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两种切口位置术后散光的比较体会论文_胡剑

爱尔眼科娄底眼科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9

【摘 要】目的:分析和对比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不同切口位置对手术后散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8例白内障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4例,参照组患者行11~1点切口,实验组患者左眼行颞侧2~4点切口,右眼行颞侧8~10点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之后不同时间的散光情况。结果:后手术之后不同时间内,参照组患者于实验组患者的散光度比较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切口位置的白内障摘除术对术散光会造成一定影响,其中颞侧位置型切口对患者术后散光度影响比较小,值得应用。

【关键词】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散光度;影响

由辐射、中毒、外伤、代谢与免疫异常、局部营养障碍、遗传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其代表值变形引发混浊所产生的病症均称为白内障[1]。白内障多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并且年龄越高其发病率也越高。白内障可以分为后天性和先天性两种类型,后天性白内障常常是因为外伤、变性、中毒、营养代谢异常、局部眼病或全身疾病导致晶状体混浊引起的,共分为6种[2];先天性白内障在人出生之后就存在,又称为发育性白内障,会伴有遗传性疾病,大多为静止型,分为2种。目前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不需要昂贵设备,术后恢复快,所以应用广泛。但是不同切口位置很可能对手术之后的散光度造成影响,本文选择了88例白内障患者,对其给予分析和对比,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8例白内障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4例。所有患者角膜散光均小于±1.0D,均为老年性白内障。参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57~86岁,平均年龄(67.8±5.3)岁;手术之前视力为光感~0.4。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58~88岁,平均年龄(68.2±5.6)岁;手术之前视力为光感~0.5。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参照组患者行11~1点切口,实验组患者左眼行颞侧2~4点切口,右眼行颞侧8~10点切口,具体方法为:⑴在手术前1天对泪道进行冲洗,将广谱抗菌药物滴眼液滴入结膜囊内,并在手术前1小时滴用复方托吡卡胺,每次10min,一共使用4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镇静剂,使用平衡盐液作为手术中的灌注液[3];⑵采用眼球表面麻醉及球后阻滞麻醉,常规开睑、铺巾和消毒,以穹窿部为基底,做上直肌牵引缝线,将角巩膜缘球结膜剪开,参照组患者做上方90°范围结膜瓣,实验组患者做颞侧90°范围结膜瓣。烧灼止血,对照组患者做上方11~1点反眉状切口,实验组患者做颞侧角膜缘后(左眼2~4点、右眼8~10点)反眉弓切口;⑶从切口用3.2mm的铲刀向角膜缘方向潜心分离,一直到越过透明角膜刀身长度1/3左右时向下穿进前房,继续向左右两侧水平将切口扩大到大约5.5mm;⑷前房注入黏弹剂,使用破囊针将囊膜环形撕开,然后在前囊膜下用注水针头将平衡盐水注入转动并分离晶状体核,将黏弹剂针头伸入晶状体核下方并推注黏弹剂使其回到前房内;⑸将黏弹剂注入角膜内皮和晶状体核之间,伸入劈核器将晶状体核稳固夹持之后一劈为二,伸入圈内将核碎块托出眼外;⑹用注吸器彻底吸除残余的晶状体皮质,将黏弹剂注入晶状体囊袋内和前房,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检查角巩膜切口是否存在渗漏现象,是则进行缝合:在结膜伤口的两侧角各缝一针,结膜下注射2.5mg的地塞米松和40000U的庆大霉素,在涂抹四环素可的松羊羔后用纱块遮盖。⑺在手术第2天将眼包打开换药并对视力进行检查。在手术之后对术眼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每晚1次;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每天3~4次。连续使用1~2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散光度。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表1可知,实验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散光度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内的散光度比较[()/D]

3、讨论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病,其致盲率高达50%,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进行治疗[4]。常规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具有视力恢复快、组织损伤小等优点,但是在手术中超声乳化流量设定、负压和能量控制不当将会造成角膜内皮细损伤,对手术效果造成严重影响。随着超声乳化设备的不断更新,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也逐渐得到医学界的认可。散光是白内障手术之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术后不要缝线,手术时间较短,切口小,可以有效的控制角膜散光,并随着切口和眼压逐渐恢复。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术后1周、1个月以及3个月之后的散光情况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说明在颞侧角膜缘后反眉状做切口在术后改善角膜方面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对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时,选择颞侧角膜缘后反眉状做切口对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更小,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许俊艳.不同位置切口对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1(21):3960-3961.

[2]许俊艳.浅谈切口缝合对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发生手术源性散光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6,6(7):143-144.

[3]祝彩英.巩膜电凝对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21(6):618-619.

[4]张永康,秦莉.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治疗白内障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7,5(5):636-638.

论文作者:胡剑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两种切口位置术后散光的比较体会论文_胡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