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枭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640
摘要:城市快速路相对高速公路,有基本不需考虑收费系统,以及出入口间距及加减速车道控制指标相对较低等特点。针对地势起伏较大且农林用地限制因素较多的丘陵地区,快速路互通相对高速公路互通可更加灵活紧凑。此外城市快速路作为城市道路仍有地下管网需求,可引入服务带概念集中布置管网,并结合服务带设置碟形边沟贯彻海绵城市理念。
关键词: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丘陵地区;服务带;碟形边沟
引言:本文为某丘陵地区两条城市快速路之间互通式立交设计实例,目前已开工建设。文中结合城市快速路特点,介绍了该互通立交工程的设计思路及要点。并根据个人设计体会讨论了设施服务带及碟形排水边沟设置的特点。
一、项目背景
1.1地貌地质条件
项目位于广州知识城西北部,沿线丘陵相对高度20~60m,间夹山间冲沟、小盆地,现状用地以农田、鱼塘、菜地、果林为主,零星分布有村庄、厂房等。
根据钻探揭露,场区从上往下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包括(素填土和杂填土)、第四系冲积层(Q4al)、第四系坡积层(Q4dl) 、第四系残积层(Q3el)、基岩为燕山期四期(γ54)花岗岩。
1.2周边相关骨架交通简述
A、永九快速路
南北走向,红线宽度55米,规划断面双向十车道。北与新广从公路相交连接白云区、从化区,南接萝岗永和大道贯通整个黄埔区。
B、钟太快速路
东西走向,红线宽度45米,规划断面双向八车道。西接白云区新广从路可前往白云机场,向东贯穿知识城北部与北三环高速相交前往增城。
1.3与穗广深城际铁路的关系
根据搜集相关资料,穗莞深城际铁路规划线位在钟太快速的南侧。本互通方案设计过程中与穗莞深城际铁路设计方案进行了对接,明确穗广深高架上跨本工程并落实了布墩位置,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
二、总体方案及规模
永九快速线南起K15+000,北至K16+140,线路长1.14公里; 钟太快速路段西起K1+160,东至K2+436.972,线路长1.28公里。 立交范围内的永九快速路主线保持双向8车道,钟太快速路主线保持双向6车道。
立交范围内东北、西北、西南象限均为山体。可考虑利用现状地势布置匝道位置,增加匝道路基长度替代匝道桥以节约造价,路基纵断面尽量顺地势拉设,减少土石方量。同时考虑避免侵占南侧基本农田及北侧山林禁建区。
三、方案设计
2035年 钟太快速路-永九快速线交叉口高峰小时流量预测表(pcu/h)
道路名称进口道交通量小计合计
钟太快速路(东)左转338375917034
直行2762
右转659
钟太快速路(西)左转3593912
直行2758
右转795
永九快速线(南)左转3974538
直行3546
右转595
永九快速线(北)左转9604825
直行3587
右转278
结合交通路网规划,对交通流量进行分析,南转西、西转北、东转南交通量较小,利用环形匝道实现其左转交通功能,由于左转匝道在相邻象限,存在交织,为不干扰主线和被交路的交通,在永九快速路南往北方向和钟太快速路东往西方向的外侧设置辅助车道,通过侧绿化带进行分隔,匝道直接连接辅助车道;北转东交通量较大,采用半定向匝道实现左转功能。
根据交通量需求,立交匝道采用单车道即可,但由于匝道长度均大于300m,因此匝道设计采用双车道匝道断面,立交出入口采用交通划线方式控制为一车道。
主要技术指标:加速车道长度160m,减速车道长度80m,渐变段长度50m。左转匝道最小平曲线半径R=45m,右转匝道最小平曲线半径R=60m。匝道最大纵坡5.0%,最短坡长129.415 m,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型500 m,凹型500 m。
立交平面图
四、横断面中服务带及碟形边沟的设置
本工程考虑在机动车道两侧设置4.5m服务带用于埋深地下管网及碟形排水边沟。保证机动车道范围不设任何检查井。可避免后期井盖沉陷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及后期管线检修重复开挖路面造成的浪费及对交通的影响。
本工程考虑采用碟形边沟排水,布置于服务带范围内,利用下凹的浅碟形生态草沟汇集雨水,能够大大降低径流系数。蝶形边沟沟面为草坪,沟面低于车行道面约13cm,下铺滤料,在沟内间隔30米距离设置平入式雨水口,雨水口面低于车行道面约5cm。沟内下埋雨水管或雨水暗渠,雨水口连接到雨水管或直接排入雨水暗渠,雨水管依据地形地势就近排入水系。下雨时,雨水直接流入沟内,通过滤料下渗,当雨量较大,雨水未能及时下渗时,可在沟面径流溢流进入平入式雨水口,流入雨水管或雨水暗渠内排出。
五、结论
1、丘陵地区的快速路互通设计在相关指标控制的前提下,需认真研究现状地势,全面收集周边用地限制因素,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精细设计,寻找合理可行,高效节约,线形紧凑占地少的方案。不宜照搬规范,生套立交形式,造成各资源浪费。
2、城市快速路设计中可根据道路红线条件适当考虑服务带及碟形边沟等节能环保利于管养的设计要素。
参考文献:
[1]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GJJ 129-2009)
[2] 何蜀燕.基于统计特性的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状态划分.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M],2007年,第05期
[3] 李爱增,李文权,王炜. 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最小间距. 公路交通科技, 2008年,第06期
论文作者:黄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快速论文; 匝道论文; 边沟论文; 车道论文; 雨水论文; 城市论文; 雨水管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