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视角下的中国新闻改革:传统媒体“两会报道”与“两会博客”的比较_两会论文

传播技术视野下的中国新闻改革——传统媒体中的“两会报道”与“两会博客”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会论文,传统媒体论文,中国新闻论文,视野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世纪下半叶,传播技术的发展、应用及推广,急剧地改变了人类传播活动的各个层面,人类社会生活的诸领域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制度的几乎所有层面都被触及(Pavlik,1996:315)。麦克鲁汉(McLuhan,1964)甚至认定, 真正支配人类历史文明的,是传播技术本身,而不是它的内容,每一种媒介(传播技术)都是“人体的延伸”,不仅重塑了人类的感官能力,而且引发了社会组织的巨变。

21世纪的今天,传播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当“博客”、“播客”这类技术性色彩鲜明的词汇逐渐成为时代的流行用语时,不仅彰显了传播技术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活力,而且某种程度上似乎也证明了一些学者对传播技术的预言。

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是,传播技术的进步对与它关系最为密切的那个领域——新闻领域是否有影响?如果有,这些影响究竟有多大?它们又是以何种方式呈现的?

中国新闻改革自提上议事日程以来,一直是一个令管理者、从业者和研究者备感焦虑的问题。在近二十年的改革历程中,充满了无数艰辛、困难与曲折,不少人为之殚精竭虑,苦苦探索,付出了人生的梦想与激情。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目前仍存在着三大难点:“一是新闻体制,第二是时政报道,第三个是党报”(李良荣,2004)。这三大难点虽然各自表征不同,但事实上紧密相关。一个环节的波动必然引起另两个环节发生连锁反应。因此,本论文选取“时政报道”作为切入点来探讨中国新闻改革问题。

“时政报道”在我国新闻改革事业中意义重大,“时政报道不突破,我们国家的新闻改革难言成功”(李良荣,2004)。以往对“时政报道”改革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报道的内容题材方面。如1980年代的经济报道被视为“时政报道的突破口”;1990年代的娱乐新闻和财经新闻则是新闻改革浪潮中的两块试金石;当前时政报道的闪光点是民生新闻和国际新闻的异军突起(李良荣,2004)。本文期望通过改变关注的视角,从传播内容转向传播技术,探讨时政报道是否会产生新的突破点,并由此观照整个中国新闻改革事业进程。

本文之所以选择“两会报道”为个案,是因为会议报道在时政报道中举足轻重,上至国家领导,下至普通百姓,更不用说广大新闻从业者,都十分重视这个话题。“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头戏。关于“两会”的报道历来是传统媒体一统天下,但2006年两会期间,出现了“两会博客”这一由传播技术引领的新事物,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的两会报道模式。本文通过内容分析对比的方法,论述传播新科技的发展对中国时政新闻报道的影响,进而探讨这些影响对中国新闻改革事业产生的可能推动力。

一、博客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博客起源于美国, 其英文名称是“Blog”或者“Weblog ”, 专指人时为Blogger,即那些拥有blog网站或者在blog上写作的人,它“代表着‘新闻媒体3.0’”(Dan Gillmor,2001)。博客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的人对其内涵有不同的理解,目前学术界尚未有定论。但是,毫无疑问,博客与网络技术、信息传播,尤其是言论信息传播密切相关。《华尔街日报》记者佩姬·努南(Peggy Noonan)曾说:“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方兴东、孙坚华,2002)

从世界范围看,自博客诞生八年以来,它在新闻传播领域逐渐显现出了如下一些特性:

1.在重大时政事件中,博客日渐显示出传统媒体难以取代的威力和作用,并越来越为公众接受和认可。

早在1998年,博客德拉吉就因第一个报道克林顿的绯闻而享誉世界。其博客网站也因此成为全球闻名的新闻媒体。在2001年的“9.11”事件中,博客再次大显身手。当时美国几乎所有的主要传统媒体网站都因访问量过大而近乎瘫痪,更加传统的电视媒体内容则被许多人认为不够深入和全面,而博客网站Slashdot、Scripting News上则出现了从目击者的亲笔描述到访客渴望得到朋友和亲属状况的请求。全球最大的Blog服务提供网站www.blogger.com上一时出现了上百个报道“9.11”的个人站点,发布了无数业余照片、录像和现场录音,远远快过和胜过专业记者的作品。它甚至成为了传统媒体站点的消息来源。印度洋海啸期间,博客已成为许多人观测事件动态,与外界进行沟通联络的传播工具(陆宏兵,2002)。据新华社报道,在2004年的这次灾难中,很多人了解海啸最新情况的渠道并不是传统媒体,而是博客。印度人彼得·格里芬组织志愿者创建的“东南亚海啸博客”,在那一时期成为全球访问者最多的网页之一,到2004年12月31日,短短一周内这个网页的点击次数已超过39.5万次。同时,据美国媒体报道,至少有50名各国旅游者是通过网络找到的(南方网,2005)。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受众在寻求与接受信息时开始求助于博客这一网络新技术。

2.博客作为揭露事实真相、监督媒介公信度的利器,开始挑战传统媒体的地位。

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报道伊拉克战争的500 多名随军记者成了丧失中立性和公信力的反面教材,而萨利姆·帕克斯(Salam Pax)的战争博客却受到极大关注。他的博客记录了战火之下、围城之中的巴格达最真实的生活,从西红柿价格到炸弹的威力,他从巴格达向世界各地发送的新闻报道,比CNN、 半岛的报道更加鲜活有力,吸引各大媒体竞相引用。同年6月,著名的学院派博客金·罗曼斯科(Jim Romensesko)率先在其网站上揭露《纽约时报》记者系列造假案——“布莱尔丑闻”,使《纽约时报》这个百年大报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2004年9月,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主持人丹·拉瑟在节目里引述来源可疑的文件质疑布什的兵役记录,受到一位博客的质疑,数百人迅速跟帖。数天后他为自己的错误报道在电视上道歉,并被迫辞职。可见,博客在监督传统媒体公信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有效地建立起了自身的公信度。

3.政治博客的功能突显。

2005年8月,《美国博客研究报告》通过观测400个访问量最大的博客发现,在美国,政治博客最流行。英国大选期间,博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管是候选人、记者还是政治评论家都开始利用博客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布莱尔首相每周都会在工党的网站上发表一篇竞选活动日记。伊朗的高层政治人物,例如前总统哈塔米、前副总统阿布塔希等也开设有自己的政治博客。对于大选后全面失利的伊朗改革派来说,如何开辟新的阵地继续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成为日益迫切的需要,博客则似乎让他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空间。

博客记者,尤其是政治博客记者逐渐赢得了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合法地位。2004年美国大选期间,博客记者持有记者证,正式参与报道美国总统大选。2005年3月,美国博客写手Garrett M Graft被批准参加了白宫新闻发布会, 由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允许参加白宫新闻发布会的博客写手。据《纽约时报》2006年5月26日报道,加利福尼亚上诉法院做出裁决,网上信息发布者和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一样,受到保密法律的保护。也就是说,博客和论坛的“楼主”和记者一样受到法律保护。

国外博客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国内博客的成长。在中国,第一次将博客概念推向大众的是2003年的“木子美事件”,紧接其后的“芙蓉姐姐”、“天仙妹妹”也利用个人博客一举成名。2006年,新浪开设的“名人博客”以及一些“精英博客”更是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新闻热点,着实令一些传统媒体眼红。这也应该是促发“两会博客”出现的一个重要契机。

2006年两会期间,国内首次出现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博客,以及采访两会的记者和主持人的博客。这标志着中国博客开始涉足政治和新闻领域。“两会博客”① 开通后,引起了国内民众及海外媒体的广泛注意。重庆市全国人大代表程贻举的博客从2月27日晚上9点正式开通到28日下午6点为止,点击量已达1421人次(《重庆晨报》,2006)。人民网两会博客一出现,就受到了网友的热情欢迎和媒体的关注,开通不到一天,就已发表文章250多篇,网民评论400多条,页面访问量突破10万。(吴明,2006)

综上所述,分析建立在传播新技术基础之上的两会博客,进而思索中国新闻改革话题是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能性的。

二、两会博客与传统媒体两会报道的内容比较

本文选取2006年3月3日至3月14 日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的两会博客和传统媒体的两会报道为研究对象。其中传统媒体的代表是《人民日报》和《新民晚报》。考虑到报纸出版的时间因素,本文对《人民日报》文本的选取比《新民晚报》多一天。《人民日报》和《新民晚报》均属党报系统,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两会报道是这类报刊肩负的重要职责。不同的是,《人民日报》是一份全国性大报,是同类报纸中最具权威性的,其主要受众群体为社会上层精英②,而《新民晚报》作为一份地方性小报,以普通市民为主要受众对象,在党报系统中的晚报系列中历史悠久、地位较高③。由于条件限制,本文没能同时选择一家电视台和电台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但由于中国政府对“喉舌”媒体的管理,尤其是重大会议报道的要求大同小异,且目前中国博客视听两方面的功能尚未展开,绝大多数博客只有文字和图片,与报纸媒体的可比性更强。因此,选择这两份报纸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既能够基本涵盖传统媒体两会报道的特性,又能够较好实现研究目的。

本文按照代表委员博客和记者主持人博客类型的划分,共选取了11个两会博客。这些博客都是通过“人民网”和“搜狐网”开设的。之所以要在门户网站开设的博客中选择两会博客,是因为这些博客通过门户网站的宣传和推广,知名度比较高,访问量和留言数也比较高。在代表委员博客一类中,本文选择了三位政协委员(赵丽宏、张晓梅、肖锋)和三位人大代表(叶青、周洪宇、张群英)的博客。而在记者主持人一类中,本文选择了四位电视主持人(王小丫、柴静、撒贝宁、元元)和一位记者(《人民日报》记者陈家兴)的博客。尽管两会博客的总体数量不止这些,而且也没有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选取样本,但本文所选取的这些“两会博客”是网络上最易搜索和访问到的,同时内容也比较充分,有进行对比分析的价值。在选取的时间上,由于博客写作没有固定性,所以只选取3月3日至3月14 日这一时间段内上述两会博客发表的言论。

1.两会博客与传统媒体的两会报道在文字内容方面的比较:

通过以上两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关于两会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会议本身(37.9%)和会议讨论的热点问题(58.1%)两个方面,其中后者所获得的关注度更多。两会博客的内容分布重心主要集中在个人工作汇报(37.2%)和个人感想随笔(29.7%)两个方面,占所有内容的66.9%。这充分体现出了博客个人化的特点。两会博客的个人身份意义比较突出,无论是代表委员,还是记者主持人,都把博客看成是展示自己形象的一个平台。作为公众人物,他们均用实名的方式使用博客。

会议进程在传统媒体的两会报道和“两会博客”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是,很显然,博客在这方面的关注度(13.1%)要远远低于传统媒体(37.9%)。并且,在报道方式上两者也存在着差别。传统媒体对两会的报道遵循一定的模式和惯例,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开头往往是介绍两会严肃庄重的气氛,然后大量罗列参加会议领导人的名字,当然,这样的罗列必须严格按照领导人的身份地位来排序,最后则以恭贺喜庆的语言结尾。文中的词汇,如“华灯璀璨”、“喜气洋洋”等都是程式化的,在传统媒体的会议报道中屡见不鲜。两会博客对会议进程的报道,程式化的描写很少,仅仅一笔带过,大部分内容是个人亲身经历的记录和切身感受的抒发。虽然也罗列出席者的名字,但不按规则排序。譬如3月3日政协委员张晓梅的博客记录:

今天两会开幕了,我们妇联组的女委员好多人一年都没有见面,今天见面觉得特别亲切,有敬一丹、李棱、万山红、还有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副检察长胡克惠、全国妇联副主席莫文秀,还有好朋友郑明明、女作家叶文玲等等。一车人热热闹闹,我发现,四年了这些女人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风采神色依旧。

我们这个妇联组跨的行业是最丰富的,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有女部长,也有女作家、还有全国著名的专家、律师、明星、名人,这让每次大家聚在一起都能长很多见识。

今天挺不幸的,一下车进会场前,就被很多记者拦住了,滔滔不绝地询问提案和美容行业管理的问题,看得出来美容业越来越受关注了。结果,耽误了进场的时间,当我匆匆忙忙“逃离”记者跑到会场入口的时候,我听见已经宣布了大会开幕了。我坐在11排24号,是中间很靠前的位置,靠前的几乎能够看得见锦涛书记、家宝总理每个细微的表情,这时候如果再冲向那个座位一定会引起全场注目了。我非常紧张,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时一个工作人员走到我身边,对我说“我带你找一个边上的座位吧”。我心存感激地跟着她,一边走一边她笑着对我说:“我听过你的讲座,你讲得真好。”我忽然想起,我在政协机关讲过课,那她一定是政协单位的人了。这时我觉得好亲切、好感动。如果进不了场,那可真是太大的失误了。

可见,她给受众展示的是一个带有生活气息的两会,语气平等亲切,具有人性化色彩。

此外,我们不难发现,传统媒体十分注重对两会提及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占到了全部内容的一半以上(58.1%)。而且,报纸在此过程中展开了议程设置功能,通过大量篇幅,让受众感觉到某个议题的重要性。譬如“建设新农村”这一两会首要议题,在《人民日报》和《新民晚报》热点问题的讨论中均居首位。但是在两会博客中,笔者也曾经试图根据这些热点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却难以实行。这些议题零散地分布在博客内容的方方面面,热点是根据博客的个人身份和受众而定的。如来自教育界的博客就偏好教育方面的问题。

就言论性质而言,传统媒体的正面报道占有绝对优势(65.9%),其次是中性报道(29.7%),最后是负面报道(4.3%)。博客的正面言论却排在最后面(6.9%),占有明显优势的是中性报道(80.6%),负面言论的内容居中间位置(12.4%),相比于传统媒体,比例有所上升。

2.两会博客与传统媒体的两会报道在图片内容方面的比较:

图片与文字一样,也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试通过下表来分析两会博客和传统媒体的两会报道在这方面的差异:

不难看出,传统媒体的图片内容主要为基层委员代表(55.2%)和领导人(31.8%)。考虑到这里领导人概念的内涵主要指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而基层委员代表在现实构成中事实上多为各地方党政军和企事业各方面的领导,所以,如果从一般意义上理解领导内涵,传统媒体的图片内容其实多为党政军各方面的领导人,而且以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为主。群众所占比例很少,仅为10.4%。并且,图片中的领导人物动作绝大多数均在发言或是端坐会场中,没有背景和情节,采用的拍摄角度通常也以正面仰拍为主。这些照片透露出来的信息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两会。

并非每一个两会博客都上传了图片,相对而言,记者、主持人较为积极使用图片作为表达方式。在笔者所收集到的图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博客自己的图片(55.8%),其次是有关采访对象的图片(22.5%),其他方面则比较杂,有开会交谈场景、会议途中景色等等,但没有出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图片。

3.声音的比较:

声音也是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表现在传统媒体中,就是报道引用了谁的话语,它站在谁的角度、谁的立场说话,给谁话语权,而且在给予过程中,我们基本看不到关于这些话语的反馈。也就是说,沉默的大多数在这些声音发出的同时,被抹平忽略了,甚至已经被“代表”了;表现在博客中,因为博客发声的匿名性,我们无法观察到发言的主体,但由于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大特性——互动性,网友可以及时对博客内容进行评论,我们由此可以分辨出发声的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了网友的态度,事实上也是博客内容的一种表达方式。

以上两表显示,传统媒体中发声的主要是领导(含高层领导和基层领导),群众的声音很小。统计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民晚报》甚至没有出现群众的声音。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倾向是相当明显的,它的思想立场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传播过程,而且基本没有反馈环节。

两会博客的声音除了博客本人(基本用第一人称,主观色彩强烈)以外;更多的是浏览者的声音,也就是浏览者(网友)留下来的言论反馈。这些声音的表现形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就是网友评论;另一种是间接的,网友虽然没有留下评论,但是只要他(她)看过了文章,这篇文章的点击数就会增加。这样我们通过点击数就能知道每篇文章阅读的人数,从而也能了解到哪些文章受欢迎,哪些热点问题关注的人多。

三、传播技术视角审视下的中国新闻改革

传播科技在中国的推广与应用,给中国新闻传播模式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有值得欣喜欢呼的一面,但至少从目前来看,远不如人们意想中的那么丰富乐观,许多优势与障碍是同时并存的,并且有些缺陷短期内是技术无法解决的。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传播技术在打破传统媒体在外来(主要是境外)信息的把关方面有重大影响力(郝晓鸣、李展,2003),但在国内信息生产方面的冲击力不足,没有形成变革性力量,相反,在信息生产过程中表现出内在自我自觉审查的倾向,即传统媒体信息生产逻辑潜在地渗入到了新媒体的信息生产过程中。

以图片报道为例。博客的个人性使其图片内容丰富而富有个性,尤其是与传统媒体刻板僵硬的图片表达方式相比,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但是,某些关键部分的突围却是令人失望的。我们不难设想,借助数码手机、照相机等新技术,代表委员博客完全有可能从不同角度拍摄到高层领导的照片,这样的照片无疑能够增强网站的点击率,但很遗憾,在笔者搜索到的所有两会博客中,没有一张这样的照片。这存在着两方面的可能,一是网站编辑进行了删除,另一方面是博客个人的自觉行为。这两种可能不难证实。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物价局副局长蔡玲在人民网开通博客之前曾有一些犹豫:“我担心有人乱贴帖子。”对此,人民网两会博客的负责人张爱敬表示,“对于粗话以及涉及个人而又难以核实的举报,我们采取了删除的做法。”(李杨,2006)这段对话内容的具体指涉对象虽然不是图片,但传者(博客本人和网站编辑)的心态表露得非常明显。中国可以迅速拥有与西方一样的“Blog”技术平台,但至少在看得到的时间内,不会出现德拉吉那样的“Blogger”个人。尽管由于传播技术的进步,博客相比于传统媒体, 报道中存在的把关环节减少了许多,但掌握了这些技术资源的博客个人表现出来的谨慎小心某种程度上并不亚于传统媒体中的个体传者。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对报道性质的处理。

在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的变化上,虽然传播技术发挥了明显作用,但离人们的期望仍然有不小的距离。应该承认,博客中以宣传为目的的正面报道大大削弱了,这表明它对传统媒体的宣传模式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可在对突破宣传口径的一致性方面的作用是较小的。两会博客大大减少了传统媒体两会正面报道的数量,可随之大量增长的不是负面报道,而是中性报道。从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而言(孙立平等,2004),从媒体作为社会的瞭望塔,偏好揭露性的新闻价值而言,这均不是正常反应。

2.尽管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向多元化发展,受众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已逐渐从被动的、消费者的角色转变为与媒介互动的、参与者的角色(姜孝慈,1997)。但在中国,这样的参与目前还难以体现为公民意识的觉醒,因此他们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是十分有限的。

不能否认,与传统媒体几乎完全忽略受众反馈相比,博客中的受众反馈明显增多,而且,理论上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及时的反馈,传者很难对这些反馈进行筛选和处理。这样,博客中的受众,可以凭借交互手段影响信息的存在和效果,实际参与信息的生产,这是传统媒体难以实现的。两会博客的内容,的确由于这一特性,出现了传统媒体时政报道中所不具备的种种革命性因素。

两会博客最多的是两方面内容,一是具体情况的反映(36.1%);一是表达不满、批判现实的(37.6%),两者所占比例高达73.7%。但在具体情况的反映中,很少有受众是从公民立场出发,为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而积极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献言献策,他们表达的多数是个人生活经历中出现的困难,希望得到两会博客的帮助,以赢得上层重视,从而促使困难的解决。这种状况与普通受众接近传统媒体的目的基本一致④。尽管或许一些个人困难带有社会普遍性因素,受到两会博客的重视后形成提案,从而产生现实政治影响,如政协委员赵丽宏3月7日的博客内容《再坚持一下——致乡村教师》就是根据一位网友的留言而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得到了许多网友的回应,3月30日,评论数已经达到214条。并且,这名网友的留言可能被反映到了中国高层领导那里,至少通过博客这一渠道,得到了中央高层领导的态度⑤。同时,一些记者也是通过某些代表委员的博客了解到他们的动态和想法后,进而提出采访要求,以推动中国政治变革的进程。但是,这毕竟是少数。考虑到中国网民数仅占人口的十四分之一,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城市,至于已有网民中有多少人意识到技术是一个可以用来参与政治生活的工具更是值得怀疑。研究者考察美国的网络使用情况后认为,“政治领域和公众之间的鸿沟并没有减退,政治生活中的参与方式仍旧没变”(Bentivega,2002)。

此外,在37.6%批判现实的声音中,34%的声音明显是个人主观情绪的发泄,类似“扯淡”、“太黑了”之类的漫骂性词汇使用频率较高,政治生活领域要求的理性探讨分析、冷静平等讨论的精神十分缺乏。这说明,要使中国网民实现公民角色的转变,仍需时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媒介素养的提高是一项关键而又艰巨的任务。

3.传播技术与民主。

传播学者McQuail(2005)曾总结说,新电子媒介得到人们,尤其是研究者们的热情赞扬,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被当作了一种能规避压制性的“自上而下”的大众民主政治的可能方式。中国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实行新闻改革以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就一直是其核心价值追求。博客作为网络技术的一项新内容,它在中国的表现或多或少同样体现了Bentivega(2002)总结出的网络对民主政治的六大益处。即:与单向流动相对的互动性;纵横两方面共同呈现的传播形式,促进了平等;非居间化,即新闻业作为调停公民与政治家之间关系的角色逐渐减弱;发送者与接受者的低成本;扩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介;没有边界。这些优势的确曾经推动了中国新闻传播政策的改进、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而且在这次两会博客中也有鲜明体现:譬如博客报道成为专业媒体报道的延续和补充。有些博客网站专门将各大专业媒体的报道汇总后制成链接群,这是对专业媒体报道的再度整合,在主题延展上自然更进一筹。有些在专业媒体上未予充分展开的话题,又在博客网站上作为专题持续性讨论。传统媒体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对某一题材没有计划地一直讨论下去。而博客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可以就某些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并且,博客的出现的确削弱了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在传统媒体的世界里,编辑和主编决定谁写的内容可以发表,什么时候发表,权力极大,而在博客世界里,理论上每一位博客都是自己的主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写什么内容,用何种形式公布,而公布内容的时间快得就如同闪电。因此,有研究者十分乐观地说:“两会博客的出现给新闻领域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博客不仅仅可以作为新闻的来源和提供者,也可以作为一种积极的参与政治的方式。它让原本高高在上的政治走向民间,走向草根。它不仅改变了博客的个人主义属性,而且增加了政治的公众化的特征,随着这种新媒介方式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这场悄然兴起的变革将会蔚为壮观。”(葛亮,2006)

尽管这样的论断有其合理之处,而且我们也很希望能够通过传播技术解决中国新闻改革所面临的重重困难。可惜,神话毕竟是神话,哪怕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神话也摆脱不了神话脱离现实的本质。而且,在复杂艰难的中国社会现实目前,过多的神话思维与想像可能造成问题已经解决、或即将解决的幻象,这对问题的最终合理解决反而是有害的。

传播技术对民主政治的推进作用在早期阶段可能成效显著,正如我们不能否认两会博客在沟通民意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一样,网络作为一种信息获取渠道和手段对中国上个世纪末的新闻改革还是有目共睹的。而且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改革的基础与条件。不过,通过我们的分析,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从而推动整个新闻事业改革与社会进步可能同样是重要的因素。

我们发现,除与两会相关的委员和媒体从业者外,基本没有其他网友专门就两会开设博客。这一方面是因为长期的会议报道模式使得普通人丧失了兴趣,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的政治参与热情不高。即使是已有的两会博客,其中一些也难免存在政治做秀的嫌疑。这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即使是在传播技术和政治民主更为发达的美国,这样的态势也表现得日渐明显。譬如Stormer-Galley(2000)发现,竞选活动的领导者并不真的希望与选民互动,因为那样做有风险,问题多多且烦人。他们使用网络,也仅仅是把它当作“商业信息片”。

令人欣喜的是,据报道,政协委员肖峰和省人大代表张群英正考虑在“浙江博客网”的协助下开设长久的个人博客,以便更多地收集信息,传达中央精神,促进上下交流。这或许才是传播技术的使用所期望达到的理想目标。

本文的研究无疑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新传播技术对中国新闻改革事业的影响只有当它在国内全面普及后才能充分显现出来,同时还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成果做支撑。我们只是希望,在传播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过程中,能够让它更合理有效地为中国新闻改革、社会进步事业服务。

注释:

① 本文中的“两会博客”,是指由一些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者是参与“两会”报道的记者、主持人等新闻工作者开设的,内容以两会为主题的博客。

② 考虑到解放后中国有官费订报的传统,《人民日报》则是这一传统的主要体现者。因此,可以设想,它的受众主要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和经理人员阶层,对应的基本是社会中上层人员。关于中国社会各阶层和经济地位的划分,可参阅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第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③ 关于《新民晚报》的历史地位与影响,可参阅赵超构《我们应当怎样办晚报》,《新民晚报》内部资料。

④ 想想中央电视台门前常年带着材料希望《焦点访谈》记者为他们伸冤的群众,还有中国百姓逐渐形成的有了困难、受了委屈找媒体的观念,不难理解新媒体的受众采取这种行为方式的原因。

⑤ 赵在这封信中说胡锦涛总书记对乡村教师的困难非常关心,听了四川一位政协委员的发言后,当场就表示要对乡村教师给予关心。

标签:;  ;  

通信技术视角下的中国新闻改革:传统媒体“两会报道”与“两会博客”的比较_两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