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创新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论文_冷旭光,李志旺

项目创新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论文_冷旭光,李志旺

中交一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6

摘要:针对本项目,项目部提前策划,细化目标,制定了详细的管理措施过程中加强检查和控制,在工期、质量、技术、安全等管理中创新管理方法,圆满地实现了策划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安全 质量 进度 创新管理

一、引言

环球滚装码头作为北方最大的多层汽车库具有树立区域标杆的意义,会对汽车物流业的服务有很大的提升,受到了业主和政府的重视。本工程工期紧,如何在紧迫的工期内组织好规模如此大的单体建筑的施工生产并保证安全生产、质量可控,是施工企业面临的项目管理难题。

二、工程背景

本工程建筑物总长(东西向)231.6m,总宽(南北向)93.7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06330㎡,建筑层数及高度为:车库地上5层,办公地上4层,建筑总高度为23.5m,为北方最大立体车库。

三、管理重点与难点

(一)单层施工作业面积大,施工管理和组织难度大。

(二)工期紧,交叉作业多。

(三)投入的劳动力大、班组多,人员管理难度大。

(四)建设单位对楼地面质量要求高。

(五)机电和精装专业分包多,总承包沟通协调、安全管理工作量大。

四、管理策划及创新

(一)超前考察,全面策划

项目部执行并落实“全面策划,重点控制”的管理方法,以现场考察报告、项目管理规划为依据,确定项目管理目标,建立明确项目部组织机构、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体系,以深入落实分包管理一体化为抓手,对施工全过程和各个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形成良好的组织氛围,提高项目部整体执行力,提升管理人员技术管理水平,探索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下的管理模式,实现安全高效履约。

(二)强化过程管控,创新监管形式

工程基础施工阶段,根据灌注桩工程量大,节点工期紧的特点,项目部制定了事前预防,事后可追踪、可追责的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监管力度,设置旁站监督及验收人员责任牌,在灌注桩施工的关键工序进行严格控制,每根灌注桩关键工序施工均留置影像资料(照片内容包括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监理、桩位信息等),确保可追溯性,增强了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灌注桩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三)风险预判,精准策划,规避风险

本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项目部会对下一步工程施工进行风险预判讨论会,提前预测风险,确定风险控制点,制定措施。项目部将本工程的型钢混凝土柱确定为质量风险控制点,型钢柱设计深化不到位、加工质量差会导致现场安装以及与钢筋的穿插施工困难或无法进行。为此,项目部组织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图纸规范,加强图纸深化工作,有效利用分包一体化管理模式,组织项目部技术骨干、施工班组长等专业人员参与讨论,确保深化图纸的准确性、可操作性,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报监理业主审批,有效指导现场施工,并规避了施工风险 。

(四)应用BIM技术,实现3D建模

通过建筑工程综合管线三维信息模型的提前构建,对工程实际中可能遇到管线交叉碰撞、综合布置要求及工程材料统计等问题提前发现和解决,避免工程施工阶段的矛盾积累,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升对业主的服务品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引进新设备,确保进度质量优势

工程中引入了地面激光整平机,保证大面积地面的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得到了业主的认可和满意。耐磨楼地面施工发挥了激光整平机施工工艺的优势,对工期要求紧、铺筑面积大、质量要求高的楼地面工程有很大的适用性。

(六)重视新技术管理,执行典型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项目部按照“学习-研讨-实践-应用-总结-再创新”的技术管理模式,安排专人对聚脲防水等技术工艺进行详细的调研,严控采购质量及检测质量控制、明确施工参数、掌握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并通过典型施工进行验证再调整。

五、管理措施

(一)组织管理措施

以项目部组织管理机构为框架,班组建制为经验指导,在协助、监督施工作业队伍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的条件下,使项目部与作业队深度融合,构建分包一体化管理模式,制定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职责,制定奖惩措施。分包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提出和运用是我们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探索,是从分级管理到融合管理的一个新模式。从思想上统一到形式上统一,再到过程上统一,最后在行动上达到统一落实的原则。

(二)安全管理措施

本工程建筑面积较大,交叉作业多安全管理存在点多面广的情况,项目部根据一体化管理模式采用定组定人定岗,在设定专职安全员的同时,实行生产经理、施工员“一岗双责”,既要管生产又要管安全。按照分区分组管理的原则,从组织、制度、计划、措施、程序、协调及激励等多方面齐抓共管,使项目安全管理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项目部成立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坚持定期活动,定期培训、定期检查、定期组织会议。每周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各岗位人员进行考核,并研究布置落实安全文明工地建设中的各项措施,推动安全文明工地建设工作。

(三)技术质量管理措施

1.强化前期准备,将技术质量策划到位:在项目前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项目经理部就多层汽车库工程确定了明确的创“海河杯”目标,对其主要施工工序制定创优措施,尤其是涉及到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及项目部首次进行施工的项目,并在施工组织组设中对施工方案编写、试验检测、隐蔽验收、质量通病治理课题予以明确,确保技术质量管理工作提前谋划到位,使项目进展顺利进行。

2.方案编制切合实际,切实指导现场施工:在编制各方案时充分发挥各专业技术操作人员现场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优势,各施工小组充分吸纳现场各专业骨干参与方案讨论,同时技术质量小组根据讨论内容以及相关规范编写施工方案,确保经审批的施工方案能够指导现场施工。

3.坚持典型施工引路,发挥示范作用: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典型施工项目,项目部安排典型施工,并进行典型施工总结,确定施工参数,明确大面积施工作业质量标准和施工工艺方法。

4.开办农民工业校,促进技术质量管理:项目部充分利用农民工业校这一平台,进行各工种相关知识操作水平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法律法规、安全、技术、文明施工内容,有培训计划、有制度、有师资队伍,并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

5.深入管理,加大质量通病治理力度:通过对整个工程特点的分析,确定本工程质量通病,施工组织设计中予以明确,制定责任人,做好质量通病治理谋划。在现场实施过程中,因为作业队伍经验及人员操作等问题,可能导致质量通病问题的变化,项目部及时针对现场问题进行梳理,重新确定质量通病治理课题,确定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6.推行列表式管理,提升管理执行力:项目部相应公司要求,大力推行列表式管理,项目部针对重点分部分项制订了列表式管理表格。同时,在项目技术质量管理、监督检查中均深入开展,实现列表式管理常态化,保证了工程的质量、进度。

(四)进度管理措施

以方便施工,加快进度,减小成本为原则,划分合理的施工分区和流水段,并根据节点工期要求,组织足够的施工班组进行流水作业;结合施工分区情况合理布置现场机械设备、材料的堆放及加工区域,塔吊选型及布置尽量减小作业盲区,材料堆放及加工避免二次搬运;装饰装修及机电安装提前插入,使主体施工与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形成连续的穿插流水;对于型钢柱深化设计明确计划节点,结合施工区段划分分批安排加工。

六、结语

在充分研究该工程特点、业主需求、市场环境的基础上,正确识别该工程的管理重点和难点,以人为本,以安全为前提,科技和管理创新并重,以分包一体化管理模式、列表式管理模式为框架,全面实现项目管理目标。

论文作者:冷旭光,李志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  ;  ;  ;  ;  ;  ;  ;  

项目创新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论文_冷旭光,李志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