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各国经济增长差异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二十世纪论文,差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20世纪的经济增长是史无前例的。1870—1913年是金本位的全盛时 期,当时最主要的工业化国家法国、德国、美国和英国的人均国民产值每年以平均1.5%的速 度增长,而在1950—1994年间,这些国家的人均国民产值每年则以平均2.5%的速度增长。这 两个增长率之间的差别是巨大的。要实现人均国民产值翻一番,以1.5%的增长率需用47年, 而以2.5%的增长率只需用28年。然而20世纪的增长率引人注目的并不只是它相对高的速度, 经 济增长率巨大的国际差异也是惊人的。许多东亚及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达到平均5%以上 ,以这样的增长速度用不了15年这些国家的国民产值就会翻一番。但并不是亚洲所有国家的 经济增长都如此强劲,世界有些地区从未经历过经济增长,许多非洲国家现在的人均国民产 值甚至大大低于1870年的水平。如何解释经济增长这种巨大的国际差异呢?
一、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的对比
1870—1994年间美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8%左右,和美国人均国民产值在过去120年里增 长9倍的情况一致。如果把美国1870年以来的经济增长看成一种长期趋势,并把它作为检验 各国长期经济增长的水准,我们发现英国大约在世纪之交失去了工业化国家的主导地位,让 位于美国。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英国经济的衰退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初。第二次世 界大战以后,德国和意大利经历了所谓的经济奇迹,像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一样,这两个国家 的经济增长远远快于美国。就人均国民产值而言,德国和意大利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初和90 年代初赶上了美国。
与一些亚洲国家相比,欧洲战后的经济发展显得微不足道。日本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一跃 成为经济超级大国,南朝鲜和中国台湾也显示出可与日本媲美的经济增长。但因这些国家的 起点低,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们的人均国民产值只是美国人均国民产值的50%。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亚洲国家都表现出类似的经济奇迹。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印度的经 济增长一直落后于美国,只是最近才小有进步。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 起步晚,势头弱。值得注意的是,1870年左右,日本、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人均国民产值相 近,但现在日本的人均国民产值却高于印度15倍。
拉丁美洲经济增长的历史不尽如人意。20世纪初,阿根廷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从 那 时起一直落后于美国。1870年左右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墨西哥和巴西领先于日本和其他一 些亚洲经济奇迹国家,但现在却没有显示任何类似的经济增长。
历史的回顾清楚地表明:长期经济增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些原先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 已经落后,而原本贫穷的国家今天却步入富裕的工业化国家行列。世界经济中赶超和落后过 程的巨大差异是由纯粹的偶然因素所引发,还是由他隐藏的原因引起的呢?
根据PWT(1994)、麦迪森(Maddison 1995)和世界银行(1997)提供的有关国民产值的数据, 对世界102个国家1960—1995年人均国民产值的研究发现,此间世界人口大约翻了一番,世 界国民产值大约增长了4倍,而世界人均国民产值约为35年前的2倍。不算人口大国中国和印 度,1960年和1995年占世界人口10%的最贫穷国家人均国民产值还不到美国的6.5%,而继美 国之后占世界人口10%的最富裕国家人均国民产值1960年是美国的52%,1995年至少是美国的 63%。另外虽然像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不再属于占世界人口10%的人均国民产值最低的 国家,但与1960年相比,现在更多的国家进入低人均国民产值国家之列。
与1960年相比,1995年世界最富裕和最贫穷的10个国家(地区)的组成也发生了变化。中国 香港、挪威、新加坡和日本1995年已进入世界最富裕的10个国家(地区)之列,1960年时却不 在此列。1995年索马里、中非共和国、布隆迪、卢旺达、乍得和安哥拉落入世界最贫穷的10 个发展中国家之列,1960年时却尚不在此列。1995年中国的人均国民产值高于印度,新加坡 高于巴西,但1960年情况并非如此。
美国在1960—1995年间人均国民产值的增长与它平均每年1.8%的长期增长率一致。南朝鲜 人均国民产值以每年6.6%的速度增长,而安哥拉则以每年2.5%的速度下降。
南朝鲜、中国台湾、泰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和巴西等 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比美国快得多,而英国、印度、坦桑尼亚、阿根廷和肯尼亚等国的经 济增长比美国慢得多。加纳、象牙海岸、赞比亚、尼加拉瓜、刚果、扎伊尔和安哥拉等国不 仅已经相对落后,而且已经绝对落后。这些国家1995年的人均国民产值比1960年还要低。
以上情况清楚表明:低的国民产量显然既不是经济快速增长的障碍,也是不是快速增长的 前提条件。在快速增长的国家中,确实有许多国家在1960年时还相对贫穷,但并不是所有贫 穷的国家都快速增长,同样,也不是所有1960年已跻身于富国之列国家的增长率都高于平均 水平,因而不能用简单的方法解释增长率的国际差异。一国的历史、原材料供应状况、气候 条件、可耕种土地的质量或人口密度等,对一国(特别是贫穷国家)具体某一发展阶段的经济 增长起着重要作用,但这些因素不是经济增长持久的、决定性的因素。
二、增长理论的实证分析
新古典生产函数告诉我们(曼基夫Mankiw 1992、巴罗Barro 1995),国民产值的变化率由技 术进步率和国民经济距稳态的距离决定,如(1)式:
增长率=技术进步+α·距稳态的距离 (1)
距稳态的距离是假定的稳态国民产值和增长期初实际的国民产值之差。稳态的国民产值由 技术、资本和劳动等变量决定;期初的国民产值是已知的。通过数学转换得到式(2):
增长率=β0+β1·投资-β2·有效劳动力增长-β3·基年的国民产值 (2)
等式(2)假定未达到稳态国家的增长率与投资正相关,与有效人口增长和初始位置负相关。 因此在增长期初远离稳态且积累了大量人均资本的国家可望获得暂进的高增长率。该等式也 初步说明了为什么在过去35年里许多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比拉美国家的增长快得多,是 因为这些国家的投资率高于平均水平、人口增长低于平均水平,并且期初相对贫穷。
加上人力资本这一生产要素后,增长等式(2)变为等式(3):
增长率=γ0+γ1·物质资本投资-γ2·有效人口增长+γ3·人力资本投资-γ4·基年的国 民产值 (3)
等式(3)中,增长率测度为1960—1990年间达到就业年龄的人平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差。 物质资本投资测度为1960—1990年间物质资本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平均份额。有效 劳动力增长测度为工作人口的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率(2%)及折旧率(5%)之和。人力资本投资测 度为1960—1990年间15岁以上完成了12年学校教育的人口所占的平均份额。有效劳动力增长 测度为工作人口的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率(2%)及折旧(5%)之和。人力资本投资测度为1960—19 90年间15岁以上完成了12年学校教育的人口所占的平均份额。基年的国民产值测度为1960年 每个达到工作年龄的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用85个国家的横断面数据拟合等式(3),可以得到以下结果(括号内表示t检验):
增长率=3.23(2.95)
+0.38(4.98)·物质资本投资
-0.77(-1.83)·有效劳动力增长
+0.22(4.56)·人力资本投资
-0.36(-5.82)·基年国民产值 (4)
单纯从统计结果来看,新古典增长模型是可信的。所有估算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都是显著 的,调整后的R[2]=46%。所选85个国家中有些国家,像中国、赞比亚、塞拉利昂和博茨瓦纳 不能用估算的方法来说明,但一般说来,新古典模型能够很好地说明增长率的国际差异。
一般而言,起初相对贫穷且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高于平均水平的国家经济得到较快 的增长。但为什么不是所有起初贫穷的国家都能进行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为什么35年前确 实发展得不错的一些国家现在却明显落后了?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政策
过去35年里各国追寻的经济政策和各国的增长率一样各不相同。很多国家的政治很不稳定 ,每实施一项经济政策总害怕引起现实或潜在的剧烈冲突。有些国家没有控制公共财政,饱 受通货膨胀之苦;有些国家出于保护其幼稚工业的目的选择了脱离国际市场的政策;有些国 家只在他们的工业证明是具有国际竞争力时,才对这些工业进行辅助性的支持。有些国家则 在经济活动的绝大多数部门中实行竞争而不是政府管制。
通过对各国经济政策的考察,我们不难理解导致经济增长国际差异的关键原因,并由此不 难理解为什么有类似内战环境的大量非洲发展中国家经济上不能急起直追。这些国家经济增 长速度放慢的主要原因不是运用过分扩张的公共财政为内战融资,也不是对没有国际竞争力 的工业进行补贴,而是在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或者错误投资。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要保护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的正常进行,绝不允许经济政策的长 期失误。从这一点看,开放经济比封闭经济更需要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另外,随着国际资 本流动的加快,开放经济也需要稳定投资环境的经济政策,使所有国家向稳态作更快的调整 。开放经济能通过更快的资本输入取得更多的资本积累,因而至少在达到稳态之前比封闭经 济增长得更快,调整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更短。
从统计的角度看,结果令人信服。所有估计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都是显著的,调整后的R[2] =8
0%。总的来看,新古典增长模型确实准确地描绘了开放经济增长的差异。
按照新古典模型,如果一国远离增长均衡或者不断增加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就可 能达到5%以上的快速的经济增长(例如韩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因而能不断提高稳态水平。 但因为投资份额不能持久增长,稳态水平的不断增长会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很多亚洲国家 的投资在国民产值中的份额异常高,因此这些情况尤为突出。即使投资份额不变,与世界经 济紧密相连的国家也会相当快地缩小离稳态的距离,因此增长率会在成功赶超的过程中降下 来。对持续、高速增长率的盲目乐观,可能正是韩国等国家陷入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原因。
但新古典理论只描述了增长的机遇。与工业化国家相比,世界许多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本身 不是快速经济增长的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经济向世界市场开放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宏观 经济不稳定,资本积累会停留在低水平;如果不融入世界经济,就会缺少必需的竞争,也会 阻碍资本和技术的流入。因此各国必须制定和实施适合各国国情的经济政策,创造稳定的宏 观经济环境,形成开放的市场局面,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20世纪的经济增长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但同时各国经济增长差异也使人困 惑。开放经济比封闭经济增长更快,因此,实施绝对外开放和鼓励资本积累的经济政策能使 贫穷国家实现高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增长率应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而趋于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