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儿童抑郁症产生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论文_袁梅菊,毕雪飞

探究儿童抑郁症产生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论文_袁梅菊,毕雪飞

袁梅菊 毕雪飞

(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河南 洛阳 471000)

【摘要】 目的:探究儿童抑郁症产生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儿童抑郁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儿口服舍曲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儿进行心理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9,P<0.05)。其次,64%的儿童抑郁症是由家庭因素所引发,28%为社会因素。结论:影响儿童抑郁症的最重要的因素为家庭因素,在口服舍曲林的基础上对患儿进行心理治疗的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 儿童抑郁症;产生原因;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9.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140-02

儿童抑郁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或者青少年时期的以情绪低落作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1]。根据美国研究者的调查数据可知,抑郁症在儿童中的发生率为百分之零点四到百分之二点五之间,儿童抑郁症的起病原因与遗传、家庭、社会支持、应激生活事件等多种因素有关[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儿童抑郁症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为6~15岁,平均年龄为(10.8±1.2)岁,病程为3~10个月,平均病程为(7.5±4.2)个月;对照组患儿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7~14岁,平均年龄为(10.9±1.4)岁,病程为4~11个月,平均病程为(7.8±4.5)个月。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相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签署同意书,再接受治疗与研究。

1.2 调查分析

在患儿接受研究之前,要对其性格特点、有无重大精神刺激、躯体情况、适应能力、学业情况、生长发育过程、亲子关系、家庭与社会背景、家庭精神病史等情况进行登记,与此同时还要详细询问患儿与亲属、教师以及监护人之间的关系。其次,医生还要结合患儿的语音、语调、动作、词汇量、面部表情、姿势等进行综合诊断,并结合患儿的病史进行反复验证,最终确定症状。最后,还要利用现代化技术对患儿的机体体征进行检查,例如心理检测、脑诱发、脑CT等检查。经过综合判断诊断确诊患儿为儿童抑郁症,并根据综合判断的情况与专家一起讨论造成儿童抑郁症的原因。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口服舍曲林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患者口服舍曲林片,每天服用1次,每次服药剂量为1片,患者在早餐后服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儿进行心理治疗,其药物治疗的用法以及用量与对照组一致。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8星期。

1.3 观察指标[2]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儿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测试完成之后,对各指标的总分进行统计分析,再将总分乘以1.25,通过四舍五入法,得到最终的标准分。标准分在50分以上的则被判断为抑郁症患者,分数越高,则表示抑郁倾向越明显。

1.4 统计方法[3]

统计相关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χ?检验。P>0.05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可知,观察组治愈45例,未愈5例,治愈率为90%,对照组治愈25例,未愈25例,治愈率为50%。由此可知,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17.89,P<0.05)。详见表。

表 两组患儿疗效对比 [n(%)]

组别 例数治愈 未愈

观察组50 45(90.0) 5(10.0)

对照组50 25(50.0) 25(50.0)

2.2 儿童抑郁症产生原因分析

通过对患儿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了解与分析后,得出造成儿童抑郁症的原因,100例患儿中,有6(6%)例患者为突发事件;2(2%)例为遗传因素;28(28%)例为社会因素;64(64%)例为家庭因素。

3.讨论

抑郁属于负性情绪的一种,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危害,由于儿童抑郁症的识别度较低,因此诊断难度十分大,对该疾病的诊断首先要全面了解患儿的病史,主要包括围产期情况、躯体情况、家庭精神病史、生长发育的过程等[3]。其次,还要对患儿进行详细的精神与躯体检查,在必要之时还要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

本研究通过对100例患儿进行综合诊断之后,对患儿的发病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64%的儿童抑郁症是由家庭因素所引发,28%为社会因素所引发,由此可知家庭因素是造成儿童抑郁症的重要原因。相关心理研究显示,完整健全的家庭对孩子的健康发展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一个孩子如果在儿童时期失去了父亲或者母亲,在很大程度上会由于感情依恋关系发育的不完全使其缺乏对环境的信赖感,从而导致其个性的内向化与孤僻化。其次,对患者进行舍曲林治疗后发现,舍曲林结合心理治疗的方式比单独进行舍曲林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影响儿童抑郁症的最重要的因素为家庭因素,在口服舍曲林的基础上对患儿进行心理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孟莲花,张效东,刘群才等.学龄儿童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3,11(13):59-61.

[2]张喜燕,杜亚松,龚云等.青少年重症抑郁症患儿执行功能的特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16(13):1016-1018.

[3]尹慧芳,徐改玲,甄龙等.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的河南农村常模和信效度[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18(05):310-312.

论文作者:袁梅菊,毕雪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  ;  ;  ;  ;  ;  ;  ;  

探究儿童抑郁症产生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论文_袁梅菊,毕雪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