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晚稻(Oryza ativa L.)“鸡毛”的发生_三农论文

防止晚稻(Oryza ativa L.)“鸡毛”的发生_三农论文

防止晚稻发生“野鸡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晚稻论文,野鸡论文,发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晚稻播种过早、过密、秧龄期太长、秧苗生长过旺,移栽到大田不久,主茎就开始打苞,出现一片又宽又长的叶片剑叶,湖南农民称为“野鸡毛”。它一般发生于主苗,也有部分是早生的一次分蘖苗。植株发生“野鸡毛”后,总叶片数比正常植株少1~3片,生长发育早7~10天,并带来早穗现象,影响产量。

为了防止“野鸡毛”的发生,必须从秧田抓起。一是严格掌握播种期,与早稻的早、中、晚熟品种成熟期挂钩,分期分批播种,不使秧龄过长,一般以30天左右为宜,最长不超过35天两段育秧和扯秧留苗的可超过35天。二是严格控制播种量,每亩秧田的播种量应根据品种特性、秧龄长短和育秧方式来确定,育秧的杂交稻早、中熟组合,一般秧龄25天左右,秧田亩播15公斤左右,每亩大田用种2公斤左右。杂交稻迟熟组合每亩大田用种1.5~1.8公斤,早播早插秧龄30天以内的,秧田亩播12~15公斤;秧龄30~35天的,亩播10~12公斤,秧龄35天以上的可采用扯秧留苗或两段育秧方法。三是按秧田肥瘦施好肥。注意适当增施磷钾肥,促使秧苗生长健壮。

秧苗移栽到大田不久,如已出现“野鸡毛”现象,可采取以下措施补救:1对已打包出剑叶的稻株主茎,从倒数3片叶处割掉,切忌用手扯,以免损伤禾苗,影响正常生长。2加强肥水管理。割掉“野鸡毛”后,结合中耕每亩施尿素10公斤,或碳酸氢铵20公斤,实行浅水灌溉,促进早分蘖、多分蘖,快生长,使整个植株生长平衡,这样“野鸡毛”就会逐渐消失。

标签:;  

防止晚稻(Oryza ativa L.)“鸡毛”的发生_三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