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造价是工程完成后所投入的所有成本总和。对造价进行动态管理,是保证造价符合实际,实现工程最佳投入产出,增加其社会效益的关键。本论文主要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流程,希望对于此方面工作作出些许贡献。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管理分析
前言:房屋建筑是建筑业的重要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社会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实现造价动态管理,对于施工企业、建设单位以及整个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造价动态管理从房屋建筑工程立项伊始就已经发挥作用,对分部工程予以指导,并在施工环节中做到成本控制,在工程结束竣工发挥审核作用,确定材料差价,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
一、造价动态管理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是由工程属地审计局来负责审核,只有那些投资合理,具有公允性、合法性和真实性的申请会被审计通过并成立项目。由此可知,工程造价关乎着项目能否上马。造价动态管理可以针对建筑市场、材料市场、人力市场的价格因素予以了解,并针对具体工程所有因素来进行科学核算,才能形成贴合实际的工程造价。研究证实,良好的工程造价可以对工程成本的90%产生影响,最终可以降低总成本的7%。故此,造价动态管理对施工企业来说具有良好的材料控制、人员控制、财务控制作用,可以充分发挥施工企业的集约管理效用。
二、房屋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流程
作为一种主动的积极的预算工作,造价动态管理已经在工程伊始就发挥作用,首先在审计环节就起到了促进工程上马的作用。之后,其对之后各个阶段施工具有直接指导作用,所以做好每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实现工程性价比的关键。
1.收集详细资料,做出科学合理分析
工程决策阶段,需要财务部门获得详尽的工程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予以分析。比如:要充分了解工程的水、电、交通等情况;水文地质情况;材料价格、设备价格、人员成本等资料收集;相似工程的总体投资信息收集;项目所在地未来发展;国家对当地的经济政策等等。这些资料对于后期的设计方案、成本控制、项目价值管理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2.投资估算真实可靠,力争上马达成指导
要集合所有资料形成系列科学可靠的投资估算,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切实把握设计思想,实现各环节造价的基本把控,使得总体造价在施工之前就处在非常合理的范畴,如此可以减少后续工程成本浪费。项目也能因为造价合理而审核通过,早日上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积极介入设计环节,力控多余成本
房屋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不同、人工不同,会使得造价产生很大的差异。而材料和人工都在设计图纸中有所体现。故此在造价管理要积极地介入到图纸设计阶段,要求设计单位出几套方案,对方案的材料、人工、建筑格局等予以充分论证,最终选择一个性价比最佳且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方案。并且要求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工程监理要进入该环节,对设计师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后期工程变更。工程变更对于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来说,都是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因为其可以明显推迟工期、提升材料以及人力成本。
4.施工环节 充分融入造价管理
设计图纸完成后,便进入到具体的施工阶段。为了确保各个环节有效对接,实现对造价的科学控制,需要将总预算按照工程阶段以及工种予以分割。并建立严格的监督体系,对阶段工程以及每个工种形成具体的成本监督,避免人财物上的浪费。
5.竣工后造价管理
竣工以后的总结算中,财务部门要将所有有关资料予以整理,从而充分地分析总结对造价产生影响的因素,要针对材料价格、人力成本、工程环节等一切影响因素予以研究。要严格把握结算环节,对于结算方式、计算方法、未结余款等进行仔细校对。一般来说,在这一环节可以掌控材料价差,从而进一步节省成本,增加工程的利润和社会效益。要控制价差,必须要详细地查看合同以及工程预算中和材料市场价格有关的资料,寻找二者间的差额。
三、影响造价动态管理的因素
第一,制度因素。只有建立造价动态管理制度体系,才能确保该项工作得到有效展开。才能确保各方主体围绕造价展开资料收集和具体的管控。制度想要落地,就必须建立对应的激励制度,提升各个主体的主动参与性。另外,建立造价动态管理的评价制度,对于该项工作持续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二,人才因素。造价动态管理不仅仅需要财务知识,还需要一些现代信息采集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等。因此培养综合型的造价管理人员对于该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人才获得除了对在职员工进行培养,就是积极地联系各大工程管理院校,择优选用毕业生。第三,思想因素。如果思想观念不改变,就算拥有严格制度,拥有综合的技术能力,也不可能实现造价动态管理。思想的改变需要持续教育,有赖于制度上的约束,更有赖于人力资源在录用人才时,对其思想予以摸底。
四、信息技术于造价动态管理的影响
传统的造价管理因为缺乏信息技术,需要大量人力通过不同渠道去获取资料,其工作难度较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造价管理的积极实施。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技术、自媒体技术等等纷纷登场,利用这些技术可以大量采集信息,为材料价格比对、人力市场考察、设备价格摸底提供了方便。然而因为网络信息存在很大的虚假成分,需要操作者对信息质量予以把控。另外,通过网络渠道大量采集相关工程的数据,为造价寻找参考。
总结:房屋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是始于决策阶段,要为工程审计服务,要确保工程项目拥有真实性、公允性和合法性,争取项目今早通过审批。要提前制定科学合理预算,并使其对后续的图纸设计、工程施工等产生指导作用。在图纸设计章要积极地把控造价,避免没必要的工程变更。特别是在施工环节,要将总预算予以分解,使其和具体工程环节、工种工序产生紧密联系,避免成本超标。另外在施工结算要详细地查看所有资料,避免错误结算,要积极去发现材料价差,实现造价把控。
参考文献
[1]孙成方,叶伶俐.建设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与管理[J].建筑经济,2006(3):61-63.
[2]薛能资.项目实施阶段造价的动态控制与管理[J].建筑经济,2007(s2):212-214.
[3]庞亚玲.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分析[J].建筑经济,2013(8):109-112.
论文作者:黄进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动态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环节论文; 成本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