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论文_李培

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论文_李培

(郑煤集团供电分公司 河南郑州 45237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对电力能源的消耗与依赖程度不断提升,电气自动化水平也相应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普及电气自动化模式应用势在必行,在供配电系统中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它极大地集合了传统技术的优点和特点,不但能够全方位地提升供配电的自动化程度,较大幅度地降低供配电系统中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同时还指引着供配电系统朝着更加高效、稳定、安全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

引言

供配电系统的传统运行模式逐渐不适用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智能电网以其所具有的运行可靠性、电能质量高与管理智能化等特点,逐渐成为了我国电力工程的主要建设项目。在智能电网的建设阶段以及运行过程中,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应用的意义

电力资源已经成为全社会乃至全球经济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在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能的稳定供给提出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因此电力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才能满足人民对电力资源的高标准要求,在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助力,它有效地将电气工程技术与自动化应用进行结合,随着它的广泛运用,很好地保障了电力供配电环节的安全和稳定,同时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革新,也为电力供配电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由于电气自动化本身具有的高技术性和高稳定性,它的广泛应用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极大地降低供配电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工操作风险问题,保障整个过程的安全稳定。

作为我国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的动力来源的电网配电设施,对安全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我国的供配电系统发展还不够平衡,中东部大城市密集区的供配电系统已经相对稳定,但偏远贫困地区的供电系统还相对较为落后,大的雨雪雷电之后还偶有店面积停电的现象发生,这种情况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这些地区的供配电网络和技术较为落后,再加上供配电管理模式相对较为落后,加之供配电设备年久失修,一遇恶劣条件极易发生大面积停电现象,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和居民的生产生活。

二、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1.检测功能

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质量检测层面中的主要应用作用有:对供配电系统电气设备运行参数进行检测,对电压、电流的波动范围进行检测等。不但实现了根据供配电系统的实际运行要求来智能调节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还在供配电系统出现电力故障时,向管理人员进行故障报警,并在第一时间切断供配电系统的故障元器件与其他运行状况良好的元器件之间的联系。其次,在供配电系统传统运行模式下,运行故障频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相关管理人员与管理部门并未构建完善的

2.实现智能化管理

在供配电系统传统运行模式下,运行故障频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相关管理人员与管理部门并未构建完善的运行故障数据分析与数据记录工作,没有充分汲取各类型系统运行故障问题的经验。而随着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在供配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对设备故障出现时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范围、应急措施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进行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并将其分析结果与系统运行故障的主要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储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电气设备的运行、维修保养与质量检测,对供配电系统的管理体系都有着更准确的把把握,而这也使得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供配电系统管理体系的完善与管理水平的提升。例如,随着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我国供配电系统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开展了精细化管理改革工作,构建起了明确、科学且完备的管理体系,并将其具体管理职责范围精确至小组、个人,显著提升了供配电系统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保证网络安全性

电力系统日常安全防护中,需根据数据网络信息进行电气系统数据网络技术体制的制定,需严格遵循安全制度要求,并根据网络规模和服务对象进行安全等级的设定。电力调度数据网规模和服务对象固定的情况下,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在通道层面进行电力调度数据专网建设,使供配电系统网络与生产系统网络等其他网络隔离,以提高网络安全性。实际供配电系统运行中,将产生大量数据,可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智能分类,使网络数据处理速度加快,并使数据应用范围扩大

4.系统自动化控制

供配电系统能否维持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各种电力设备能否正常工作。应用电气自动化进行系统自动化控制,能改良系统运行状态,为系统正常供电提供保障。实际供配电系统运行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外界气压变化、温湿度变化及电磁场等。系统具有一定特殊性和精密性,一旦受到外界影响将导致系统运行稳定性被破坏。过去只能进行就近设备的操作控制,且存在人员技术不熟练等问题,容易导致系统操作出现问题。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突破以往操作弊端,借助远程操作设备进行供配电系统运行控制,能配合电力人员进行检测结果的处理,实现系统准确操控,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此外,可采用双层以太网结构实现系统监控。针对电动隔离和断路器等装置,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实现远程控制。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提供的操作权限等级管理功能,人员通过输入正确的监控口令,可对供配电系统自动化装置进行控制。

5.系统自动化保护

供配电系统需完成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加强系统保护管理,避免因装置误动或拒动造成系统运行可靠性的降低。传统继电保护采用人工操作方式,容易出现错误,导致信息处理精准度降低,影响系统运行。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实现继电保护自动化管理,保证了系统运行安全性。实际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需完成继电保护自动控制装置的配备,以便及时发现系统故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系统出现停电或数据传输问题。结合供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自动控制需求,可采用微机保护测控装置,能进行系统开关设备、跳闸电流及累计分断流等方面的诊断管理,提供方向性无功过载保护、发热过载保护及相电流保护等。利用 RS485 接口,保护测控装置能实现网络通信,对系统电流、电压及频率等参数进行交换和处理,加强了系统继电保护管理。由于系统采用分散式测控保护装置,能按照功能和配出类型等进行各种继电保护控制功能的划分,在各开关柜中完成不同功能单元的安装,所以能为供配电系统提供分散化保护功能,有效提高了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性

三、结 论

综上所述,电气系统的运行水平与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息息相关,而不断地提高电气自动化程度是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因此我们不仅要致力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更要积极探索其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方式,同时不断地扩大使用范围,唯有如此,供配电系统运行才能实现安全、高效、稳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育波.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分析 [J].科技视界,2017(24):135-136.

[2] 刘育玮.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 [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5):132.

[3] 周建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53,236.

[4] 王颖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论文作者:李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论文_李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