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论文_卿秀梅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论文_卿秀梅

(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第二小学 四川 阿坝 6240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1-123-01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任之一。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目标,同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的一项重要途径。一般而言,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具有很大的区别,同时两者也具有紧密的联系性,这些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始末,而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看待学生思维能力。以下是作者几点教学体会。

一、数学教学的一大目标在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促使学生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数学该死是获取数学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同样也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过程。此外,小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们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数学概念可以促使学生新车间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学数学内容虽然简单,缺乏严格的推理论证,然而数学学习过程离不开推理论证,由此一来,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提供适宜条件,从某种层面而言,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将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教学目标,不仅贴近数学学科特征而且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而《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倡导额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并非是整个教学过程唯一,而是凸显其主体性,其他思维能力也要均衡发展。比如:小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然而形象思维依旧存在,再加上数学自身的抽象性和小学生自身局限性,他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然而学生学习这些抽象和复杂的数学概念正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而感性认识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而直观是理解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要统筹兼顾直观和抽象,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整个教学始末

作者认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数学知识和技能掌握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密不可分,一般而言,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系列思维活动。比如:分析、概括、判断和验证等等,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一些可以利用的优势,结合小学生思维特点进行有的放矢,此外,数学思想作用同样不容小觑,尤其是转化思想更是作用独特。转化是事物促使未知向已知、数学和形状和复杂简单的转化,因此,提高学生转化意识对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意义重大。

三、计算和练习对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效果显著

提高学生正确、熟练、合理和灵活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大目标,此外还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独特性等等良好思维品质。此外,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一样,离不开强化训练,此外,思维过程和计算能力息息相关,因此,利用计算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灵活选择一些计算题以便提高学生思维水平,一般而言,教材中富含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习题,然而这些习题并非贴近教学需要,为此,我们数学教师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现状,进行一些必要的增加或者删减,进而促使计算题更具有针对性,此外一些计算题要结合教学目标而灵活设计。比如:为了检验学生对某些数学概念是否理解和消化,同时也为了检验学生利用数学概念进行判断能力,我们数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判断题来进行验证。

言而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优化教学结构,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讲质疑发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结合不同层次学生思维特点,为学生营造一切有理由学生思维发展的时机。此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树立以提高学生思维为主,促使学生亲身体验数学概念、法则和公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大程度发展,作者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单存在于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关注学生获取、理解、消化和运用数学知识,尤为重要的是要传授一些学习技巧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论文作者:卿秀梅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  ;  ;  ;  ;  ;  ;  ;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论文_卿秀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