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室性早搏病人左心脏结构和功能探析论文_韩小慧1,李跃荣2(通讯作者)

1.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内科 山东德州 253400;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山东德州 253400

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的左心脏结构以及功能特点。方法:在2013年2月-2017年5月内科收治的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中选出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室早出现的早晚以及早搏负荷进行分组,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心脏彩超结果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不同早搏出现时相以及早搏不同来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不明显,P>0.05;收缩期室早组的LVESD、LVEDD均高于舒张期室早组,且LVEF低于舒张期室早组,P<0.05;高负荷组的LVESD、LVEDD最高,中负荷组次之,低负荷组最低;高负荷组的LVEF最低,中负荷组居中,低负荷组最高,P<0.05。结论: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的左心结构以及功能变化会伴随着室早出现早晚以及负荷高低而发生变化,收缩期室早形成的无效心搏导致患者长期处于心动过缓状态,更易出现代偿性心肌病,心脏结构和功能更易受损;随着负荷的增加,左心室逐渐扩大且心功能降低。

关键词:特发性室性早搏;负荷;早搏出现时相;左心脏结构;功能

室性早搏是心律失常中的一种,不少研究发现频发性室性早搏会对心脏结构、功能造成影响,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1]。对于特发性室性早搏,过去临床上认为预后良好,近些年来不少文献报告指出频发的特发性室性早搏也可能造成心功能不全、心脏扩大等。对此,现回顾性分析我院100例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患者左心脏结构、功能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7年5月本院内科收治100例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3例,女57例,年龄41-73岁,平均(61.8±5.5)岁;排除伴有心肌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可能引起心肌功能受损疾病的患者;排除偶发性室性早搏患者。

1.2 方法

(1)分组方法:以患者的室早出现时间分成收缩期室早组和舒张期室早组;以患者的负荷水平分成高负荷组(负荷>20%)、中负荷组(负荷在10%-20%之间)、低负荷组(负荷<10%)。(2)收集资料:基础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左心结构资料(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功能资料(左室射血分数LVEF)。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对计数/计量资料行x2/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收缩期室早组与舒张期室早组患者的对比

见表1,收缩期室早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资料与舒张期室早组患者差异不明显,P>0.05;在左心结构以及左心功能指标上,舒张期室早组均优于收缩期室早组,P<0.05。

2.2 不同负荷患者的对比

见表2,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不明显,P>0.05;在左心结构以及左心功能指标上:高负荷组患者的LVEDD和LVESD最高,中负荷组次之,低负荷组最低,P<0.05;低负荷组患者的LVEF最高,中负荷组次之,高负荷组最低,P<0.05。

3 讨论

虽然临床上早有研究指出:与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室性早搏相比,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对患者的影响较小,预后良好;而伴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少学者发现特发性室性早搏对患者也会产生深远影响。健康人的窦性心律起源于窦房结,激动自室间隔顶部开始向下传导,同时分传至左右心室,而室性早搏患者的正常心肌细胞电激动传导顺序遭到扰乱破坏,导致左右心室的心肌细胞收缩不同步,出现射血分数下降、舒张末期容量负荷增加、压力增加现象,导致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情况[2]。

根据室早的出现时相可以简单分成收缩期室早和舒张期室早。其中收缩期室早是提前出现的心室异位电活动,收缩期室早在窦性QRS波出现时,间隔50ms后已触发了一次正常心室收缩,而且将前次舒张期回流到心室的大部分血液已经射入到主动脉内,在左室腔接近于空腔时,出现的收缩期室早50ms后又将触发一次心室收缩,此时心室为空腔,只能形成无效收缩,收缩时几乎没有血流射入到主动脉,也无法引起主动脉内压力升高,从而导致脉搏短绌。而频发的收缩期室早逐渐促进左心室的扩张,引起心动过缓性的心肌病。舒张期室早同样也是心室异位电活动,在QRS波起始50ms后也触发一次心室收缩,而在此前已有大量的跨二尖瓣血流回到左心室,因而本次室早触发的心室收缩将回到左室的血流再次又打回到主动脉中,而且多数患者由此次左室收缩的跨主动脉瓣血流减少不明显,故而为有效心搏,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故而对患者的心功能影响不大,不少患者长年为舒张期室早也未诱发室早性心肌病。本研究结果显示:收缩期室早组患者的LVESD、LVEDD明显高于舒张期室早组,收缩期室早组患者往往伴有明显的左心室扩张现象;收缩期室早组的LVEF低于舒张期室早组,证实收缩期室早患者的左心结构、功能恶化更快,证实上述观点。

在负荷对左心功能结构、功能的影响上,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负荷组患者的LVEDD、LVESD最高,LVEF最低,中负荷组次之,低负荷组最低,指出负荷高低与左心功能、结构变化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室性早搏的负荷越大,则心功能损害越大。室性早搏的符合越大,则心室的收缩失同步、腔分流就会越明显,则病理生理改变就越显著,室壁僵硬度越高,心脏的扩大也越明显[3]。

综上所述,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的时相、负荷水平都会影响到左心结构以及功能,收缩期室早患者的左心功能、结构恶化更早;负荷越重则左心结构、功能恶化更严重。

参考文献:

[1]彭珍云,向力群,曾向辉,等.特发性室性早搏不同负荷与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222-224.

[2]李可,胡元会,李偲偲,等.特发性室性早搏病人左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113-116.

[3]宋晓坤.不同负荷室性期前收缩与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1):55-59.

论文作者:韩小慧1,李跃荣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特发性室性早搏病人左心脏结构和功能探析论文_韩小慧1,李跃荣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