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一体化”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_数字图书馆论文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字图书馆论文,三网融合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数字图书馆是国家数字资源中心与数字化学习的平台,因此数字图书馆建设在国家科技文化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国家提出“三网融合”之后,如何调整发展策略适应社会发展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之下,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在资源建设和服务整合等方面的发展策略。

1 我国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学术关注度

我国学者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是伴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而兴起的,至今已有十几年。笔者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检索词,分别利用CNKI、万方、维普和Google学术进行题名检索、关键词检索和主题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去重,以Google学术为例来分析我国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研究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从1999年到2001年业界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研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至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篇,并且近年来一直维持较稳定的数量,到2006年达到最大数量198篇,最近三年略微下降,但数量变化不大。论文被引频率前三位的论文分别是党跃臣、王韫华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版权问题》(被引44次)、孙正东的《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分析与思考》(被引38次)、罗春荣的《论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原则与策略》(被引26次)。通过对论文内容分析发现,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各种类型数字图书馆建设、对资源建设、建设趋势、数字图书馆建设现存问题及对策的机制研究、项目研究、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涉及法律问题、国内外比较等,其中以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数字图书馆建设版权法的研究较多,对数字图书馆建设机制的研究较少。

表1 “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论文数量统计

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如各数字图书馆缺乏开展资源建设与服务的统一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资源建设重复现象严重;各数字图书馆发展不均衡、服务方式有待创新,系统之间缺乏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标准规范不统一等。特别是在全媒体时代,图书馆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图书馆资源的类型越来越多元化、服务方式呈现多样化、资源获取方式个性化、用户对于资源获得的便捷性和实效要求也越来越高。另外在管理、建设机制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其中又涉及缺少国家统一领导、机构合作发展、资金多元渠道、事业实体建设的相互关系;缺乏可行的、符合我国当前数字图书馆事业发展实际的、科学的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体系,这些都对数字图书馆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数字图书馆界已经开始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在网络、手机和电视占据绝对传播优势的背景下,图书馆以数字化形式与大众媒介联姻,如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杭州数字图书馆充分利用“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使得数字图书馆建设在良莠不齐的信息浪潮冲击之下,突破文化孤岛的束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2 “三网融合”之初体验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三网融合之后,民众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以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多媒体基础平台。“三网融合”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图书馆如何面对新局面,利用好互联网、移动通信和数字电视新媒体,传播图书馆数字资源,进一步拓宽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为更多的社会人群提供服务,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杭州数字图书馆为例,探讨今后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策略。

2.1 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目的是以实现全国各地区、各系统数字资源的高度共享,解决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技术手段打破不同行业、不同地域图书馆之间的界限,使全国分散异构的数字图书馆系统能够连接为一个超大型数字图书馆,从而推动我国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开始于2010年12月15日,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海量分布式数字资源库群、覆盖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以及优秀中华文化集中展示平台、面向不同用户群体的开放式信息服务平台、公民终身学习平台和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借助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现有网络通道以及VPN等现代网络技术,建设海量分布式公共文化资源库群,搭建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中心,以省、市、县级数字图书馆为节点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通过这个网络平台建立分级分布的数字图书馆框架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统一检索平台和统一服务平台,与各地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使国家数字图书馆和各地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成果都能在全国范围内共享,最终实现国家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惠及全民,切实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图书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作出贡献。

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预留与我国科研、高校等其他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平台接口,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与其他数字图书馆系统实现全面联通,建立一个超大型、跨行业、跨地域的全国数字图书馆网络体系。读者只需要打开一个网站,便可尽览全国各地图书馆的馆藏书籍和相关资料,而阅览方式也充分借助了“三网融合”的优势,除了互联网,还将通过手机、手持阅览器、电视等媒介实现。

2.2 杭州数字图书馆

2010年12月29日,杭州数字图书馆在全国率先将网络、手机、电视三种媒介融合并向市民开放,彻底颠覆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杭州数字图书馆是对多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网站、手机、电视“三网融合”的效果。市民通过网站、手机、电视都可以进入杭州数字图书馆尽情借阅,实现把杭州图书馆这个“市民大书房”搬回读者家中的构想。

电视图书馆使杭州市民足不出户,打开自家的电视,通过遥控器操作就能进行图书馆的书籍借还业务,可以阅读3000种期刊,可以在线观看图书馆的名家讲座,可以咨询各类图书借阅服务内容;同步开通的还有“手机图书馆”,任何杭州市民手持手机就能进行杭州图书馆内书籍的借阅。杭州数字图书馆“三网融合”后,通过与华数传媒等机构的合作,将数字电视平台、智能移动终端平台与网站平台整合成综合性的杭州数字图书馆——“文澜在线”。网站、电视和手机三个数字图书馆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受众:网络的定位是各层次市民,电视是中老年读者和周末休息人群,手机则针对上班族和年轻人。另外,杭州数字图书馆将服务直达用户桌面,杭州用户不需要注册都可通过“文澜在线”网站免费获取数字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所有杭州图书馆的注册用户,不论是否在杭州地区,都可以通过杭州数字图书馆的手机平台使用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所有杭州有线电视用户,都可24小时点击杭州数字图书馆的服务。

3 “三网融合”背景下数字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建设

3.1 “三网融合”下数字图书馆建设机遇

“三网融合”使得信息服务的内容由单一的文字转向文字、语音、数据、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的综合体,信息的呈现形式生动形象;另一方面,又极大地减少基础建设的投入,降低了维护成本;有利于信息产业结构的优化,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三者相互交叉,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三网融合”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实践,可以说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尝试,是数字图书馆大胆改革的开始。通过将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广播电视渗透普及到数字图书馆建设当中,可以将图书馆服务延伸到世界各地,大大拓宽了数字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延伸范围,避免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文化孤岛现象的产生。本文从资源建设、服务整合等方面探讨“三网融合”背景的下数字图书馆建设策略。

3.2 “用户参与”式资源建设

“三网融合”后,资源类型更加丰富,如何将各种类型的资源合理地整合起来,建设数字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关键之举。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过程当中,可以充分运用“众包”的理念,即充分发挥用户的创造性,倡导用户参与式资源建设,借助Web2.0的互动技术,为网络原生数字信息的产生创造条件,以丰富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类型。

网络原生数字信息是指人们在网络交互工程中以数字形态输出的思维成果,在形成之初并无其他如纸质、胶片、磁带等物理形态的替代,网络是其“面世”的唯一载体。网络原生数字信息作为信息聚合的主体,充分挖掘和利用原生数字信息十分重要。“众包”(crowd sourcing)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连线》杂志的记者杰夫·豪(Jeff Howe)在2006年6月提出的。杰夫·豪对“众包”的定义是:“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众包的任务通常由个人来承担,但如果涉及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任务,也有可能以依靠开源的个体生产的形式出现。”

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信息资源建设,用户可以通过数字电视、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络来利用资源,同样也可以参与到资源的建设当中,即“众包”。这一概念实际上是源于对企业创新模式的反思。随着互联网的愈发普及,消费者的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愈发彰显出更大的能力和商业价值,以“用户创造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为代表的创新民主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也可以应用应用这一理念,充分挖掘用户的价值,利用Web2.0技术,如Blog、RSS等充分利用用户资源。

3.3 基于扎客的聚合理念

扎客(ZAKER)一般认为是Flipboard的中文版,是2010年12月推出的一款iPad上的免费互动分享社区软件。作为一款完全个人定制化的阅读与互动分享软件,ZAKER可以整合各种信息渠道,如将微博、博客、报纸杂志、网络新闻、图片、RSS、Google reader等众多内容,按照用户个人的意愿聚合到一款软件上。用看杂志的方式阅读,具有华丽效果和全新互动阅读体验。绑定微博后,可以和好友进行互动、分享,ZAKER上看到的任何内容都可以通过微博转发或评论。ZAKER的阅读聚合理念解决了用户对于海量信息无从选择的困惑,使用过程中完全根据用户的喜好定制自己喜欢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通过设置来阅读任何途径的网络化信息,不再受时间、地点和搜索引擎等因素的制约,获得的信息及时性、综合性、针对性强。其根本理念就是阅读聚合,将用户所需的各类型的信息以熟悉的方式展现在用户面前。

将聚合理念应用到数字图书馆建设,也就是将数字图书馆中的各种类型资源通过一定的方式整合起来。同样,“三网融合”对于用户来讲就是“三屏合一”,利用聚合原理将各种类型的资源整合,通过电视或者手机等移动设备呈现给用户,这就需要将各种媒介上的多种资源整合起来,以一种简单生动的形式,或者通过电视,或者通过移动设备,或者数字图书馆界面呈现个用户。

3.4 基于“知识溢出”理论的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文献信息资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尤其是数字图书馆资源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以及成为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主流。图书馆联盟发展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最初的联合目录和馆际互借发展到今天,内涵更加广泛,包括文献资源建设协调、联合目录和联合编目、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电子资源建设及资源合作贮存、参考咨询服务协作、计算机资源共享、人员培训与业务辅导等。图书馆联盟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地区、功能、合作模式等来划分,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区域图书馆联盟和高校图书馆联盟。

“知识溢出”(knowledge spillover)理论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由Mac.Dougall提出,最初作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现象。知识溢出是知识扩散的形式之一,通过不断的知识积累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资本生产率,使得知识、资本、劳动力等投入要素具有递增收益,从而促进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一个完整的知识溢出过程包含知识溢出源、知识溢出途径和知识溢出接受者三个要素。知识溢出的实现要受到空间距离、组织规模结构、接受能力、社会网络四个因素的影响。

根据知识溢出理论,将各个数字图书馆或者图书馆联盟看做是知识溢出系统中的知识个体,来完成从知识溢出源,经知识溢出途径到达知识溢出接受者的知识溢出过程。数字图书馆联盟内的知识溢出可以看做是内部知识溢出,个体数字图书馆之间的溢出看做是外部知识溢出,并且知识溢出的过程受到各个数字图书馆规模、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图书馆之间的实际距离和虚拟距离以及数字图书馆网络建设水平的影响。

4 结语

“十二五”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整体推进的良好势头。以3G、智能移动终端以及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使信息的传输渠道变得更为多元化,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为此,我们要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催生新型服务业态,积极开展延伸服务。“三网融合”的开展为数字图书馆建设带来一场全新的革命,数字图书馆建设如何制定策略与社会接轨、与大众需求趋势接轨成为数字图书馆研究的重要内容。

收稿日期:2011-03-20

标签:;  ;  ;  ;  ;  

“三网一体化”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_数字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