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放格局下的金融效率与金融风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格局论文,金融风险论文,效率论文,我国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开放格局下的金融效率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储蓄主体与投资主体分离的倾向日趋强化。一般而言,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三大部门中,居民是资金的盈余部门,即储蓄主体,而政府和企业则是资金的短绌部门,即投资主体。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应该是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储蓄是否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合理配置来衡量金融系统效率的高低。
(一)两缺口理论与金融效率
在开放的格局下考察一国的金融效率应着眼于利用外资与动员国内储蓄之间的关系。在发展经济学中,与此相关的理论有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斯特劳特1966年提出的“两缺口理论”。在对我国金融效率进行考察之前,我们首先对这一理论进行简要的回顾。
从宏观经济分析中,我们已知下列一个表现总收入等于总支出这一恒等概念的公式:Y=C+I+(X-M),式中Y为总收入,C为总消费,I为总投资,X和M分别表示出口和进口。上式通过整理可得:(Y-C)+M=I+X,而Y-C=S(国内总储蓄),于是S+M=I+X, 再移项得:I-S=M-X。等式左端表示投资与储蓄之差,如果I>S,则我们称I -S为“储蓄缺口”;右端表示进口与出口之差,如果M>X,则我们称M-X为“外汇缺口”。可以想见,这两个缺口相等是事后的相等,而在事前,投资、储蓄、进口和出口是独立地变动的,其结果,投资超出储蓄的数额不一定恰为进口超出出口的数额所抵补。为此,发展中国家必须作出调节。如果国内储蓄缺口大于外汇缺口,就必须削减投资或增加储蓄。相反,如果外汇缺口大于国内储蓄缺口,就必须削减进口或增加出口。事实上,这种依靠自身内部调节的回旋余地对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并不大。如果从缺口之外开辟财源,利用外资,则一笔外资可分别作用于两个缺口。例如,一笔外资以机器设备的形式进入发展中国家,则它一方面是进口,这笔进口不需出口来抵付;另一方面,它又是投资品,这宗投资品不需国内储蓄来提供。因此,一石二鸟,因加紧动员国内资源以满足投资需求和加紧动员国内资源以冲销进口而出现的两重压力,都可同时减轻。显然,资金缺口的存在使得利用外资成为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两缺口理论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国内储蓄能够完全转化为投资。这一假设在一国金融体系效率很高并且无国内储蓄外流的情况下完全可能成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一假设与现实不符。因此,当我们放开这一假设再来考察利用外资与动员国内储蓄的关系时,情况可能会相对复杂一些。事实上,我们可以把国内储蓄(S )分成二个部分:可以转化为国内投资的那一部分(S[,1] )与不能转化为国内投资的剩余部分(S[,2])。(1)当I>S时,国内储蓄即使全部转化为国内投资也不能满足投资需求,此时必须引进外资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2)当I<S且金融系统效率很高, 能随时将国内储蓄转化为国内投资以满足投资需求,即S[,1]=I时,此时无需引进外资。(3)当I<S但I>S[,1],即转化为投资的储蓄不能满足投资需求时, 仍需引进外资。造成这种表面资金充裕实际资金短缺现象的原因有二个:一是金融效率低下,无法使S[,1]=I;二是国内储蓄外流。
(二)国内金融效率与利用外资的关系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一国经济发展最终必须依靠国内资金,外资只能作为国内资金的补充,否则,一旦外资反客为主,将危及一国的经济安全。因此,一国应该在提高国内金融效率、充分挖掘国内资金潜力的基础上利用外资。这一点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国内储蓄是通过金融体系转化为投资的,在国内金融体系富有效率的情况下,国内储蓄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从而形成对国外储蓄的弱需求,这样在利用外资上就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真正引进“为我所用”的外资,促进国内经济增长,提高国内储蓄能力,这些新增的储蓄通过高效金融体系的转化,又能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如此这般,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反之,当国内金融体系处于一种低效率运行状态时,国内储蓄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从而形成对国外储蓄的强需求,结果必然导致不分良莠盲目引进外资,外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而且外资会替代国内储蓄,使之闲置,这又进一步强化了对外资的依赖,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二、对我国金融效率和金融风险的实证研究
(一)对我国开放以来两缺口的分析
表1 1979—1996 年我国两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的情况(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份 7980818283848586
国内投资I 1474 1590 1581 1760 2005 2469 3386 3846
国内储蓄S 1455 1575 1592 1851 2056 2470 2969 3591
I-S 1915
-11
-91
-51
-01
417
255
M X 3128
0.1
-56
-1740
449
416
外资 474747473963
149
251
年份 87888990919293 94
国内投资I 4322 5495 6095 6444 7517 9636 14998 19261
国内储蓄S 4334 5344 5910 6954 8135 9912 14319 19895
I-S-12
151
185 -510 -618 -276679
-634
M X144
288
244 -412 -428 -233701
-462
外资315
381
379
492
492 1059
2245
3742
年份
95 96
国内投资I 23877 26867
国内储蓄S 24876 28327
I-S-999 -1460
M X
-1403 -1019
外资4019 4554
注:①国内储蓄=国内总支出-国内总消费。②外资为实际利用额,以当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换算得出,其中1980—1982年为平均数。③表中数额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计算得出。
对1979—1996年我国的两缺口情况作一个初步考察(见表1), 我们发现,可以将我国的两缺口情况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1979—1989年。在这一阶段内除经济低速增长的1981—1984年外,其余年份两缺口同时并存。从这一阶段起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时期。与此同时,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暴露出来,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两缺口的同时并存说明引进外资势在必行。1979—1989年间我国共实际利用外资578亿美元,年均利用外资52.5亿美元。 这一时期利用外资规模与储蓄缺口基本相适应,这说明此阶段外资弥补国内资金缺口作用明显。
2.第二阶段为1990年以来。这一阶段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时期,两缺口情况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变化。从1990年起,除1993年外,其余年份两缺口消失甚至转为盈余。那么导致我国两缺口消失的原因何在呢?首先,我们来看储蓄缺口。近年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向个人倾斜,这使得居民收入增长很快。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化,居民为应付就业风险、教育费用、住房和医疗支出的储蓄也随之增加。受上述两项因素的综合影响,城乡居民储蓄迅速增长。1992年全国城乡储蓄存款年末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545 亿元,仅两年之隔的1994年又突破2万亿大关,达到21519亿元。在储蓄增长快于投资增长的情况下,储蓄缺口萎缩甚至完全消失。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外汇缺口。在近年经济持续高增长之下,我国的外贸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1980年我国出口仅181亿美元, 而1995年我国的出口规模达到1510.6亿美元,占85.8%。这表明我国的出口创汇能力大大增强,外汇缺口缩小乃至消失。
与两缺口消失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利用外资规模迅速增长。1993年实际利用外资额高达389.60亿美元,1994年为432.13亿美元,1996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548.04亿美元,使我国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引资国。1990—1996年间,我国共计实际利用外资2261亿美元,占1979—1996年间全部利用外资额的79.65%,年均利用额为323亿美元。显然,外资的大规模流入替代了内资,使得国内储蓄闲置。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闲置的国内储蓄(S[,2])到哪儿去了呢?
(二)“迷失的资金”——S[,2]流向探寻
一方面是国内储蓄过剩,另一方面是外资大规模流入,这说明国内储蓄中肯定有一部分(S[,2])没有转化为国内投资, 显然这种现象是需要认真解释的。从理论上讲,S[,2] 的去向无非有三:一是以国内游资的形式存在,二是沉淀在国内金融机构之中,三是流到国外。李扬(1998)对这三种可能性进行了验证,并提出了“净损失假说”和“资本外流假说”。我们认为,这两种假说归根到底都说明了国内金融系统的效率低下。
1.净损失假说。我国国有银行资产质量不高已是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对于不良贷款各国有不同的定义,从严格意义上讲,凡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均属于不良贷款。按照这一定义,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公布的不良贷款率是25%。近年来国家银行存贷款净增额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见表2),从过去的大量贷差转变为目前的大量存差。 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可以归结为国家为抑制通货膨胀,对银行贷款实行了严格的规模控制。但如果考虑到国有银行中的大量不良贷款,那么我们可以认为,银行之所以惜贷是为了保持足够的现金以应付储户的提款。换句话说,有相当部分的S[,2] 被存放在国内金融机构的金库中以支撑那些可能永远不能归还的不良贷款,即不良贷款占用了国民储蓄,可视为国民财富的净损失。
2.资本外流假说。根据估算(李扬,1998),1992—1996年间我国资本外流的总规模达到了875.302亿美元之巨。也就是说,S[,2]的另外一部分正倘佯在国外的土地上。资本外流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第一,由于我国的银行业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同时又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很多人对我国银行缺乏足够的信心,倾向于将国内资产换成以美元等外币为面值的国外资产。第二,由于国内缺乏足够的金融避险工具,为了避免外汇风险,不少机构便利用跨国经营之便,将在国外取得的外汇收入留在境外。我们认为,上述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国内金融市场不完善,可以视为金融效率不高的一种表现。
表2国家银行存贷款净增额比较(1991—1996年)
(单位:亿元人民币)
项 目199119921993199419951996
存款总量①
14864.1 18891.1 23230.3 29331.9 38782.6 49593.6
存款净增额② 3219.2 4027.0 4339.2 6010.6 9450.7 10810.7
贷款总量③
18044.0 21615.0 26461.1 32289.4 39249.6 47434.7
贷款净增额④ 2877.4 3571.6 4845.5 5828.3 6960.2 8185.1
②-④=⑤
341.8
455.4 -506.3
273.3 2490.6 2625.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金融展望》(1997)的有关数额计算
(三)金融效率低下的原因探析
1.金融效率低下的直接原因:国有银行主导型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改革前,我国实行的是财政主导型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政府是最主要的储蓄主体和投资主体。政府集中了大部分国民储蓄并统一安排投资活动,企业不具有投资自主权,而居民也只是单纯的消费主体,储蓄与投资的职能主要由政府财政承担,从而形成了一种财政主导型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在这种机制下,银行只起一个出纳和记帐员的角色,既无盈利要求,也不承担风险。改革以来,随着放权让利的进行,国家财政集中和分配的资源大大减少,国民预算收入相当于GDP 的比例从1978年的31.2%下降到1985年的22.4%,再下降到1995年的10.7%。这样一来,除了少数国家重点项目以外,国家无力向国有企业注资,于是将国有企业的资金供应推给了国有银行,储蓄—投资转化机制转变为国有银行主导型。这种转变应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它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但是,就目前而言,国有银行主导型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从根本上说效率仍很低,这是由其特征所决定的:(1 )财政预算在生产和投资中的角色逐步淡化,国有银行成为国有企业资金的主要供给者(见表3),这就形成了国有企业对国有银行的刚性依赖。(2)长期以来由于政府与国有企业“隐含契约关系”的存在,使政府事实上对亏损的国有企业及其职工承担着一种“无限责任”,通过补贴等形式维持其生存,形成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改革并未使政府与国有企业间的“隐含契约”真正解除,大量的信贷资金在对国有企业信贷配给或补贴中“漏损”,形成大量不良贷款,配置效率十分低下。
表3 生产和投资中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的变化
(单位:亿元人民币)
1978
198019851990
1991
①预算拨款 581.6 552.32 747.27 831.40 949.05
②国家银行贷款增加额 186.70 374.70 1139.50 2707.10 2927.7
③=①/(①+②)(%)
75.7
58.938.123.524.5
④=②/(①+②)(%)
24.3
41.461.976.575.5
1992
1993199419951996
①预算拨款 898.85 1173.39 1131.37 1292.66 1327.74
②国家银行贷款增加额 3571.4 4845.6 5980.2 6952.3 8041.1
③=①/(①+②)(%)
20.119.515.915.714.2
④=②/(①+②)(%)
79.980.584.184.385.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 《中国金融展望(1997)》、《中国金融年鉴(1997)》等有关资料计算。
2.金融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低下。从增量投资看,每增加1亿元投资当年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六五”期间为3.2亿元;“七五”期间为2.2亿元;“八五”期间下降到不足2亿元。我们用国际上通用的投资系数(资本系数)来考核投资效益(就是用前一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额之比来衡量全社会投资效益),自1994年以来,这一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表明回报率越来越低;1994年是1.04,也就是说1元钱的投资,可使GDP增长约1 元钱;到了1996年,这一比率已成了1.92元,也就是大约两元钱投入才能得到1元钱。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 国有企业未建立起科学的产权结构,没有形成规范的“委托—代理”关系,因而企业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并未真正建立起来。
(四)金融效率低下蕴育着金融风险
1.目前我国受外部冲击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从发生金融危机的东南亚各国和韩国的情况来看,虽然危机的根源在实质经济的结构和效率上,但下面这些因素给外部投机资本以可乘之机:(1 )外汇储备普遍不足,削弱了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2 )实现了本国货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但由于忽视建立有效的外资监控体系,为外国短期投机资金的进出大开了方便之门。(3)出口产品单一, 在国际市场变动及竞争加剧的影响下,出口减缓,出现了经常项目赤字。(4)利用外资增长迅速。但主要以短期外债为主, 而且外资进入股市、房地产等领域,助长了国内的经济泡沫。对我国来说,这些因素都不存在。首先,从我国的外汇储备来看,1996年为1050亿美元,到1997年底则增至1399亿美元,1998年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达到了145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日本。其次,从1990年开始我国的经常项目就基本上保持着顺差的状况。第三,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虽大,但主要以直接投资为主,外债的还本付息压力不大。例如1979—1996年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共计2839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778亿美元,占这一期间实际利用外资的62.6%。最后,我国的资本市场尚未开放,形成了一道防止金融危机输入的防线。
2.金融风险引发国内金融动荡的隐患仍然存在。虽然我国已构筑多道防止金融危机输入的屏障,但国内金融风险并未因此而消失。如果国内金融效率低下的状况继续发展,巨额不良贷款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那么迟早会发生国内金融动荡。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根据美林投资银行的研究报告,我国的国有银行净资产已远远小于按25%计算的不良资产,因此“技术上已破产”(许小年,1998)。但是,一家银行是否破产主要是看其流动性(能否按时偿付)。只要流动性不发生问题,银行就可以继续运转下去。我国迄今尚未发生流动性问题,关键在于以下两个因素:(1 )储户对其在国有商业银行中存款的安全性没有丝毫的怀疑,这主要归功于这些银行的国家所有性质。(2 )迅速增长的居民存款使商业银行手上有足够的现金,不致发生支付困难。在改革开放的近20年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平均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明显高于贷款余额的增长。不过这一趋势在1997年上半年发生逆转,储蓄存款余额的增长开始低于贷款余额的增长,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撇开上述两个因素不谈,即使国有银行出现支付困难的问题,中央银行也可以采取增加基础货币供给的办法来加以解决,当然这会以严重的通货膨胀为代价。总之,金融效率低下所造成的不良贷款使我国面临着潜在的金融风险,这种金融风险在储户信心未动摇和存款增长较快的情况下被掩盖,一旦储户丧失信心或存款增长变缓,潜在金融风险就会显现为银行支付困难的问题,那时我们要么面临一场银行危机,要么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
(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背景下的金融风险
世界贸易组织于1997年12月13日在日内瓦达成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该协议已于1999年3月生效, 其主要内容有:准许外国在国内建立金融服务公司并按竞争原则运行;外国公司享受国内公司同等进入市场的权利;取消过境交付限制;允许外国资本在投资项目中的比例超过50%等。近年我国在寻求加入世贸组织,参加了金融服务贸易谈判并作出了大量的承诺。在实践中也在不断加大金融市场的开放力度,如我国已批准17家上海浦东的外资银行和2家深圳的外资银行从事人民币业务, 取消了外资银行营业性分支机构的地域限制等。截至1999年2月底, 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置的营业性机构已达191家,总资产达到360亿美元。
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既对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积极意义,同时也给我国金融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首先,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将在资金、客户、人才、信息等方面同国内金融机构展开激烈的竞争,这将使处于不良贷款困扰中的国内金融机构雪上加霜。其次,外资金融机构在税收等方面存在的超国民待遇将进一步强化其竞争优势,加大国内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第三,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还将强化国际金融市场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使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加剧。因此,如何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是亟待我们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小结
1.90年代我国大规模利用外资是在国内储蓄缺口消失的背景下进行的,这说明国内储蓄并未完全转化为国内投资。未能转化为国内投资的储蓄一部分沉淀在国有银行之中以支撑数量庞大的不良贷款,另一部分则流到国外。
2.上述特有的现象是由我国金融效率低下所造成的。在开放的格局下,国内金融效率低下使得国内储蓄得不到充分有效的使用,从而形成对国外储蓄的强需求,结果又会导致国内储蓄继续闲置,进一步强化对外资的依赖,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3.我国金融效率低下的直接原因在于国有银行主导型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而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投资风险约束机制,投资效率低下。
4.金融效率低下蕴育着金融风险,存在引发国内金融动荡的隐患。如果考虑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因素,则这种金融风险将因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而加大。
5.如何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提高金融效率、化解金融风险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从长远看,一是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二是要立足产权改革和制度创新,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三是要在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同时,加强金融监管。从近期来看,妥善解决好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应是当务之急。
标签:国有银行论文; 银行论文; 金融论文; 银行存款论文; 金融风险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经济学论文; 投资论文; 不良贷款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