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丽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中心学校 741022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和提出,许多学校和教师认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应该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该主动的配合改革找到创新的教学方法,将多元化教学方法与小学语文有效结合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从而创建一个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本文简要地介绍几个有关多元化教学的策略,简单的介绍了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的意义,希望提出的策略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更好的使用多元化教学法在课堂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元化;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196-01
在新课标的改革后,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已经成为了重点的教学方式,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课堂上的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主体。另外课堂的学习效率和良好氛围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适合学生课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转变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以上的这些方式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该如何具体的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实现高效课堂呢?
1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课程
在开始上课以前,教师要提前做好课前准备等,一堂优秀的课堂,与教师提前精心准备的备课方案是离不开的。教师在进行备课时,首先需要精神准备课本中的内容,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且体会并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要巧妙地根据课堂情况改变教学顺序,教师要将课堂中的每一分钟的时间合理、科学的使用起来,课堂上要连贯的教学,保证一个完整的课堂。只有做到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课程才能够让学生有一个良好学习语文的基础环境。
2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学习热情
教师灌输式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会对语文产生讨厌的心理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快速的理解掌握知识而导致的。这样会造成课堂气氛严肃,学生也不能够在课堂上接受到最好的教学内容。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目前素质教育被学校、老师以及家长越来越重视,教师应该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由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有趣,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减少压力,让学生能够使用更短的时间、最少的压力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当课堂气氛变得更加的自由、轻松,而不再是传统的老师讲课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模式,这样才可以不断地提升同学学习的热情。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应该主动发问,参加到讲课中。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分成小组形式,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预习,和小组成员进行积极的讨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设置课堂悬念,激发求知欲望
疑问是学生在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上起着关键作用的重要因素,疑问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思维,还能激发学生对问题有着更深入的探索和挖掘。小学生目前的求知欲普遍较强,所以适当的在课堂上设置与教材内容中有关的悬念,在一定程度上,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设置课堂悬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力,这也是学生进行思考的前提和深入研究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正确引导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还应该设置一个精心的开场白,做到先引起学生对课堂知识感兴趣的目的,让学生被课堂教学所吸引,从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才会跟着老师的教学思维一起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开始以前,根据今天所学的课文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适当的抛出一个有关的语文知识,学生便会产生很多想法,并从强烈的好奇心中紧跟课堂的教学步伐。
4利用现代手段,实现高效课堂
一些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在学习上也比较困难呢,就会对语文产生厌烦、枯燥的心理,因为语文是需要理解能力较强的小学课程。随着目前现代科技在我们生活中广泛的使用,各种新型设备也被运用到课堂中,其中多媒体教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并且可以看得出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中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想使课堂变得活跃,就应该不断改变并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可以适当的利用现代的手段,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播放PPT的教学内容或有关视频等,来弥补课文中学生很难理解抽象的画面和语言的遗憾,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时,文章有些优美的画面是通过讲解感受不到的,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课堂上的效率。
5建立和谐关系,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与学生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对构建高效课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目前,小学生的年龄和生活阅历还是非常缺乏的,求知欲还处于一个比较活跃的时期,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着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教导,让学生减少与教师之间的隔阂,渐渐地学生可能还会对其他学科产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思考的过程中,思考的时候不仅需要智力因素还要有非智力因素,思考时以上两者的作用都是互相结合的,所以思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而兴趣是刺激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过程的重要因素,学生要有了兴趣且投身其中,就能更好的对语文产生兴趣且投入思考并感受到快乐。兴趣的结合和培养的好处也不少,比如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展,让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到有效的提升,让学生产生思考的动力。
总结:小学语文是初级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语文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构建高效课堂是教学中的要求和目标是目前新课标改革下重点改革内容之一,在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可以加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吴培利.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1):95-96.
[2]姚金娟,韦雪艳.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孝道观及孝育方式——以苏教版为例[J].教育探索,2016,(5):42-45.
[3]袁志锋.实施多元化导入策略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新课程?小学,2016,(5):12
论文作者:马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课堂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高效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语文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