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众路线面临的新兴社会阶层、利益分配不均、工作形式单一、体制机制缺失、腐败现象等问题,其实质是党群关系失衡、干群关系失调。这些问题在被互联网强化的全球化时代,已经被广泛而深刻地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阻碍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绊脚石。为此,我们必须重塑价值理念、健全协调机制、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人才选拔等方面积极作为,努力促进党群互动发展,真正发挥群众路线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路线;对策;建议
一、转变发展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的理念
一是要改变“唯GDP论英雄”的领导干部考核方法,由以GDP衡量政府政绩向以服务群众作为考核内容的观点转变,注重把群众的评价纳入干部的政绩考评标准中来,把是否具有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作为考核选拔干部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是要强化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与依法执政的理念,以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实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运用法律、行政及经济等手段对其进行综合管理。
三是要以人民利益至上为原则,做到利为民所谋、不与民争利。
二、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公正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一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诉求表达机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所在。在制定政策前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制定政策中充分征询群众意见,制定政策后要及时反馈群众意见,要让群众充分参与,并兼顾到不同群体的利益,确保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都能得到表达。
二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工人、农民代表的比例,落实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任期制。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三是建立健全群众意见反馈机制。对那些有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一定要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并向社会公布采纳的情况及原因,将决策的主导权交给群众。
三、构建新型沟通机制 开展灵活多样的群众工作方法
一是建立公开、民主的社会对话协商机制。新的沟通机制是党组织自上而下与群众自下而上双向展开的。它不是靠命令、靠权力,而是以民主、平等、协商、对话的方式进行的,而且沟通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以此实现干群之间的顺畅沟通。
二是党员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机制。听民生,实现干群零距离接触、直接沟通。
三是建立网络宣传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促进公共决策参与的广泛性。目前,尤其是要用好用实微博政治参与,提高参与质量。这一调查表明,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搭建了有利于党群互动的新兴政务平台,大大促进了公共决策参与的广泛,但要注意提高微博政治参与质量。在提高网络政治参与水平的同时,必须摆正决策主体大众化和官僚化之间的关系,避免因过于看重群众的意见而走向另一极端,即民主有余,集中乏力,甚至失去主心骨、判断力,使公共决策变成“跟着网民走”的群众运动。
四是建立“网络问政”机制。“网络问政”凸显的是政府对民众心声的重视,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民主、开放和包容特征,开启了中国从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的一个崭新时代,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新发展。
四、推进竞争性干部选拔机制 打造“三公”的选人用人环境
一是树立正确的选拔人才观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能力是竞争根本的观念,打破“拼搏不如拼爹”、“寒门再难出贵子”等时下流行的不正确的人才观念,让人们相信“拼爹”不如“靠己”,奋斗可以点亮人生。特别是要让社会底层群众坚信,只要努力奋斗,不同身份背景、不同阶层的人都有机会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和发展空间。中央提出统筹推进党政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这六支队伍建设,实质就是提倡多元化人才观,鼓励人才培养竞争的多样,并为不同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二是拓宽选拔人才队伍的渠道。要从“选贤任能也是革命”的高度加大人才竞争选拔的力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人才队伍建设中,选拔任用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要加大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力度,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解放思想,拓宽渠道,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三是坚持选拔人才的群众公认标准。要加大竞争选拔的民主性公平性,强调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要坚持标准、严格把关,特别要注重群众公认。要把群众公认贯穿培养选拔的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把是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否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在群众中有没有较高威信,多数群众是不是认可和拥护,作为选拔任用年轻干部的重要依据,真正把那些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出来。
五、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凸显滞后性。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势在必行。所以,在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过程中,要发挥社会协同的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以及村民自治组织和社区的作用,尤其是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的群众工作。目前,社会组织已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载体,在管理社会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要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其中包括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用法律制度去规范其行为,动员全社会力量对其进行监督,加强其自身的建设等。
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树立共产党人的崇高形象
党风廉政问题,直接决定群众工作的效果。干部是党和政府形象的缩影,群众对政府满意不满意,往往是通过身边干部的表现来判断的。
一是加强廉政教育。在干部的道德建设中尤其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应从新的实际出发,把共产党人的道德观包括廉政意识教育纳入群众路线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干部队伍健康成长,使党经受住各种考验,永葆生机和活力。
二是加强党性教育。首先抓干部教育,不仅要抓理论学习,还要把干部的理论素养转化为党性、转化为德性。其次正确地定位干群关系。领导者是公仆,是为群众服务的;群众是主人,是领导者所要服务的对象,而不是其行政下级。再次党员干部要有宽广的气度,虚心向群众学习,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和批评。
三是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用正确的舆论引导社情民意,在相互了解中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凝聚和激励群众,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只要紧密地同广大群众联系在一起,并把这个政治立场及态度一以贯之地落实和体现到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去,以党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论党的群众路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76:77.
[2]祝灵君.一致与冲突—政党与群众关系的再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1).
[3]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课题组.新形势下党群干群关系的调查与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2):47.
论文作者:杨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群众论文; 机制论文; 干部论文; 民主论文; 社会论文; 群众路线论文; 干群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