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及其施工技术论文_李晓明,

简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及其施工技术论文_李晓明,

哈尔滨市双城区水利抗旱服务站

引言

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实践环节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问题层出不穷,这对于整体工程的质量会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更有甚者,极有可能造成很多方面的施工安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也会极大缩短,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大打折扣。导致该类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涉及,对于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设施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得不够深入细致,特别是在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方面比较落后,需要进一步精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要进一步强化对于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着重的分析和探究,并且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利用更现代化的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本文着重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展开相对应的分析和探讨。

1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质量造成重要影响的相关因素

1.1 工程地基渗漏的因素

我们都知道,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地基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础,地基的稳定性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地基处理施工的至关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稳定性,所以,应该在最大程度上有效规避渗漏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防止因为渗漏问题的出现对地基的稳定性造成致命的打击。如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空隙过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很容易导致工程地基出现渗漏的问题,这对于整体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地基都会有很大程度的破坏,为工程的安全性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有的时候甚至会造成极其重大的安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施工阶段,要着重关注工程地基渗漏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从根本上有效避免水利水电工程地基渗漏的风险因素,并进行着重的控制,从根本上有效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质量。

1.2 工程地基的稳定性

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对于整体的水利水电工程来说,都是最为关键的,对于工程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来说,也是最核心的因素。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来看,地基的稳定性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而造成相应的工程施工问题,这样的情况层出不穷,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抗滑性的缺少而直接导致稳定性系数比较低,这对于整体的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性都有着致命的影响。在具体的施工阶段,尽管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相应的施工计划,然而,因为地基的稳定性不牢,地基很难真正意义上在工程的实际运行中体现出应有的作用,而此类风险隐患,对于工程的使用寿命会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大打折扣。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处理施工的阶段,要着重考虑工程地基的稳定性问题,不仅要有效确保工程如期竣工,更主要的是要在最大程度上有效确保工程地基稳定性符合相应的标准。

1.3 工程地基沉降作用

通常情况下,工程地基在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会在某种程度上出现沉降问题,而如果沉降的系数超过既定的标准,就会造成工程结构出现某种程度的损坏,例如,裂缝、变形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内容。工程地基沉降通常情况下是在地质条件的直接影响下产生,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有效规避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沉降系数过大的问题,并切实有效的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沉降技术有效降低。然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很多工程对于地基沉降缺乏应有的重视,甚至没有有效的措施来开展,这就给工程基础运营带来极其重大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2.1 锚固技术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都在比较偏远的山区,对于工程师而言,这是一项十分巨大的挑战,在具体的工程施工阶段,所考虑的不仅仅是水利水电工程本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山区在交通运输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特殊情况,通常这方面的因素也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在山地区域工程处理施工中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应用锚固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切实降低工程的工作量,在锚固技术的应用下,能够真正意义上保证工程的稳定、安全又快速的运行,特别是在一些山区区域来应用,能够使水利水电工程实施的稳定性有效增强,锚固技术所具备的优势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因为它所具备的优势和特点,也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建设中。

2.2 预应力管桩技术

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关键点来说,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绝对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基础施工质量比较欠缺,就会对于整体的工程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要力争在最大程度上采取更有效的措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质量。预应力管桩是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中至关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分为两种方式,分别是:后张预应力管桩、先张预应力管桩等。这样的两种施工技术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施工优势,所呈现出的施工效果也有着极大的不同。预应力管桩的使用和推广,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过程中有十分良好的表现,而且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也实现了持续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其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在更大程度上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质量和水准有更好的提升。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处理施工的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法有很多种类型,例如,射水法、静压法、震动等一系列相关方面,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捶击法、静压法预应力管桩在沉降过程中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

2.3 水泥土技术

在当今的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中,最为常用的施工资料就是水泥土,它主要是把水泥与水充分搅拌,并通过相关的反应使施工要求的强度有效实现,这样可以切实有效的充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质量。应用水泥土的根本宗旨就是加固地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地基能够在平稳有序的状态下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具体的灌浆施工中,如果主要原料是水泥土,这样的话,灌浆的深度一定要有效控制在50cm左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同时可以更好的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地基的承载能力,使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都有效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水泥土的施工质量与水泥掺合量、土壤的质量、土壤的密度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因素都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所以要在施工之前,着重分析和探究相关因素,确保水泥土的施工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基础处理施工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整体的工程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要着重考虑和具体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因素,严格贯彻落实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相关技术,使整体的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提升,从根本上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施工和竣工。

参考文献:

[1] 魏静,刘兆楠,丁万峰.探究水利工程中大坝基础处理措施[J]. 科技资讯. 2016.3(06) :58-60

[2] 罗毅,张光科,刘超.浅议工程总承包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4.3(01) :54-56

[3] 李明,刘乾,胥斌,徐学东.水利水电工程招标评标模型研究与应用[J]. 人民黄河. 2014.6(05) :35-36

论文作者:李晓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  ;  ;  ;  ;  ;  ;  ;  

简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及其施工技术论文_李晓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