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论文_王冉冉 孙建涛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论文_王冉冉 孙建涛

王冉冉 山东省昌邑市奎聚小学 261300;孙建涛 山东省昌邑市教研室 261300

信息技术课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为他们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和谐氛围,一切顺其自然,教师顺学而教,小学生顺心而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参与兴趣,使其感受学习信息技术的价值,演绎精彩课堂。

下面谈一下我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和谐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听的,它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运用故事导入新课,使学生感到亲切、生动和有趣,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欲望。故事能紧扣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处在惊奇、猜想和期待的最佳学习状态。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的历史、计算机人物与计算机界有关的大事,让学生感到学习信息技术既新鲜有趣又很实用。如讲解微软和比尔·盖茨,学生了解了比尔·盖茨的求学经历,知道比尔·盖茨非常敬业,他们的兴趣一下子就全被调动起来了,课堂上充满了快乐的氛围。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知道了微软公司全线产品(DOS、Windows、Office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激发了学习计算机的欲望。

2.巧设悬念,点燃激情

问题是信息技术的心脏,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问题是求知的动力。教师应巧设问题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探究激情,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自己解决问题。在信息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会积极探索,讨论交流,和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对所学内容形成知识的建构,享受学习信息技术之乐。例如在学习“金山画王”旋转图片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用鼠标从图库中拖出了一张鲤鱼的图片,系统默认鲤鱼是向左游的。教师说:“这条鲤鱼在游玩时遇到了一条小鲨鱼,鲤鱼就要向右游往回逃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谁能帮帮小鲤鱼,怎么向右转啊?”顿时,学生兴奋起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对图片旁边的六个按钮进行尝试操作,通过教师指导,最终学生掌握了旋转图片的方法,能够自如地把图片上下翻转、变大变小。这样就消除了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打造快乐课堂,彰显信息魅力

1.快乐游戏,张扬个性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是学生获得信息技术知识最好的途径。小学生上课注意力容易不集中,教师应积极创设电脑游戏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其学习的疲劳感,让学生在玩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如在教学键盘指法要领时,教学内容特别乏味,教师给学生讲解手指摆放要求和指法要领,强行让学生去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愿意练习,课堂上一片混乱,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如果教师把各个字母的位置和小键盘的作用讲解完后设计游戏,并把指法练习融入“跳青蛙”游戏中,学生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在游戏中掌握指法要领。游戏时,教师让学生用鼠标点青蛙的头部,它就会向前跳,每次只能跳过一个青蛙。学生为了在游戏中取胜,积极练习指法,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要领,课堂其乐融融。运用游戏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中敢于表现、积极参与,把“学计算机”变成了“玩计算机”,最终实现了教学目标。

2.注重实践,品尝乐趣

实践操作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就是让学生要多练习,在练习中掌握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从中品尝到学习的乐趣。上信息技术课时,教师要创设快乐情境,可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搭配编组,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做组长,在动手实践时由组长负责指导、检查组员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让他们明确目标、自主探究,获得成就感。总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充分吸引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轻松愉快的实践氛围中探究、发散自己的思维,从而形成和展现个人观点,培养积极探究的品质,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变成润物无声的沃土,变成趣味盎然的乐土,使学生真正地喜欢信息技术课,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茁壮成长,实现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最终目的。

3.融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生活规律

小学生极易忽略生活点滴中的规律,但实际上,这些点滴的规律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知识与生活点滴联系起来,既能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让学生了解生活规律。比如在讲授《我给文件找个家》时,教师可以应用生活点滴中的案例。教师:每个人家里都有衣柜,那有谁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学生:衣柜就是用来放衣服的呀,好像没什么规律。教师:其实,衣柜是有规律的。我们的衣服分很多种类,衣柜也有很多抽屉格档,方便我们存放不同种类的衣服,比如穿衣服的人(爸爸、妈妈、小孩)、穿衣服的时间(春天、夏天)等。学生:原来就这样啊。教师:是的。在《我给文件找个家》中也是一样。比如上次小红同学存在学校微机房电脑中的文件不见了,而且找不到了,主要是小红同学自己随意安放文件。因此,我们以后建文件夹时一定不能随意摆放,要有一定的条理和规范。通过上述案例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知道按照规范来安放文件夹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向学生讲解建立分类文件夹的概念,学生可以了解其中的道理。与此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规律。

论文作者:王冉冉 孙建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  ;  ;  ;  ;  ;  ;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论文_王冉冉 孙建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