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对两岸经贸关系影响评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岸论文,经贸关系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海峡两岸加入WTO后,在理论上会对两岸经贸政策、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还不会完全开放,对未来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制约。加入WTO后,由于大陆与台湾整体经济环境变化与政策调整,两岸经贸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影响仍将是深远的。
两岸贸易将进一步扩张,贸易失衡状况将逐步改善
两岸贸易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20年取得重大发展。然而,台湾当局对两岸贸易往来特别是大陆产品进口仍有较多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两岸贸易的发展。加入WTO之后,两岸市场更加开放,相互进口关税大幅降低,非关税进口限制减少,必将促进两岸贸易额的大幅增加,贸易结构也将发生新的变化。
1.台湾对祖国大陆出口可能会出现新的增长
为加入WTO,中国大陆已逐渐大幅下调进口关税。1996年4月1日起降低4994项关税(平均税率降至23%),1997年10月开始再次降低约5000种关税(平均降至17%),2001年1月1日起,又降低4000多种商品关税(平均降幅为6.6%)。同时大陆已承诺在加入WTO后,到2005年,工业品关税平均水平降到10.8%,并逐步取消进口商品数量、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1996年4月起,取消对176个税目商品的配额许可证和其他进口控制,目前实行进口配额许可证等进口控制的商品占进口总税目的比重还不到5%)。因此,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可望增加。随着大陆加入WTO后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经济规模的扩大,进口需求总量还会大幅增长,也有利于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另外,加入WTO后,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增长也会带动对大陆出口的增加。
2.大陆对台出口有望大幅增长
长期以来,在台湾当局的政策限制下,大陆对台出口非常有限,2000年出口额只有60亿美元,与台对大陆的出口额相差甚大,也同台湾每年1400多亿美元的进口额不相匹配。在加入WTO后,大陆对台出口将会大幅增加。一是台湾总体市场的开放有利于大陆产品进口。台湾“财政部”1999年9月完成海关进口税则修正工作,调降4900项农工货品的进口关税,平均降税幅度为8.25%,并承诺到2004年,主要工业产品调降为4.7%,这有利于大陆对台出口。二是对大陆产品进口的限制减少或取消。目前台湾对大陆产品开放了57%(其中工业品进口只开放约了64%,农产品进口只开放了480项,约占25%,还有1500多项未开放)。加入WTO后,台湾当局会扩大开放大陆产品进口,可能取消或修改现行的“大陆进口物品审查机制”,进口管理回归WTO的一般规范。三是台资企业产品回销扩大。在加入WTO后新的贸易规则与市场开放下,大陆台资企业的产品回销岛内也将增加。据报道,食品、水泥与建筑等行业的大陆台资企业已开始着手产品的回销工作,也有望带动大陆对台出口的增加。
3.大陆对台巨额贸易逆差将得到改善
由于台湾对大陆产品进口限制减少,大陆对台出口增加速度可能高于从台进口速度,大陆对台贸易逆差增幅会相对下降,但总体贸易逆差在一段时间内还会扩大。台“经建会”研究显示,两岸加入WTO后,在头4年内会减少顺差28亿美元;但由于台湾对大陆出口也会持续增加,只是增长的速度相对较低,台湾还是会长期保持较大顺差。台研究部门预计到2005年,台湾对大陆仍保持306亿美元顺差。
另外,由于市场的开放与限制的减少,两岸贸易产品结构将发生重要变化。
台商投资与两岸经贸合作将出现结构性变化
加入WTO,对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总的看是机会多于挑战,合作大于竞争。
1.台商投资将加快由传统产业领域向高科技产业转变
随着大陆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台湾高科技产业自90年代后半期开始向大陆转移,并在2000年出现高潮。在两岸加入WTO后,向大陆转移的台湾高科技产业将成为新的主体。
在加入WTO后,台湾因依“发达地区”名义加入,高科技产业在岛内享受的优惠相应减少,发展压力增大;大陆则依发展中国家名义加入,继续采取有利于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且台商仍拥有“同等优先”的待遇,因此将进一步促进台湾高科技产业向大陆的转移。加入WTO后五年内,大陆将逐渐取消半导体、电脑、电脑设备、电信设备与其他科技产品的关税,即资讯科技产品将实现零关税,并将取消外商高科技企业为获取国内市场份额而须向大陆转移技术和出口配额的做法,另外则对台商、外商高科技产业投资提供诸多优惠政策,设立出口加工区。这些有利措施将推动台商加快在大陆这一领域的投资。同时,加入WTO后,台湾当局的政策限制门槛也会有所降低。
2.大陆服务领域将成为台商第三波投资的热点
在电信、金融保险、商业、旅游与外贸等服务领域,台湾发展较大陆成熟,有较强的优势。大陆加入WTO后,这些领域势必会因市场的开放而成为台商角逐的重点。
加入WTO后,大陆将开放前景看好、利润丰厚的电信市场。依据市场开放承诺,大陆将在6年内取消进口传呼器、行动电话等产品的地区性限制,并容许投资外商持有49%的股权等,这为台商投资与两岸电信业的合作创造了更大的机会。目前,这方面已经有初步的合作,如台湾中华电信HiNet与中国电信合作,租用中国电信宽频;台湾数位联合电信公司与中国联通公司合作,在上海成立办事处,以代理宽频的方式提供当地台商网络专线相关服务等,预计未来投资与合作将大规模展开。就商业批发与零售业而言,尽管大陆还没有完全开放,但看好大陆这一领域的台商早已通过合作、合资等变通方式在大陆建立了不少据点,甚至已有相当大的发展,批发零售业早在1998年即已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的五大行业之一。加入WTO后,大陆在三年内将逐渐取消配销权的限制,排除规定外商必须经中间商(如进口商)进行批发、零售、售后服务、维修与运输等障碍。这将进一步促进台商扩大在流通领域的投资与布局。
在金融保险领域,根据加入WTO的承诺,大陆将在2005年以前允许外商独资银行经营银行零售业业务,允许外国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允许外国保险公司拥有50%的股权等,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台湾银行与保险业早已进行部署,在香港设立据点,一旦大陆加入WTO及台当局政策开放,便迅速进入大陆金融与保险业市场。到2000年,已有十多家台湾保险公司获得当局核准在大陆设立办事处,其中已有4家保险公司获得大陆方面批准。
另外,外贸经营权、旅游业与专业服务领域的合作也有望突破。大陆有待进一步发展的法律专业服务、会计服务、广告等服务业领域,将为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与合作提供广阔的发展天地。同样,台湾也有望逐步向大陆开放这一领域,实现两岸专业服务领域的合作。
3.推动台商在农业与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与合作
加入WTO后,由于台湾对祖国大陆经贸政策的开放及祖国大陆对这一产业与领域的支持,台商在大陆农业与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与合作均将会有较大的突破与发展。大陆将引导外资重点投向农业新技术、土地综合开发与利用、水利、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这也将有利于台商在这一领域投资的发展。台湾为减轻加入WTO对农业的影响,有意开放台商赴大陆投资农业,初步计划将700多项专案审查项目中的500多项改为准许类。
4.台商投资将由以加工外销型为主向以内销投资型为主转变
台商与外商均看好大陆庞大的内销市场商机,并早已开始部署,其中部分台商已占领不少产品的内销市场。加入WTO后,大陆除逐渐大幅开放市场外,投资环境将得到较大改善,投资政策更加透明化,法制将更加健全,从而将吸引更多的台商将目标投向内销市场。可以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台商可能掀起一个争夺大陆内销市场的新浪潮,台商产品的内销市场比例将会迅速增加。
5.台商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与挑战
加入WTO后,台商在大陆的经营环境将发生重要变化,面临的竞争压力增大。一方面,大陆对台商与外商实行统一的“国民待遇”,对台商的特殊政策优惠会相对减少,台商的竞争压力将增大。另一方面,国际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扩大在中国的投资与经贸合作,包括微软、杜邦、英特尔、理光等大公司相继投资卡位,抢占大陆加入WTO后的商机,而台湾当局对台商在大陆投资仍有较多限制,这势必影响台商投资商机与竞争力。
直接“三通”与双向经贸往来将逐步实现
目前两岸经贸往来在台湾当局的限制下只能是间接与单向的,加入WTO后,两岸经贸往来将向直接、双向方向发展。
1.有望实现某种程度的直接“三通”
加入WTO后,是否会立即实现两岸全面直接“三通”,一直是外界关注的问题。台湾当局在“台湾安全”高于一切的借口下,不会立即开放全面直接“三通”。台湾当局不愿回到一个中国原则上来,两岸政治僵局无法在短期内突破,两岸直接“三通”显然不会因加入WTO而很快实现。不过,在WTO规范要求及台湾经济发展与社会各界压力下,台湾当局会对“三通”政策进行局部调整与开放。
在直接通商方面,台湾当局拟设立“经贸特区”,开放祖国大陆货品直接进入这一区域,在此区域内进行加工装配。但大部分产品仍须经香港、日本石垣岛等第三地绕行,无法全面直接通商。
在海上通航方面可能会有一定进展。目前,两岸已实现“试点直航”,两岸指定货轮可直航厦门、福州与高雄港“境外航运中心”运输转口贸易货物。未来直航港口可能在加入WTO后有所增加,并将目前已存在的两岸私下部分直航“合法化”。空中客货直航仍无法在加入WTO后立即实现。台湾当局计划空中货运采取经香港、澳门的“一机到底”的模式。对于两岸空中客运,陈水扁在选举时提出由台湾航空公司经营两岸空中客运航线,利润共享,但选后未就空中直航问题发表意见。
2.双向经贸往来会有所突破
加入WTO后,两岸经贸双向往来会有一定程度的突破。一是大陆资本有望进入岛内投资,出现某种程度的资本双向流动。为因应加入WTO后的新情况,台湾当局已就大陆资本进岛问题进行研究,预计将来会有一定程度的开放,主要限于直接投资领域,而对敏感的资本领域还不会开放。未来资本的双向流动将不可避免。二是实现两岸双向旅游观光。2000年,台湾当局已通过法律,并已决定于2001年6月前后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尽管在人数上与身份上仍有限制,但两岸民众的双向旅游观光将很快变为现实。
对台湾当局大陆经贸政策与台湾经济将产生冲击
加入WTO,对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形成严峻挑战与压力,也对台湾经济与产业产生重要影响。
1.台湾当局大陆经贸政策必须调整
台湾在加入WTO时,是否对大陆使用有关“互不适用条款”(GATT第35条与WTO协定第13条之规定),一直是岛内争议的重要问题。经过讨论与利弊分析,台湾当局倾向不运用此条款,以免对其加入WTO造成不利影响。不运用“互不适用条款”,意味着台湾在加入WTO后,不能再对大陆产品进口、在岛内投资等进行专门限制,台湾当局现行的将两岸经贸定位为间接、单向与限制性做法就必须修改与调整。
按照WTO的非歧视性原则、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透明化原则、公平贸易原则,台湾当局未引用“互不适用条款”情况下,对大陆经贸往来的限制性政策显然是不适当的,是违背WTO规范与精神的。台湾当局的政治考量仍将干扰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
2.台湾仍有维持对大陆实行限制性政策的空间
由于大陆是以主权国家名义及台湾是以“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特别关税区”名义加入,因此未来两岸经贸关系仍是一个国家之内的特殊经贸关系,也即“中国主体同其特别关税区之间的经贸关系”,不等同于WTO会员之间的一般经贸关系。因此就加入WTO后的两岸经贸关系而言,台湾当局出于政治考量,仍会利用WTO规则中的“灰色地带”,继续推行某些限制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政策。例如,WTO对航运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台湾当局可能会继续为两岸直接通航设置障碍。
3.对台湾产业有不同程度的冲击
加入WTO后,两岸经济环境的变化与经贸政策的重大调整,市场的开放,必将对台湾产业产生一定影响。台湾受影响较大的典型产业包括农业、汽车、石化等产业。据台湾方面预测,加入WTO将使台湾10万农民离开农业,受影响人口达40万。台湾农业经营在低廉的大陆产品竞争下将更困难,将不得不扩大在大陆投资与进行两岸合作,进行新的两岸农业分工布局。同样,台湾的汽车工业市场容量有限,生存更加困难,也开始到大陆寻找生存之道。其中裕隆集团最为典型,他们早已采取行动,所属的中华汽车公司与大陆的东南汽车公司合作已获得成功。同时裕隆汽车公司正计划与大陆东风汽车集团合作,成立东风裕隆汽车营销公司,以取得在大陆的经销权。
逐步开放大陆产品进口及台资企业产品回销增加,会对台湾部分产业形成较大压力。据台湾“工业总会”对1999年度台湾厂商受进口商品威胁的调查,受威胁商品的最重要来源是大陆,占总体的39%。受大陆货品低价影响的产业主要有无机及有机化学、电机与设备及其零件、纺织品与玩具等。另据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估计,如果解除大陆物资进口管制,台湾12项产业中,将有一半即食品、石化、制药、钢铁、家电、消费性电子等6项产业呈现贸易逆差。
为此,台湾当局已在研究应对方案与政策。预计台湾在加入WTO后会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或“安全条款”等方式,对两岸经贸进行适当限制。同时建立两岸安全网机制,即建立针对大陆产品进口的防卫机制,通过限量、关税配额、检疫等方式限制进口,特别是对台湾不具竞争力的农产品进行保护。
4.两岸经济的互补性进一步增强
加入WTO后,两岸贸易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大陆很可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台湾从大陆进口产品也会大幅增加,两岸经济的互补性将进一步增强。同时未来两岸在市场、资源、土地、劳动力、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互补与合作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加速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经济一体化
两岸加入WTO后,中国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均成为WTO这一重大国际经济组织的成员,这有助于推动中国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1.两岸的资本流动与资本融合将获得加强
现在台湾、港澳与祖国大陆之间的资本流动除大陆资本不易进入台湾外,相互间资本流动规模已相当大,已实现了某种程度的资本融和,未来会进一步加强。台湾银行业早已在香港进行投资部署(到目前已有10多家台湾银行分行与多家办事处),作为其整个中国经济区金融事业发展的基地。香港也是台湾证券业进军大陆与东南亚市场的跳板,近年来,台湾证券商在香港设立营业据点及投入资金不断增加。据香港联合交易所统计,到1999年6月初,拥有联交所会员席次的台湾上柜券商有京华、亚洲、群益、大信、日盛、中信、建弘、宝来、康和、台证、金鼎及元大等12家,其中属于威京集团的京华证券国际与京华山—国际同时具有会员资格。每家投资额多在5亿元新台币以上,业务涉及财务顾问、主办承销、期货及基本业务等。在未来两岸及香港经济规模扩大后,区域内将出现香港、台北与上海三个不同功能的金融中心,形成区域内一个金融“金三角”。
2.进一步优化地区资源配置,实现中国经济区内合理的产业分工布局
加入WTO后,两岸及港澳地区企业界均会在中国经济区范围内寻找适合的发展产业与地区,自发地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产业分工布局。大陆未来一定是台湾与港澳地区经济发展的腹地,也就是说大陆将进一步成为香港与台湾的重要生产基地,台湾与香港只集中发展较具优势的部分产业。
香港早已将生产基地转移内地,台湾也有类似情况。以台湾资讯业为例,近年来在岛内资讯硬件生产产值比重不断下降,从1995年的72%降为1999年的52.7%;而在大陆生产比例不断上升,从14%上升为33.2%。台湾媒体更以“大陆成为跨国企业产品全球生产重镇”来形容台商与外商在大陆的投资发展与产业分工布局。近两年来,台商逐渐将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转移大陆,实现两岸的合理产业分工与布局,以争取最大利益与长远发展。
3.促进中国经济区内经济的繁荣
加入WTO后,两岸及港澳地区相互之间的贸易往来、资金流通、人力流动、科技经贸交流与合作等将更加频繁,必将形成亚太地区一个高度发展的中国经济区,即一个重要的次区域经济圈,进而促进两岸及港澳地区整体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实现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