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龙马潭区中医医院 646000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结果。方法:抽选2011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均借助不同方法治疗,比对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好转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结论:临床治疗剖宫产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期间联合给予手术、药物辅助疗法,效果突出,可提高临床好转率,降低疾病复发率,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cesarean sectio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Methods:Decimation in April 2011 may 2014,our hospital receiving endometriosis patients 80 cases,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admission into two groups(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all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compared to the treatment results.Results: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harp(P<0.05).Conclusion:Clinical treatment of 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 endometriosis patients during jointly given surgery,adjuvant therapy,the effect is prominent,improve the clinical improvement rate and reduce the rate of recurrence of the disease,is of great significance,it is worth using.
Keywords:Cesarean section;Endometriosis;Clinical treatment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临床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致病原因相对复杂。近年来,伴随着剖宫产手术的不断增加,该疾病病发率持续上涨,如不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将诱发各种危险性病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对此,本文将我院接收患者作为研究成员,分别实施不同临床疗法,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抽选2011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0例,年龄位于24-45岁时段内,平均(30.5±1.5)岁;病程位于3天-6年时段内,平均(1.2±0.2)年;对照组患者40例,年龄位于25-47岁时段内,平均(30.6±1.6)岁;病程位于4天-7年时段内,平均(1.4±0.4)年。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鲜明,可进行针对性比对(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借助孕三烯酮药物治疗,月经开始第一天给药,每周5.0mg,持续性服用5个月;实验组患者在该基础上手术治疗,于月经彻底结束后的3-6天行切除术,硬膜外麻醉处理后将病灶组织切除,然由于腹壁肿块切除后张力相对较大,应立即缝合切口,并加压包扎,同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
1.3观察项目 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结果,标准: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未出现肿块为见效;患者临床症状转变,出现轻微肿块为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未转变,肿块明显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8.0软件对本文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对结果中相关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本文中对计数资料进χ2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针对性治疗后好转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详细见表1数据。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发生于盆腔脏器内部,病发原因尚不明确,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对此类患者进行诊断时,由于大多数均存在切口疼痛、经期包块增大等临床特征,加大诊断困难度,需结合B超检查确诊[1]。目前,临床治疗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用方法为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然由于保守治疗期间诸多因素的存在,影响治疗结果,因此,临床将手术治疗作为疾病主要手段。盛庭立[2]报告显示,伴随着病程的不断延长,将严重影响病变周围组织,尤其是病灶范围扩大时,更是在某种程度上加大手术困难,加大患者经济负担。所以,应加强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从本组研究结果可得知:实验组患者好转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和杨秀丽[3]报告相似。此外,杨秀丽报告显示,应加强疾病预防力度,包括:①向患者介绍自然分娩好处,以便降低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②手术期间确保规范性操作,降低宫内感染,胎儿取出后立即更换手套;③术后加快患者康复进度,增强抵抗力,加强母乳喂养,进而减少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
综上,临床治疗剖宫产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期间联合给予手术、药物辅助疗法,效果突出,可提高临床好转率,降低疾病复发率,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礼华.40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24(01):126-129.
[2]盛庭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12,22(05):946-947.
[3]杨秀丽.9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6(01):196-198.
论文作者:傅,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患者论文; 内膜论文; 子宫论文; 切口论文; 实验组论文; 异位症论文; 手术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