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二龙山农场小学教师 吴从文
信息技术课程是为适应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探究信息科技的奥秘,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习的手段。就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应以兴趣为起点,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使学生快乐地学习,交流,获得技能。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创设和谐的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动手操作的欲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创设和谐的“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认知情况,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化、复杂化的内容生动化、趣味化,巧妙地创设富有变化的教学环境,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恰当地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欲望,触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对知识充满渴望,产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帮助和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信心。
信息技术教学中,往往有一些其它学科学得很好的同学,却在动手操作计算机时显得无能为力。这部分学生对技能方面的自我评价过低,总怕操作出现问题,这种心理压抑了学生操作的愿望和动机,使学生畏缩不前。还有些学生对教师说过的操作步骤记得一清二楚,但一到自己动手操作时,便惘然不知所措,这也是信心缺失的表现。对这些学生,教师要给他们多一些耐心和爱心,多让他们尝试,使他们感到自己“能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那些确实在操作时遇到困难而无法继续进行的学生,可以采取生生互教等方式对其进行辅导,当学生正确完成操作后,要及时肯定,特别是当他们有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在指导学生上机实践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出现的这些心理因素及实际的困难时,首先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实践操作中设立阶梯式的操作目标,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反复操作练习。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勤于练习,随着练习的次数增多,成功的体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会不断增强,上机操作练习的欲望也会强烈,从而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实施分层梯度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知识的一致性与操作的多样性并存。信息技术课即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它要求学生在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中去,并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面对各种原因产生多种不同差异,要保护好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愿望,从启发他们自觉地学习,积极地思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内驱力。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看到差异,也要同时看到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动态的观点实施分层递进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分层也是一个相对的动态过程。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以及能力培养的程度都不径相同,所以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必须制定不同程度的目标。
四、提供创造的学习空间,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推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可以通过学习、训练得到开发、强化和提高。人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需要大量的感性经验作基础。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教学法,认为学生理想的学习过程,应该始于直接经验,逐步向图像经验和抽象经验展开。在信息技术课中,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创造机遇,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电脑绘画是在传统绘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绘画艺术。继承了传统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又有传统绘画艺术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画图是windows中自带的一个小程序。通过教学与研究发现,教师站在思维发展的高度讲授画图程序,便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计算机可以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生动的表象,并通过实际操作将这些表象外化,为学生提取、加工表象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各环节中,都要注重渗透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适合学生开展和参与各种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开拓思维,促进个性发展,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感受信息技术课学习的乐趣和应用价值,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体验到创造的快乐,进而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论文作者:吴从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学生论文; 操作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兴趣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