演变可分两段来解释。从古调值到“中间降段”是第一段,从“中间阶段”到现代单字调是第二段。两段都可做为高平调变高降调所引起的推链式循环演变来理解。
表四的“中间阶段”与德州“古调值”略同。因此,坊子方言的单字调可谓是从德州“古调值”的状态再经过一次递变而成的。一种语音变化,只要曾引起它变化的语音、生理条件继续存在,就可以反复地发生。上述调值变化的条件是在音节后半语音强度的弱化(生理方面则是发音努力的缓解),这对维持高音带来困难,致使高平调的末尾趋向于下降。以此为开端的一套循环演变发生一次以后,这一语音条件自然还继续存在,所以同样的循环性变化满可以再发生一次、两次、……。
我并不主张上述的循环变化在轻声前面不可能发生,只认为它相对不易发生。音节后半语音强度的弱化在轻声前面也是难免的,所以声调调值在轻声前面也可以发生变化。在德州方言,从与坊子“古调值”相同的状态出发,调值的循环变化一般发生了两次,在轻声前面则只发生了一次。在坊子方言,调值的循环变化一般也发生了两次,在轻声前面则一次也没有发生。
叁
3.1 单字调和德州、潍坊相同或相似的方言, 在山东省境内分布的地域很广,除了大部分南部地区和胶东半岛东部地区以外似乎大多是这一类方言。
在这广大地域的南边,就有单字调和德州“古调值”相同或相似的方言,山东境内如枣庄。这类方言的地域再往南一直延伸到安徽中部。北边则有天津方言属于此类。博山方言也算这一类的变种,因为博山的阳平仍然留在高平调的阶段,只是上声已并入阳平了。现将若干此类方言的单字调作成表五(表中所列调值分别引自书后“引用文献”有关篇目,恕不一一列出)。
表五
这类方言一般没有轻声前变调,它们的声调调值无论在轻声前与否都算是把德州“古调值”的阶段维持至今了。换言之,这类方言的声调调值无论在轻声前与否,都在坊子“古调值”的阶段上只经过一次循环变化。只有博山有轻声前变调,其变调情况可用表六表示(据《博山方言研究》29页表3)。
表六
表六中①和②,③和④分化的规律如下:前字阴平本来就属阴平的字组采取格式①,前字阴平来自清入声的字组采取格式②;前字上声来自阳平(包括全浊入声)的字组采取格式③,前字上声本就属上声的字组采取格式④。由表六可见,博山方言在轻声前面没有发生调值的循环变化,仍旧停留在坊子“古调值”的阶段。
3.2 天津市东边有一些方言, 其单字调与坊子“古调值”相同或相似,如昌黎。在安徽省合肥那一类方言地区的南边以及东边(江苏)也有同样的方言,如句容、淮阴等。山东省内胶东的荣成也属同一类;烟台方言则算此类的变种,这里去声仍停留在高平调阶段,只是阳平已并入去声了。现将若干这一类方言的单字调作成表七。
表七
这一类方言除了轻声前以外也把坊子“古调值”的状态一直维持到了现在。
3.3 上面提到的几个类型的方言, 有的至今保存坊子“古调值”阶段,有的从那里经过一次或两次的循环变化。若按曾经经过循环变化的次数来对比,山东省内这几类方言的代表地点调值发展的情况可用表八来表示。
表八
荣成
博山
枣庄
坊子
德州X
一般音节
0 1 1 2 2 2
轻声前音节 0 0 1 2 1 2
表上的数字表示发生循环变化的次数,X 在山东省内是一种设想中的方言,它的单字调和德州、坊子等相同,只是没有轻声前变调。到目前为止,这种方言在山东方言的调查报告中找不到,因此山东境内不一定实际存在,但往西出省外就可以发现,如河南商丘。据《商丘县志》(506页),商丘方言的单字调是:
《商丘县志》对“连读变调”以及“轻声”的记述(507—508页、511页)都没有提到轻声前变调, 分类词表(515—524页)、语法例句(524—529页)所收语词、句子的标音当中也见不到轻声前变调,因此可以认为,轻声前变调在商丘方言是不存在的。
需要解释一下的是,表八中五个类型并不覆盖山东方言的全部。胶东地区有些方言的声调调值难以从坊子“古调值”推演出来;还有一些方言轻声前变调调值从坊子“古调值”阶段演变的方式有一点特殊之处,因而也难归到这五个类型之一:例如济南,据钱曾怡(1963:94页),阳平、去声的轻声前变调都是55,只是轻声在阳平后是“高轻”5,去声后则是“次低轻”2,由此来看, 济南方言应该说是在坊子和德州两个类型的中间。
肆
4.1 关于山东省境内方言的轻声前变调,还有一点需要一提: 并非所有的非轻声词素与轻声词素的组合一律都要变调。例如《德州方言志》轻声前变调的描写(54页)中,对每一调类的变调都附有“少数不变”的注语,如阴平加轻声,“桌子”“天上”“抽打”的前字都要变调,
《潍坊方言志》(一)潍城的轻声前变调(25页)中,前字阳平和去声一律都要变调,前字阴平和上声则各分变调的与不变调的二类。这种分歧在山东方言是很普遍的。F.Giet(1939:12—13页、1950:70—72页)曾就以济宁市为中心的“山东西南方言”,对轻声前面的音节变调与否的规律,从构词法的角度做过相当详细的描述。
我以为这一分歧现象意味着现在轻声词素历时上分为新旧二层:使前字发生变调的轻声词素属于旧层,其他轻声词素则属于新层。在山东方言里产生轻声前变调的时期,旧层的词素已是轻声,且与前字结合得十分紧密;新层的词素尚未失去它本来的声调,只是不带重音,和前字结合得也较松,因而使前字发生与单字同样的调值变化;或者新层的词素已失去本来的声调,只是读得没有旧层的词素那么轻,与前字结合得也较松,遂使前字发生与单字相同的调值变化。
关于这一点,临清方言里轻声的情况颇有参考价值。据《临清方言志》(25—29页),临清的轻读音节可分“次轻声”“轻声”“零音节”三种:次轻声是“不管本调如何,都读成一种较轻较短的
韵母大致保持原貌”(25页),“它前面的一个音节要遵从重读音节连读变调的规律,不同于轻声前的变调”(25—26页);轻声则是“比次轻声更轻更短,音高根据前字的调值有高低的不同,韵母含混”(26—27页),“轻声的显著特点是,它前面的一个重读音节都要相应变调,变调规律不同于两个重读音节的连读变调”(27页);而“使用频率很高的部分轻声字,声音上进一步弱化,就成为零音节。就是说,声母、韵母都不复存在,只能从前一音节的声调变化上感觉到音节的‘存在’,有时还随伴有前一音节的相对延长”(27页)。看来,临清方言的轻声词素属于上面拟测的“旧层”,次轻声词素则属于“新层”,它们虽然都失去了原有的调类区别,在这意义上都可算“轻声”,但后者读得没有前者那么轻。临清方言轻声前变调产生的时候,可能已有如此两种“轻声”,也可能次轻声尚未失去它本来的声调,还不算一种“轻声”。
*本文曾在“首届官话方言学术讨论会”(1997年7月,青岛)上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