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研究

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研究

贺文瑞[1]2014年在《基于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预算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领域,西方国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如上海、广州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方面也做了探索并取得一些成效。在国际、国内的双重背景下,我国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上升为国家决策。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让政府购买服务作为一项改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宗旨,使其在公益性越强的服务中越是成为主要的提供主体,这些服务涉及众多领域,如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科研等,非营利组织为改善人类生活、促进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的贡献。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公共服务交由非营利组织提供。基于公共产品(物品)理论、政府/市场失灵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非营利组织参与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预算管理进行研究。在厘清我国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预算管理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社区公共卫生机构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收入不易确定、预算编制简单,流于形式、内部管理活动开展不足等。并对问题产生的内外部原因进行了剖析。其中,外部原因包括制度规范的缺失、外部监督的不力;内部原因是主要原因,包括预算管理意识的淡薄、预算内容过于简单、预算执行缺乏应有的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缺失等。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依据现有的相关法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包括制定预算法规,建立预算编制体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加强预算管理意识,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完善监督评价机制等。最后,本文的贡献之处在于对政府购买非营利组织服务的预算管理作了研究,并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提供了一个行业(社区公共卫生)的预算管理的雏形。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是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大举措,因此,论文选题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包晓岚[2]2009年在《基于战略导向和绩效基准的非营利组织预算研究》文中指出非营利组织(NPO)是一种区别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独立的第叁方组织,承担了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功能,“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叁足鼎立的格局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发展社会形态的共同趋势。非营利组织有区别于市场和政府的独立特点,作为政府和市场的有益补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非营利组织在解决公共问题上的灵活性和效率性的优势日益突出,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加强,规模不断扩大,涉及行业协会、基金会,教育机构、医疗卫生组织、社会服务、科研机构等各个领域,在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巨大的贡献。我国非营利组织作为独立的部门发挥作用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却异常迅猛,高速度的成长却没有带来相应的高效管理与之配套,尤其是预算管理十分落后,加强非营利组织管理,以促使其更好地完成使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就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选题于非营利组织管理的预算为题,无疑具一定的理论与现实价值。由于非营利组织自身缺乏“造血”功能的特征,决定了其所需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无偿投入和捐赠,预算是决定它们取得资金供给数额的重要依据。因此,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预测,获得完成使命或计划的资金需求是非营利组织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寻租”的动机需求使这些组织往往不够客观,总是会尽可能多地估计资金需求以谋取自身利益,预算管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渐进”的预算编制原则落后、约束力下降、监督不到位、预算资金效率低下等,成了当前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甚至成为非营利组织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状态的严重桎梏。预算制度的变迁总是依赖于一定的制度环境。现行非营利组织预算制度的诸多问题,是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和沉淀下来的,单纯地依靠预算编制方法的改变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转变观念,从本质上改变预算原则和预算模式,建立一种适合于当前制度背景的预算制度,才能提高预算资金的效率,发挥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完成社会赋予的使命是非营利组织存在的目的,只有较好地完成其使命并可让社会满意的组织才能发展壮大。文中即以非营利组织的使命研究为切入点,从完成使命的战略制定、战略描述、战略对预算目标的决定、战略对预算绩效指标设计的影响等方面,深入诠释了战略、预算和绩效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种创新性的基于战略导向和绩效基准的非营利组织预算编制思路。本文共分九章。第一章为总论,从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出发,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标和内容,在对非营利组织有关问题进行简要综述以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可能的创新及不足。第二章分析了非营利组织产生的背景和前提,通过比较明确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概念,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范围,然后对国内、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第叁章讨论了预算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提出公共预算是公共产品的一种工具,公共产品的效率只能通过公共预算体现。本章的重点在于回顾了“政府—企业—政府”的世界范围内预算制度的演进历程,运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方面分析了预算的制度环境。第四章将非营利组织预算置于公共预算的框架体系之下,分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预算的基本理论,从预算宗旨、预算体系和预算模式等方面讨论了非营利组织预算的机理;讨论了非营利组织预算与企业预算和政府预算的区别。第五章讨论了我国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了现行预算问题的成因,提出非营利组织预算改革的思路是以战略为导向,以绩效为基准,两翼并重。第六章站在战略导向的角度,讨论了战略导向的非营利组织预算目标的确定。先介绍了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确定,提出非营利组织战略与预算之间的关系是战略目标决定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目标。运用“战略地图”这种战略描述方法重点分析了非营利组织战略如何描述,如何实现战略目标到预算目标的“软着陆”,制定战略导向的预算目标。讨论了预算目标确定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协调,对预算目标的确定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和博弈分析,最后还介绍了非营利组织预算目标确定的原则和方法。第七章是非营利组织预算改革的另一翼,提出了绩效基准预算的编制思路,并在战略地图基础上,运用平衡记分卡体系对非营利组织绩效基准预算的核心环节——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进行探讨。第八章是在第六章和第七章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选取了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经费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支出结构和支出效应上分析了绩效和成本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普通高等院校基于绩效的教育经费分配的预算模型。第九章是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主要在于:一是首创了战略导向和绩效基准相结合的非营利组织预算模式,提出在战略目标指导下以绩效为基准的非营利组织预算思路;二是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研究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管理方法;叁是提出了建立满足绩效信息提供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改革建议。

白瑜欣[3]2007年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大量兴起,已成为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一支社会力量。同时,我国非营利组织缺少完善或有效率的管理,面临着资金短缺、能力欠缺、结构不合理以及竞争和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的困扰。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但和其目前的蓬勃兴起之势不相称,也不利于非营利组织未来的发展。研究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体系的意义在于:从理论上看,丰富会计理论,填补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研究的某些空白;科学构架非营利组织理论体系也可以完善会计理论;以发展的眼光看,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独特性要求具备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实践上看,研究该课题是市场经济改革的必需;是非营利组织自身效率管理的必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有更高质量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社会和谐发展或者科学发展观的必需。本文立足国内外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相关成果,研究有关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体系的问题。全文共分十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提出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重点。第二部分,对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概念给予概括性的论述,先后从非营利组织存在的理论基础、概念辨析、组织特征、组织分类、管理和发展的弊端五个角度入手,对非营利组织概念进行全方位刻画,提出本文对非营利组织的界定。第叁部分对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的同与不同进行辨析,为后面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做好铺垫。第四部分阐述了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体系的框架和主要内容的逻辑关系。第五部分,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是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的统一,是以下研究的出发点。第六部分为构建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的设想。第七部分研究了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基础并以资产和负债为例进行讨论。第八部分是非营利组织会计报告问题,非营利组织的信息披露应当以绩效评价为导向,遵循完全披露的原则。第九部分提出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管理问题,会计和预算是一个体系的两个侧面,应当相互解释。第十部分将非营利组织战略使命和绩效评价联系起来,设计出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价体系框架。总之,一方面,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体系可以借鉴企业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出发,结合我国长期进行的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如会计准则、会计计量与报告、会计核算基础等内容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还必须从非营利组织的个性出发,建立适合非营利组织管理机制的会计理论体系,将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纳入整个体系框架之中。此时,会计的功能可以扩展到事前和事后,成为一个涵盖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全过程的完整的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体系。

石宏[4]2004年在《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从 19 世纪英国产生国家预算制度开始,预算管理就在政府预算体系中应运而生,到 20 世纪初,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控制手段,出现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壮大,政府预算管理和企业预算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向非营利组织渗透,在非营利组织中形成了与政府预算管理和企业预算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新的预算管理体系,引发了新的研究课题。在中国,一方面随着行政、事业体制的多次改革,事业单位的行政属性逐步淡化,非营利组织特征日益明显,另一方面,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在新形势下,把中国的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统一作为非营利组织进行预算管理的研究,可以把预算管理作为推动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契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的非营利组织。本文分以下几部分对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管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主要介绍进行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对该项研究的进展和现状,本文进行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预算管理的基本理论。该部分首先对预算的内涵及性质进行简要论述,然后对政府预算管理、企业预算管理和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加以区别,从而明确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的涵义,从其涵义中引伸出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应具有的特征,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预算管理程序,为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打下理论基础。接着从国内外研究的考察中,提出对本文预算管理的主体——非营利组织概念和特征的界定;最后以经济学原理:委托代理理论作为预算管理的理论基础。第叁部分:我国预算管理的演变历程及其制度思考。该部分主要是运 I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研究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探讨我国 1979 年改革开放前后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发展演变历程,从而提出笔者对我国预算管理改革取向的建议。第四部分:我国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这一部分主要分为叁个方面:预算管理的核心体系、预算的执行机制、预算的分析与考核体系,叁个方面都是从财务预算和责任预算两个角度分别进行研究,从而构成本文的重点内容。其中,预算管理的核心体系包括财务预算体系、责任预算体系以及进行预算管理的具体方法。预算的执行机制在对收入、支出预算的执行进行研究后,对责任预算执行的控制也提出了本文的观点。在预算的分析与考核体系中,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法对财务预算和责任预算的考评进行研究。第五部分: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的保障措施。这一部分分别从内外环境建设的保障、预算管理的目标与战略保障以及建立预算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叁个方面提出建议措施。本文尝试把我国的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统一作为非营利组织进行预算管理的研究,并以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与考核为基础构建预算管理体系,尤其是在借鉴企业预算管理的基础上,把责任预算纳入该体系进行创新研究,并就如何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管理提出笔者的建议。

陈业勤[5]2012年在《非营利组织资金良性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社区、卫生、文化、教育、科学、扶贫等涉及社会公益事业领域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在发挥重大作用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尤其是在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后引发了社会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质疑。特别是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运行体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公众的关注迫使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运行体系的改造迫在眉睫。构建非营利组织资金良性运行体系是保证非营利组织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但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资金管理方面还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组织自身发展要求。非营利组织时常会面临来自资金方面的压力和困扰而延缓了其发展的步伐,甚至因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而难以为继,某些非营利组织甚至因财务规范问题已不适应其组织发展的要求。因此,当前需要加强对非营利组织资金运行的研究,建立一个资金良性运行体系,从而促进非营利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是:预算管理落后;筹资困难;资金投放使用欠科学规范;监管缺位;财务信息不透明等问题。文章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资金良性运行进行研究,旨在从组织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对非营利组织资金运行不畅进行成因分析,以全面预算、财务收支管理、财务及风险监控等方面为主要内容,建构非营利组织资金管理体系。并以华侨基金会为案例运用该体系,希望为我国非营利组织今后的长足发展提供参考。

季相辰[6]2017年在《非营利组织会计研究》文中提出非营利组织属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叁方社会机构,很受社会大众的重视和爱戴,在文艺、科技、体育、慈善等多个领域发挥着组织和帮扶作用,为社会和谐发展献出爱心,贡献力量。然而,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财务管理的能力很差,缺乏一定的营利认识和营利能力,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工作也很难满足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需要。我国应建立健全非营利组织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法律监管;树立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财务管理意识,提高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提高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增强非营利组织的筹资能力,合理规避会计风险;建立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预算管理能力;加强非营利组织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以此促进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

张玉君[7]2018年在《论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文中研究指明对非营利组织,即第叁部门(Third Sector)在会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首先,简述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会计在非营利组织的管理。通过分析会计管理在非营利组织中会计监管制度不完善、会计独立性不够、缺乏组织预算管理、会计人员素质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意见。

赵晓丹[8]2011年在《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研究》文中认为虽然政府管理着社会事务,但是它的能力与精力是有限的,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市场机制虽然已经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市场机制面对社会问题的多重性和复杂性时却显得无能为力,更谈不上合理地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非营利部门正是从政府与市场机制无力覆盖的区域中发展起来的。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我国的非营利部门与西方的非营利部门存在一定的差异。西方的非营利部门以民间非营利组织为主,而我国的非营利部门则是以公立非营利组织为主。公立非营利组织虽然具有政府背景,但是它们的功能及发挥的作用与西方非营利组织基本是一致的。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重要领域都活跃着公立非营利组织,它们承担着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提供社会服务、履行社会责任等责任。但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一些经常在营利组织中出现的问题,也频频出现在公立非营利组织中,并且这些问题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如近年来,中国红十字会成为了话题之王,2008年5月“天价帐篷”事件,2011年,上海市卢湾区红十字会的天价餐费事件、郭美美事件、“天价采购”事件、武汉红十字会违规出租救灾仓库、四川某县级红十字会“口头要求”当地不得接受“系统外”捐助等事情接二连叁地出现。事情远远不只如此。公立非营利组织频繁地出现问题,已经使它的廉洁罩上了浓重的疑云,严重危及到了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基于这样的情况,本文以内部控制为主要内容,对公立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控制进行研究,提出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揭示存在问题的根源,并探索解决方案,以期对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本文从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的特点、运行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揭示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分析了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随后,本文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对解决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本文共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介绍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本文的创新点及本文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概述。本部分界定了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的范围并分析了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的特征;结合内部控制相关研究,界定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内容,并对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目标进行分析。第叁部分,国外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相关经验。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外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相关方面的经验,主要包括:强调信息公开、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叁审制度、完善的人事管理体制、强调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等方面的内容。第四部分,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本部分以公立非营利组织的丑闻为引子,引出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内部控制意识淡薄、治理结构不健全、人事制度不合理、预算管理不健全、信息透明程度低,社会公信力下降、缺乏风险意识及内部监督执行效果差等问题。本文认为产生问题的根源主要包括:尚未制定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规范,非营利组织所有者缺位、监督机制不健全,非营利组织过分依赖政府,非营利组织与市场的关系密切等方面。第五部分,解决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主要是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提出提升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效果的建议。首先,结合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的特点,构建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框架,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活动、监督与自我评价叁部分,并对每部分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加强政府监督、社会公众监督、媒体监督及组织行业自律等外部因素加强对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监督。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对本文主要结论进行总结与展望。

王海燕[9]2006年在《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对于保进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相互补充和配合,发挥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化,有效实现公共服务等重要意义。本文在界定非营利组织范围的基础上,借鉴政府预算管理和企业预算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对构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管理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吴平芳[10]2007年在《非营利组织财务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非营利组织作为除政府、营利组织以外的社会组织,近几年已经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了“政府-非营利组织-市场”叁足鼎立的局面,其活动遍及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发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问题是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非营利组织遇到的越来越多的问题与财务管理有关,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有赖于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的改革和完善。本文从非营利组织的范围、特点及财务特征入手,分析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并与国外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进行了比较,提出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借鉴企业(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界定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提出了构建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体系的思想框架以及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从国际国内各界学者对非营利组织的认识入手,界定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范围和特点,阐述了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的特征和作用。2、进一步探讨国际国内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问题的现状及现存问题,并着重对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改革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从筹资模式、管理体制和绩效评估上与国外非营利组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针对我国非营利组织情况提出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3、引入企业(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提出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原则,阐述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构建了非营利组织财务分析指标体系。4、借鉴企业财务管理技术方法,针对非营利组织自身财务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从全面预算管理、财务风险的防范、责任中心的构建及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构建了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体系的思想框架。5、将全面预算管理、责任中心、财务风险评价方法和财务预警机制等现代财务管理方法应用于非营利组织财务活动,以加强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明确受托人身份和财务受托责任,强化财务责任,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资源有效使用,为非营利组织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活动及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提供支持。6、根据现阶段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所表现的特征,提出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在未来所呈现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基于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预算管理研究[D]. 贺文瑞. 长安大学. 2014

[2]. 基于战略导向和绩效基准的非营利组织预算研究[D]. 包晓岚. 华中农业大学. 2009

[3].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体系研究[D]. 白瑜欣. 中国海洋大学. 2007

[4]. 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研究[D]. 石宏. 山东农业大学. 2004

[5]. 非营利组织资金良性运行研究[D]. 陈业勤. 中南大学. 2012

[6]. 非营利组织会计研究[J]. 季相辰. 商业经济. 2017

[7]. 论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J]. 张玉君. 现代交际. 2018

[8]. 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研究[D]. 赵晓丹. 东北财经大学. 2011

[9]. 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模式研究[J]. 王海燕. 财会月刊. 2006

[10]. 非营利组织财务问题研究[D]. 吴平芳. 昆明理工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