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建设_爱国主义论文

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建设_爱国主义论文

论新时期思想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建设论文,新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大方向。本文主要就新时期思想建设的理论基础、重要内容、重要支柱、原则、特点及建设手段谈点认识。

(一)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新时期思想建设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我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总的指导思想,也必然是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建设的灵魂。以这个理论为依据,我国思想建设才能保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大方向,进而全面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证明:只有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才能使全党思想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上来,牢固地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思想信念,增强民族自信心,充分调动各民族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历史创造性:只有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有“主心骨”,掌握主动权,也方能在纷繁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经受住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考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去争取新的胜利。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包含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许多光辉思想。六中全会《决议》概括为“八个强调”,其中,“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强调党要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等等,都直接构成了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建设的理论基础。

加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既是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的需要,也是进一步解决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需要。将全国人民思想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来,就能解决精神文明建设中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2.爱国主义是新时期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作为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加强思想建设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使爱国主义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的主要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中国共产党人奉行的爱国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爱国主义,它要求把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同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要求把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同资产阶级狭隘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真正做到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有机统一。

新时期以来,爱国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机地统一起来。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与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维护民族利益与拥护社会主义相结合。同时,传统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在新时期得到更高层次的深化而具有更鲜明的时代主题,爱国主义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具体地说,努力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勤恳工作,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就是最好、最实际的爱国行为;在港、澳、台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立场,坚持“一国两制”的统一构想,维护祖国的统一,就是爱国主义行为;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和平、安全与稳定中,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就是爱国;结合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认识和解决深层次的民族问题,坚决打击民族分裂和暴力恐怖活动、非法宗教活动,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集中精力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这也就是爱国。

3.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精神支柱。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前新形势下,这种美德尤其需要加强。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基础薄弱,而且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些都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付出几代人的勤奋努力、艰苦奋斗。

苏东解体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更加迫切,这也对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建设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社会主义国家的全面进步,关系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衰成败。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落和西方资本主义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图谋,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特别要发扬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同时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强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解放的伟大创造性实践,它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不断创造出更高更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人类解放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加强思想建设概括起来就是:坚持一个理论,即坚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全国人民;高举一面旗帜,即爱国主义;弘扬一种精神,即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创业精神。

(二)

1.新时期思想建设的特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告诉人们:任何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必然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双文明建设也不例外,其思想建设也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

由于任何社会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都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必将随着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的要求而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爱国主义在新时期具有和以往爱国主义不同的特点,而打破以往爱国主义观念的束缚,克服封建社会及资本主义社会狭隘的民族主义在人们爱国主义观念上的消极影响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由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需要人们有很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信念和战略目光;同时,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在为中国带来活力的同时,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也给人们思想带来污染,这些必然会给艰苦创业精神的发扬光大带来困难和阻力。思想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内容和思想保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而又优越于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我们决不能走西方经济发展了,思想道德却丧失了的发展模式。同时,对思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思想建设的特点及原因应该有充分认识,盲目的乐观或片面的悲观都是没有根据的。

2.思想建设的原则就是要在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的基础上,实行民主原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要求全社会积极倡导先进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的,因而共产主义理想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高阶段在全社会应该大力倡导。共产党员应该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并使之影响到全体人民。历史证明共产主义理想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是中国人民强大的思想动力。为此,要特别教育我们下一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也是对思想建设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思想建设的广泛性要求是基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实的把握。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所有制结构、社会分配制度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上的多样性,决定了人们思想水平、思想觉悟肯定是多层次的。这就要求思想建设应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努力把先进性与广泛性加以区别又互相结合,体现出主导性与层次性的辩证统一。在先进性与广泛性切实结合的基础上,思想建设应该坚持民主原则,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进而增强思想建设工作的实效。

3.思想建设的对象。思想建设的对象毫无疑问是指党员、干部和群众,泛指对人民的教育。思想建设的战略重点是青少年。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的目标是“四有”,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和人民讲理想,讲纪律、讲为人民服务,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加强思想建设不但要明确对象,更重要的应该是加强和改善党对思想建设的领导。因为,要实现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的思想建设的基本任务关键在党;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关键在党;青少年的思想建设,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的思想建设,关键还在党。

4.思想建设的主要手段。一是加强教育。其基本内容主要有: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教育;加强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精神教育等。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手抓方针,从多方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后,只要坚持两手抓的方针,我们的思想建设就会取得长足进展。这里还应当指出:在充分发挥教育手段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清除精神污染,扫除文化垃圾。因此,对思想建设的教育手段决不能片面理解为一种孤立的非政治的宣传舆论行为或空洞的口头说教。二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这是思想建设的又一重要手段。我们事业的性质决定思想建设必须运用民主的方法、平等交流方式和说服的形式。使用民主方法解决思想问题,不仅是历史的警示,也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客观要求。简单的行政命令、官僚主义不仅不能加强反而会削弱思想建设。民主与法制不可分,加强思想建设同时必须注意运用法制手段,教育与民主法制的统一才能有效地加强思想建设。

标签:;  ;  ;  

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建设_爱国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