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医院麻醉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成效。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月份到2018年1月份收治的88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临床麻醉情况。结果:经麻醉后发现,观察组在麻醉起效时间方面要明显快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在Bromage评分方面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新生儿Apgar评分上,两组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剖宫产术产妇腰-硬联合麻醉,相对于单纯硬膜外麻醉而言,其麻醉效果更好,并且起效时间较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麻醉方式;剖宫产;临床成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fferent anesthetic methods in cesarean section.Methods: 88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 = 44) and control group (n = 44).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and the clinical anaesthesia of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s:after anesthesia,it was found that the onset time of anesthes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effective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Bromage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In addi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eonatal Apgar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compared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 alone,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section is more effective than epidural anesthesia,and has hig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words]:anaesthesia; cesarean section; clinical efficacy
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孕妇营养过剩问题比较普遍,胎儿胎头大、过重问题愈发严重,产妇不愿忍受宫缩疼痛等原因造成顺产率降低。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剖宫产率在我国逐年上升[1]。剖宫产手术多为急诊,术前麻醉不仅要考虑产妇的特殊生理变化,确保母婴安全,同时还要求麻醉起效快、效果好,副作用小。总结临床麻醉经验,在剖宫产术中采取腰-硬联合麻醉,通过对推药速度进行控制、麻醉前后快速扩容等措施,能过显著改善腰-硬联合麻醉引发的头痛、呕吐等不良反应[2]。剖宫产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麻药用量少,起效快,止痛效果好,对产妇和胎儿呼吸几乎无影响,术后不良反应少。现将我院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中的临床效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采取剖宫产收书的足月产妇88例,年龄21~38岁,平均(26.0±3.5)岁,身高150~176 cm,体重51~88 kg。88名产妇的产前常规检查均无明显的心肺疾病,无高血压和脑部疾病。将88名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人。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具体实施细节如下。两组产妇都采取硬膜外麻醉,L2~3间隙穿刺,局部麻醉药物为利多卡因(2%)。观察组采取硬膜外穿刺和腰穿刺,待硬膜外穿刺成功后,退出针芯再进行腰穿针,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缓慢推注6~9 mg的布比卡因,拔出腰麻针,然后植入硬膜外导管。产妇平卧,进行平面调整,使右侧抬高15°~30°,如果平面比T10低,脊麻给药3 分钟后,硬膜外腔给予3 ml 2%利多卡因,再按平面状况给药。对照组在硬膜外穿刺成功后采用针孔向尾端注入利多卡因5 ml(2%),再向头端置管3 cm,给予药物3 ml,如果5 min后腰麻效果不明显,再加注12~15 ml。
1.3 观察指标
(1)麻醉效果,麻醉效果的判定标准:Ⅰ级:无痛感同时腹肌松弛好;Ⅱ级:无痛但腹肌松弛效果不佳;Ⅲ级:微疼同时腹肌松弛不理想;Ⅳ级:疼痛且腹肌不松,需换麻醉方法。麻醉有效率=(Ⅰ级+Ⅱ级)/总例数×100%[3]。 (2)麻醉的起效时长。(3)新生儿Apgar的评分。 (4)不良反应:术后出现恶心、头痛、呕吐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麻醉效果有效率分别为95.44%和79.51%, 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观察组的Bromage评分以及麻醉起效时间两项指标都高于对照组,两项指标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分别为(9.27士0.34)分、(9.26士0.26 )分,对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8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9%(18例),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的临床麻醉效果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的痛感比较强烈,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有效的采用麻醉手术能过一定程度缓解产妇的痛苦。剖宫产手术对麻醉的要求比较高,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剖宫产麻醉手术还需要满足3个特征:①麻醉效果好,起效时间快,为剖宫产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②对产妇的子宫血流和子宫收缩无不良影响,不会造成子宫出血量增加,对子宫恢复无不利影响;③术后产妇不良反应少,胎儿无呼吸、循环障碍。总之,在剖宫产临床治疗上,合理选择麻醉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方式会对血流动力学造成较大的影响,会导致产妇的血压以及胎盘的血流量降低,从而影响胎儿的Apgar评分;此外,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安全指数相对降低,因此,近年来剖宫产已基本不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方法[5]。此后连续硬膜外麻醉逐渐被应用于剖宫产中,相比于传统的蛛网膜下腔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产妇的血压影响明显减小,麻醉效果显著改善,因此一直应用于剖宫产麻醉。然而,连续硬膜外麻醉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阻滞不全以及起效时间长等问题[6]。近年来,腰-硬联合麻醉技术不断发展并应用于临床中,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临床对于麻醉效果的需求,相关文献研究表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头痛的发生概率, 同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小[7],因此,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临床上比较受广大医师的欢迎,这种麻醉方法在临床上的使用率也逐年上升。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 观察组的麻醉有效率、起效时间、Bromage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分别为(9.27士0.34)分、(9.26士0.26 )分,对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
总之,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能够提升麻醉效果,减少产后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唐文敏.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13(1):65-66.
[2]谭正泉,谭洪婧,马世颖.急诊剖宫产手术中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5(6):172.
[3]徐惠杰.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的效果对比[J].中外医疗,2013,32(31):44.
[4]冯卫荣,黄文斌,付乐荣.不同麻醉方式用于二次剖宫产术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12):112-114.
[5]吴文书.不同椎管内麻醉方法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2,18(16):96-97.
[6]陈卫华.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用于二次剖宫产术效果的对比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7):98-99.
[7]李乾.不同麻醉法在进行剖宫产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525-526.
论文作者:舒忠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产妇论文; 硬膜外论文; 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手术论文; 方法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