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兰瑜

浅谈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兰瑜

南宁市富申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市政公用工程是城市中的基础部分,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市民体验的好感度,也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对城市的归属感。市政公用项目是一类涉及金额巨大,涉及层面广,涉及内容多的工程项目。为了确保市政公用工程在日后的使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理想,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就应该对公用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的管理。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市政公用工程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囊括了我们常见的给水、排水、交通、环卫、防灾等一系列工程。市政公用工程一般都是关系到民生的实用型工程,可以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工程。通过对市政工程管理,能够大大优化城市资源规划,制定针对性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优化城市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其中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内容包含成本问题,质量问题,工期进度问题等。科学对市政公用工程项目进行管理,能够促进企业自觉对资源进行高效分配利用工作,增加企业内部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为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为市民生活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

一、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工程质量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市政公用工程中,质量控制也是关键的管理工作。由于市政公用工程涉及面积大,层面广,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市政公用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通常具有隐蔽性,这种隐蔽性为后期的验收带来不少的麻烦,常见的问题存在于材料,施工环节,施工工艺,验收测试不规范等。

比如说常见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不按规范,不按要求进行支撑板布置,出现因基坑塌方造成人员伤亡。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区域性开挖深度不一致,开挖程度随意不合格。基坑排水工作没有到位,出现了基坑明显积水等现象。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常常出现有以次充好,以旧充新,以问题品充合格品等现象。在钢筋采购中,出现有强度不够,质量不足,外表生锈等明显质量问题。

市政公用工程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是施工人员素质普遍不达标,学历低,专业知识水平不足。第二是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不完整,在施工过程中操作有明显的随意性,因为没有具体的规范可依,造成施工的质量参差不齐。同时因为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和惩罚机制,无法对违法违规操作的人员进行有震慑力的惩罚,导致存在一些风险。第三项目管理负责人自身专业性,技能素质水平不高,无法胜任工程管理工作。

(二)市政公用工程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

工程能够提前完结交付,对于业主方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因为施工队过于注重项目工期,往往会导致项目质量下降。在市政公用工程中,出现工期提前完结,工期延后的现象都比较普遍。因为没有明确的规范对市政工程施工的工期做出标准和规范,往往出现市政工程建设进度跟不上城市建设的进度,而拖慢城市建设的进程。

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也有不少承包商为了节省成本,加快项目的建设。虽然工程交付的时间缩短了,但是质量却达不到预期的合格标准。市政公用工程工期得不到规范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还有一方面取决于市政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市政工程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低下,专业素质不足,责任心不强,工期意识落后等都是造成市政工程工期不规范的重要原因。

(三)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监督机制不完善

由于市政工程监督制度不完善,出现了一个监督人员身兼多职的情况。有些兼职人员既是施工作业人员,又是监督人员。有些监督人员既是建筑商,又是裁判者。这就导致了监督人员在执行监督工作的时候有失公允,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贪污腐败,违规操作等行为。

二、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应该从四个主要的方面入手。材料质量控制体系。材料是影响工程质量的最直接因素,所以在市政工程管理过程中,应该积极对材料采购、材料入场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工程现场不会出现有问题的,不合格的,没有力学检验报告的施工耗材进入施工现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在材料入场后主动对材料进行抽检,观察材料表面是否出现生锈、脱皮、蜂窝、露骨、裂缝等现象,如果有发现材料进场出现问题,应该立刻找出问题根源,惩治相关人员。

施工人员素质控制体系。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的专业性也是直接决定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和成本的关键要素。在聘用施工人员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主动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考核,对于一些技术型人员,应该检查其是否具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是否符合国家技术型人才从业资格。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到工地上督查和观看,观看施工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出现偷懒,玩忽职守,偷工减料等情况。

施工工艺控制流程。在这个流程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比较多,所以项目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之前应该对自己进行深造,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施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施工器械质量控制流程。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大型设备肯定不在少数,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对这些设备进行合理配置,合理调度项目中涉及到的机械设备,让其充分发挥闲置价值。

(二)制定明确完善的项目内容和进度管理体系

明确市政公用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将合理分配项目工作进度,合理利用现有政府资源,项目工作按步骤分解等一系列实用的、高效的管理方法纳入市政公共项目管理内容中。

作为市政工程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主动了解各类工程的基础资料,对工程进行实地环境调查,对工程的进度应该做到心中有数。通过绘制工作步骤分解网络图,制作电子关键路径等方式来对项目进行资源时间优化,达到减少工程建设成本,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等目标。对于公用工程中的重点工程,市政工程管理人员应该优先分配工作资源,以确保关键性的工程如期进行。

(三)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

一个完整而完善的监督机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的自我监督,自我检查,另外一个是第三方机构的监督和检查。

内部的自我监督应该成立独立于施工部门,财务部门,合同部门,经理部之外的监督机构,确保监督机构不在施工部门,财务部门,经理部的管核范围内。监督机构直属市政工程最高领导人的直接领导,市政工程最高领导人给予监督部门绝对的权利,确保监督工作中不受到其他施工部门的阻挠和干扰。

设立第三方监督机构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内部监督部门工作的公正性,减少内部监督部门因为权利过大而导致的各类腐败问题的发生。第三方监督机构可以由社会公众媒体,当地的质检部门,建筑管理部门等部分组成,第三方监督机构的组成必须具有专业性和独立性。

(四)建立完善的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市政项目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完善的项目核算管理,导致市政项目工程造价,工程核算方面的工作混乱不堪。由于市政项目管理上没有对项目核算做出明确的规定,导致一个项目中多套核算机制同时运行。不但造成了造价与核算上的矛盾,还大大降低了施工的工作的效率和积极性。

市政项目管理应该大力完善项目造价核算管理工作,从材料采购、工人聘请、机械机场费、使用费、保养费等方面入手,对工程造价和核算工作作出完整的工作章程制定。在市政公共项目管理工作中加强对项目造价的预算,一来可以减少建筑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铺张浪费,不节俭等陋习,还能够进一步合理利用政府现有资源来进行更长远的规范。

结束语

想要提高市政公共项目管理水平,除了对市政管理工作内容,市政项目管理体系做出完善外,还应该对施工体系进行文明整改,开发出一套完善的市政项目资料管理体制,为日后的升级改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冬冬. 市政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

[2]陈方. 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3]刘滨. 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论文作者:兰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浅谈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兰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