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学的新革命--以心理学为视角_心理学论文

论心理学的新革命--以心理学为视角_心理学论文

论心理学的新一轮革命——从心理学内部来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学论文,新一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时代在呼唤和促发着心理科学新一轮大革命。这一时代的呼唤不仅来自心理科学外部,也来自心理科学的内部。本文即从心理学内部阐释心理学的当代革命。

1 心理科学内部力量的积聚

现代心理学研究主要是以拆开来孤立地、相互割裂地、简化地、有时甚至是理想化地进行的。心理学内部力量的积聚,首先就表现在这种资料已大范围多层次地和深刻地相互矛盾的过度积累起来,和产生在这些相互孤立的研究基础上的理论的冲突。这直接促使人们检讨原有思想方法的合理性,和寻求新的思想方法、新的理论,促使人们从更大的范围、从不同的学科来考虑和研究心理学问题。这和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发展及对心理学的需求不谋而合。于是,跨学科的研究和跨学科的心理学家的出现也就成为必然。从更高的理论层次、更广泛的领域、多学科的角度来综合地和整体地研究心理学问题也就成为了现实。这就是目前正在日益增强的趋势。也就是说,心理学内部力量的积聚,目前已全方位地表现在研究资料的矛盾积累、理论的冲突、思想方法或方法论的不适应和多学科多层次协同研究局面的骤然形成等导致科学革命的几乎所有方面。可以肯定,一场规模空前和意义深远的心理科学大革命即将爆发,一场导致心理科学统一理论体系的最终建立和方法论根本转变的革命即将爆发。

1.1 历史性理论沉寂

50—60年代建立起来的信息加工范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层次观点,即信息加工可以从形式化和实现两个层次上来研究,在形式化层次上符号论可以说明一切,当时神经实现方式方面的研究存在极大的困难,而符号论研究还刚刚起步,具有极大的空间。二是阶段的观点,心理学的各种问题都放在输入、存储、加工和输出的框架中来看待。

当时人们认识到:一、心理学领域本来就包含多种方向多个层次;二、心理科学统一理论的建立还不是一个现实问题;三、目前阶段应主要是事实资料的积累和对局部问题的理解;四、应容许不同学科不同角度不同方法的研究。

而现在,大不相同了。在不同层次上进行的研究都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与此相对照的突出的问题是符号论很有限而不能说明一切,各种资料不能被很好地组织起来,各种研究纷无头绪,难以明确各自在心理科学领域里处于什么地位和真正要解决什么理论问题。所以,目前迫切需要的是如何把不同层次的研究衔接起来,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以方便各方面的研究定位。现在各学科间交叉、渗透、融合的研究也正说明了这样一种需要。所以,理论的沉寂和打破这一沉寂的革命力量的集聚是这同一历史时期的两个方面。

1.2 各个方面的进展和资料的积累

这里我们只简要介绍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大量的资料是围绕这些进展而积累起来的。笔者认为,传统心理学实验研究属于现象学实验研究范畴,临床病理与病例的实验、动物实验等神经心理科学研究和形式化与人工模拟研究等属于本体性研究的范畴。

1.2.1 现象学的实验研究

现象学的实验研究由意识层次深入到了无意识层次,而且已由发现无意识加工现象发展到对无意识加工现象进行展开的深入的研究,如从平行加工现象、模式识别和概念结构的原型现象等[12]到启动效应的研究,进而到内隐记忆、内隐学习的研究等[15]。

1.2.2 神经心理学进展

神经心理学的研究由定位说和均势说之争发展到了网络和模块性研究,而网络和模块概念可以看作是定位说和均势说的对立统一[2][5]。

神经网络结构的较有代表性的有关发现是平行分级的视觉信息处理神经机制。运动、颜色、形状是分离处理的,甚至静止形状和动态形状也是分离处理的。也就是说各有相对独立的模块。在各模块内又按各自属性的一定顺序排列,涉及顺序中特定位置的处理单元成柱状构筑,如特定的方向柱、颜色柱等[13]。

分子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已开始表明,发生在神经系统突触的生化形式的计算是非常精确和非常可靠的。某些动物的嗅觉灵敏度和分辨力都是极其惊人的,灵敏度可达一万亿分之一,并可分辨同种化学物质的光学异构体。现在,这些现象已经从分子水平开始得到阐明。关于遗传在心理中的作用问题的研究,已不再单纯是“同卵双胞胎”和“家族史”这类经典范式,而是深入到了分子层次。某些过去曾被认为是生活习惯的问题,现在也被证实与遗传有关,并发现其分子水平上的原因。酒基因的发现及克隆就是一例。分子神经心理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在遗传方面已经展开,而且已经或正在渗透到认识、记忆、情绪、行为和发展等领域[7][8]。

各种器质性和功能性病理状态为直接研究神经心理学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有效途径。近些年这方面也取得了广泛的成果,如与意识(无意识)研究相关的盲视、掩灭、面貌不识症、健忘症病人的启动效应(和正常人的启动效应)等现象的研究,不同记忆现象的研究、选择性空间注意和视觉忽略症的研究,近记忆和远记忆的研究等[14]。

1.2.3 形式化研究和模拟研究

形式化研究和模拟研究由符号研究发展到子符号研究,即由符号处理研究发展到分布式存储和处理的研究,进而又发展到两者相结合的研究[10]。

1.3 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缺陷

1.3.1 符号论不能说明一切

认知心理学受到人工智能的很大影响。可以说是一母同胞,认知心理学也是符号主义的[11]。若仔细看看实验研究及由此而来的一些局部理论,就不难棦现,认知心理学各个方面都始终存在着一些不和谐音。从并行处理、模式识别和概念结构的原型说、一直到启动效应和有关内隐记忆、内隐学习等的研究[15],都不是单纯符号论所能解释的。甚至关于推理的实验研究也主要证明,人类思维并不是按着逻辑来进行的,无论是概率推理还是三阶段推理都是如此[12]。总而言之,在人类认知的符号处理过程底层是非符号处理。有关符号处理和非符号处理问题,由于篇幅有限,将另文详细讨论。

1.3.2 计算主义和认知主义

真正阐明心理的本质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理论就是符号论或计算主义。

但符号处理不仅不能解释认知问题的全部,更不能解释情绪和人格等其他心理学问题。而这些问题和认知问题在某个层次上是应该有共同本质的。尽管在情绪和人格领域也有所谓认知理论,但和认知的计算理论几乎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符号主义的准则是计算可以说明一切,而广义的认知主义准则是认知可以说明一切。认知主义不是一种理论,和行为主义一样,只不过是关于研究对象、解释原则的一种宣称。所以,更多地认知心理学也不被看作是一种理论,而被认为是一种思潮。

1.4 从现象学走向本体心理学:本体的实体研究和本体的形式化研究

100多年前,现象学观察与实验及其资料的处理,产生了传统心理学及其理论。直到40年前,本体研究也还主要属于生理学的范畴。

现在不同了,本体的实体研究尽管还保留了生理学方法,但都是在新的指导思想、新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尽管人们对这一框架的认识还很不清楚(这种框架目前还隐含在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和非线性自组织理论等的影响之中)。另一方面,本体的形式化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而几十年前,这方面几乎是一个空白。

总之,本体心理学研究现在已经全面地在形式化研究和具体的生物实现方式两个层次上展开,并已积累了一定的资料,使得我们已有可能来讨论一次新的心理学大革命。

1.5 心理学发展需要新的指导思想

过去,由于思想方法和理论的局限、技术手段的局限,只能采取拆开来研究的方法,对单一的方法进行孤立的、简化的,甚至是理想化的研究。

而现在,心理科学不同分支学科之间、心理科学和认知、智能、生物等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研究越来越加强,已开始使得人们在思想方法和技术上更加需要并已有可能从整体上和复杂性上来统一地思考心理学的问题。时代需要新的方法论。

2 革命的内容和性质

尽管传统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有许多共同的主题,但长期以来,理论上却缺乏共同的基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几乎没有共同语言,彼此之间仍是若即若离的关系。现在不同了,各有关领域和不同学科之间,已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而不只是共同的话题,已开始从心理现象的表面科学观察与研究深入到心理活动本质的科学阐明(这里冠以“科学”二字,以示与日常观察和哲学阐明相区别)。人们已开始在科学上触及心理的本质,心理科学正在走向统一。这一趋势和目标决定着新一轮革命的性质和内容。

2.1 革命的性质:一次全面深刻的理论革命

现在,第一,系统科学等的发展从理论上做好了相当的准备;第二,人们已开始承认心理现象是以生物神经过程的方式实现的信息处理过程的总体表现,既不再以还原论为由反对用生理方法特别是神经生物学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也不再以机械论为由反对用人工智能科学研究成果来解释心理现象;第三,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出现,使得有可能把神经系统放在一定的心理实验环境中来研究,可以考察神经系统不同部分在某些心理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使得模拟研究已能从各个层次上来展开,基于符号的模拟十几年前就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现在神经网络的模拟,从结构到算法越来越多样、复杂,规模上正以几何级数增大,并且这种从底层开始的模拟向着高层功能模拟方向的拓展正在迅速取得进展。这些使得人们已开始能看到有关心理现象的一幅完整的科学图景,尽管具体细节上还是非常不清楚的。

2.1.1 统一理论的生长点:从神经网络说起

就神经网络而言,可以肯定些什么呢?

第一,认知是神经系统的机能,基于神经系统基本单元和基本结构方式的抽象模型的神经网络研究,肯定是非常有前途的。

第二,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尚未考虑生物神经元的其它许多属性,而且神经生物学和神经心理学对这些属性的认识也还是非常有局限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神经网络的真正有意义的不是神经元而是网络本身这一复杂系统。也就是说,不在于对神经元的抽象,而在于对人类整个生物神经网络的抽象。

第三,神经网络对于智能系统的意义,不在其构成成分和构成原理,而在于这个复杂系统的整体行为,这是统帅神经网络研究的灵魂。而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才是说明这种行为的最恰当语言。

第四,网络神经心理学区别于传统神经心理学,目前而言主要在其研究范式。前者是网络型的或说拓扑空间型的,而后者是区域型的或说现实空间型的。网络范式更接近真实。网络本身就是一种信息处理体系,其结构和其信息加工的本质,既能说明机能定位,也能说明机能的组织,而区域范式不是结构与机能的统一,不能反映神经系统的实质。总之,网络范式才具有能恰如其分地说明神经系统这一信息处理系统的内在潜力,是心理科学的统一理论的生长点。

2.1.2 从形式化到血肉之躯

理论上讲,在符号论框架中,人只能是一个形式化的人,而不可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个框架中几乎不存在为情绪、人格等提供的理论阐明空间。因此,它就不可能成为心理科学的统一理论基础。

而处于一定生理环境中的神经网络及其分布式存储和处理过程受到其生理环境的制约。这为阐明生理和病理因素对人的心理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空间。同样地,神经网络对外部环境、人体生理状态和行为等信息的综合处理及其分布式存储和处理的特点,为阐明情绪、个性或人格提供了理论空间。可以肯定地说,产生于神经网络理论研究基础之上的理论,将能包容心理的所有方面,成为心理科学的统一理论基础或总体理论框架。

2.1.3 神经系统结构和心理机能的统一理论

科学的心理科学理论或智能理论、认知理论,应是关于神经系统或认知、智能系统的结构和关于其心理机能两方面理论的完美统一。

如前所述,神经网络研究将能阐明生物神经网络的信息处理实质,并给予形式化说明。而神经科学则将能阐明神经网络信息处理的生物实现方式。神经科学正在加速说明神经系统的网络结构。如发育神经生物学已在开始说明神经网络的构筑过程,分子神经生物学已开始在分子水平说明突触等的神经过程。这些学科与心理学科相结合,将能完整地阐明神经结构和神经过程的心理机能意义,给出一幅完整的心理图景。

神经网络的系统结构、学习的算法本质以及各种参数,我们可以称之为网络的性能。除遗传因素稳定地影响神经网络的性能以外,生理、病理的因素也作为环境因素影响各参数进而影响性能。神经网络实际存储的知识,包括所谓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也决定于训练的次数和训练样本的完备性和正交性(代表性、典型性),训练的效率同时也决定于网络的性能。最终决定一个人的反映性能的就是两方面因素:神经网络的性能和所存储的知识。神经网络系统的总体反映性能就是我们所讲的人格。所以,广义地看人格就是对系统智能的总体、综合的描述。智能和人格本质上是一回事,只不过传统上人们通常一方面狭义地把符号处理的能力看作智力,其余看作非智力因素;另一方面又强调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密切联系和没有绝对的界限。实际上,人类生物神经网络与外界的接口并非只有以符号处理为基础的逻辑和言语一个,处理的结果也并非只有可由符号表示的一类,而是还有非符号表示的输出途径与方式,它们仍然属于智能的范畴。

2.1.4 符号处理和分布式存储、处理的统一

基于神经网络的新的理论体系将能阐明分布式存储和处理是如何实现符号处理的,而成为两种处理方式的统一理论体系。对此,本文作者提出的意原理论[1][2][3][4]及意识的界面理论(将另文讨论)等,在给予一定的说明。

2.2 革命的广泛内容

综合以上所述,新一轮革命将广泛地发生在从结构到机能,从认知到人格,从情绪到意识,从普通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从正常心理到异常心理,从心理学科学哲学到心理学科学理论等心理科学的所有领域。

3 革命道路的估计

这一轮革命将首先起于方法论和思想领域的革命,任务是明确理论目标和方向,向着统一理论积极探索,而止于统一理论体系的最终建立。

如前所述,未来心理科学的有关研究将是和认知科学、智能科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将是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中来进行的。具体地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方面:

一、形式化研究,主要给予形式化说明。相关的学科主要有系统科学、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科学、逻辑科学、科学语言学和心理科学等。

二、实现方式和特点的研究,包括生物实现方式和人工实现方式的研究。前者主要是从生物实现方式对心理给予说明,有关的学科包括神经科学、分子生物学、遗传科学和心理科学等。

三、学习、训练和管理的研究。关于人这样一类特殊信息处理系统的训练和“使用”等的研究,其有关的学科包括教育科学、管理科学、人机系统科学和心理科学等,甚至未来将包括基因工程学科;关于未来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的研究,其有关学科主要有人工智能工程、信息技术、数据工程等。数据工程将是一门新的工程学科,是一门关于怎样为未来神经网络提供完备性和正交性好并适合于其自学习的数据的学科,也就是关于如何给未来人工神经网络组织和提供教材的工程学科。

所以,将要走的革命道路必然是多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的道路,是一条整体性和复杂性研究的道路。

4 历史性机遇

4.1 心理学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

历史上心理科学一直是一门借鉴学科。如前所述,心理科学成为21世纪带头学科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同时它也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由某些人独霸的学科,而是变成一个吸引不同学科从各自角度共同研究的广阔领域、广阔战场。这一领域的传统主人,从心理学层次和角度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们,能处于带头的地位吗?心理科学的根本性突破是心理学家为主体来实现还是以其他学科工作者为主体来实现?这些却不具有必然性。这是心理学家们的一次历史性机遇,也是一次历史性挑战。

4.2 中国心理学事业的历史性机遇

建立中国自己的心理学是几代中国心理学家的追求。但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基础理论方面,心理学是无国界之分的,只有不同国度心理学家贡献大小的区别。有国家之分的是民族心理学及应用心理学。中华民族心理学是中华民族固有的领地,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事业,是别人抢不走的。中华民族心理学是否能尽早建立,首先是我国心理学界对不对得起自己的祖国、对不对得起自己的民族的问题,而不是世界性问题。但中国心理学界若能跻身于新一轮革命的前列,必将推动中华民族心理学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尽快建立。所以,新一轮心理科学革命,既是中国心理科学对世界心理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的历史性机遇,也是中华民族心理学的一次历史性机遇。

为了迎接革命,紧接而来的问题是象我们现有这种培养方式下产生的传统型的“心理学家”能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能经受住目前时代的挑战吗?

加强心理学人才教育,明确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是中国心理学事业目前最紧迫的任务。心理学专业教育不能再局限于传统心理学的范围之内了。

收稿日期:1996-09-10

标签:;  ;  ;  ;  ;  

论心理学的新革命--以心理学为视角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