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选择:从近代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论文,近代化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近代化的涵义,说法不一。其中有两种主要的观点:一是近代化即资本主义,核心是资本主义工业化;二是近代化即工业化、民主化。还有的学者把近代化分为资本主义近代化,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近代化以及社会主义近代化等类型。
近年来,也有人不主张使用“近代化”这个术语,而一律改用“现代化”。不过,现代化的含义也十分复杂。目前世界上关于现代化的定义五花八门,莫衷一是。我认为,应当从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近代化与现代化的问题。从近代化到现代化,我们要从社会制度、工业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文化状况、人的素质等方面,辩证地看待这个历史的转变。一般来说,现代化是在近代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换言之,现代化是近代化更高层次的发展。抽象地说,近代化或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近代化可以说成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
许多研究近代化或现代化的学者指出,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每个国家和民族,最终都要走向近代化或现代化。但是,人类的历史进程不是同步的,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曾经辉煌过的一些文明,有的衰落了。率先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进而实现近代化的国家是西方文明中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 这些国家早在16、17世纪就开始通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变革进而逐步实现工业化、近代化、现代化。因此,有人把这些国家现代化称为“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以英、美、法等国为代表。另一种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即是在前者的刺激与示范下,为了回答外部世界的生存挑战而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进而实现工业化、近代化、现代化,后者以德国、日本最为典型。它们的现代化大多迟至19世纪才开始起步,最初的诱发和刺激因素主要是源自外部世界的生存挑战和现代化的示范效应。在近代东西方不同文明之间发生过碰撞引起暴力和冲突,由于近代西方文明占据优势,因而东方落后的国家在西方的侵略下,开始以西方为榜样,进行近代化的探索。
中国近代化从形式上看也属于后者。一般来说,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可以上溯到19世纪中叶。众所周知,以“鸦片战争”为基本标志,中国进入了近代历史上“被动挨打”的时代。但在一定意义上,它又是西方新兴的资本主义工业国与东方衰落的封建主义农业国之间进行的首次大较量。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型;也开始一步一步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对封建中国的侵略具有二重性:一是它客观上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解体,造成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某种程度的发展;二是帝国主义为了控制中国,不允许中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封建王朝腐败与外国资本主义殖民化同步进行,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与近代化的种种努力相互交替。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广大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近代化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交织在一起,决定了“反帝反封建”成为贯穿近代中国的根本主题。因此,实现近代化首先要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这也是在中国实现近代化基本的政治前提。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反帝反封建,实现近代化而奋斗的历史。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是在面临西方列强的挑战,为了维护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历史条件下被迫启动的。以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为主要标志,中国革命经历了两大历史阶段:一是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两个革命领导者不同,但在反帝反封建这个问题上是一致的。在中国人民对外争取民族独立、对内争取民主自由的革命斗争中,先进的中国人为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国家富强和近代化而不断探索。一百多年来,许多有识之士痛定思痛,提出了种种救国方案和实现中国富强的理想。他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实现近代化,才能彻底摆脱“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命运。显然,这些先进的中国人关于中国近代化理想的探索,是在回应西方列强的挑战背景下逐步形成的。这些方案和理想,按其所处的历史阶段、阶级地位和性质来说,大致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在现存的封建社会中,不根本改变封建的社会制度或简单地改朝换代或实用地模仿、引用西方的“长技”而企图实现近代化的理想。这种近代化理想大体上包括地主阶级革新派、农民革命的领袖以及洋务派提出的各种革新观点、改朝换代的革命理想以及洋务派等领导的早期近代化的实践。
第二,局部变革现存的封建制度,实行各种改良主义政策,从而实现近代化的理想。这主要包括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立宪派等提出的近代化理想。
第三,对现存的封建制度进行革命或进行资本主义式的变革与改良,从而实现近代化的理想。这种近代化理想包括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及后来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的各种近代化方案和主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主义制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大事。他提出的“三民主义”和实业计划,是最为系统的资产阶级近代化纲领。但是,辛亥革命后,中国没有真正形成政治稳定的前提,因而孙中山提出的这一纲领无法在中国付诸实践。五四运动之后,思想界围绕中国的发展道路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进行了多次大的论争,诸如问题与主义之争、科学与玄学之争、东西文化优劣之争、中国文化出路问题之争、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之争、中国现代化问题之争等。这些论争,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特别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政纲和五四新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对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近代化理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造,建立新民主主义乃至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百年为之奋斗的近代化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建立的中华民国是有其名,无其实。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的潮流,率领人民把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变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下,实现近代化包括政治民主化、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的伟大理想。这个伟大理想,是对中国百年来先进中国人提出的各种救国救民近代化理想的科学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这个“睡狮”已经苏醒,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而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创造了前提和条件。建国以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对如何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进行了艰难的探索。经过短短的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从1952年底到1953年,毛泽东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这条总线路的指导下,我们党制定了实现工业化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经过短短几年的建设,新中国各项事业出现蓬勃生机,为全世界所瞩目。1956年,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八大再次提出集中力量尽快地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历史任务,并制定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宏伟纲领。但由于对现代化建设的困难认识不足,1958年毛泽东发动了“大跃进”,使我国的国家工业化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遭到重大的挫折。更令人遗憾的是,从60年代始到70年代末,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和阶级斗争问题的处理一直陷入矛盾之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总设计师,他反复指出:我们搞建设,要根据中国的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他强调,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同时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他认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去讲现代化,不能离开中国的发展道路去讲现代化。改革开放的20年来,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集体的领导下,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纲领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开辟了一条正确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全面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回首百年沧桑,我们感慨万千。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是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潮流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光荣。从孙中山到毛泽东再到邓小平,他们承先启后、继往开来,领导中华民族经过百年的苦斗和抗争,终于完成了对外反对列强压迫,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革命,并把民主革命推进到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由于我国生产力还不发达,现在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一定能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不息!
标签:中国近代史论文; 中国近代化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毛泽东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孙中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