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山区的石头可以用来攻击玉--2008年高考历史新课程试题对高三复习教学的启示_高考论文

其他山区的石头可以用来攻击玉--2008年高考历史新课程试题对高三复习教学的启示_高考论文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2008年高考历史新课程试题对高三复习教学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以攻玉论文,他山之石论文,新课程论文,启示论文,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高考实行新课程试卷的省份已增至五个省。就历史学科而言,宁夏、海南两省采用国家考试中心编制的试题;广东、山东、江苏三省则采用本省自主命题试题。这些试题,虽然考查形式、分值各不相同,却都较充分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代表着高中课改的价值取向,领引着当前高考的复习方向。三省自主命题的试题与国家考试中心的试题相比,在规范、严谨、专业的命题水平上稍逊一筹,但其活泼、轻灵、新颖的考查方式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五份试题都注重将史学观点、史学方法、人文素养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较好地实现了历史学科的教育目的和高考测试的选拔功能。福建2009年也将进行新课程考试。因此,认真研读、分析今年的新课程试卷,对于推进我省高中历史教学、提高复习备考效率将起到极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以下就今年高考新课程历史试题特点,谈谈自己的体会及对复习备考的启示。

一、彰显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要求

新课程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其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纵观今年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可以清晰地看出,命题者始终坚持以落实课程目标要求为主导的命题原则。具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试题材料多元,注重创设问题情景。这样的考查特点使得考试内容既不偏离学科知识,又使表述不拘泥于教材的具体内容,为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提供了条件。宁夏卷12道选择题有11道以材料的形式呈现;海南卷25道选择题有18道以材料的形式呈现;广东卷25道选择题中,有15题以材料的形式呈现;江苏卷20道选择题中,有13道以材料的形式呈现;山东卷8道选择题中,有3题采用图像材料、2题创设情景。客观题部分,五份试题更是无一例外的通过提供材料、图表,注重创设问题情景来进行考查。五卷采用的材料类型多种多样,有文字材料(文献、诗句、奏折、报纸)和图像材料(漫画、连环画、油画、照片、牌匾、地图、示意表、大事纪表),既拓宽了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途径,又为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提供了思路,为学生形成历史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鲜活的源头。二是突出了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考查。试题有的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总结答案,有的则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鉴别以获取正确判断,包括联系与比较、归纳与概括、分析和综合等知识运用方法,突出了学习过程的考查。如广东卷26题以表格形式列出西汉农民家庭(粮食)年收入与支出情况,据此而推出四个设问,问问相扣、依次递进。要求学生在全面获取表格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表述、比较、分析、评价,由表及里、由浅到深,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把知识、能力与过程、方法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此外,宁夏卷40题、海南卷28题、山东卷的27题、江苏卷的21和22题客观题也都体现了同样的特点。试卷同时强调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如海南卷第24题“毕加索的绘画”,如果学生相应的感受、理解,没有对画作产生共鸣,单凭死记硬背是无法作出正确判断的;山东卷27题第(4)问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父母在,不远游”这一观念;江苏卷23题第(4)问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都凸显了历史的情感教育功能,有助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提高其价值判断能力。三是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增加了试题或答案的开放性。如海南卷26题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广东卷26题第(4)问引入有争议的学术观点,设问“有人认为,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据问题(3)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山东卷第34题让学生从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作答。都体现了重视对考生创新品质、决策性思维能力的考查,开放性的设问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做出有理有据的回答,给考生发挥个性特长留有充分余地,体现了探究性题目的实践性与开放性。

教学启示:树立课程意识,“课程观”取代“教材观”。明确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准确、透彻地理解和领会其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和新要求,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历史课程标准特别重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与此相适应,教师也必须转变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从试卷体现出的通过提供多元材料、创设问题情景,注重“证据意识”、“过程方法”、“分析探究”的考查特点看,重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阐释、探究问题的能力显然是新课程高考的价值取向。问题的提出来自材料而非教材,分析式的命题方式取代注解式的命题方式,过程与感悟被纳入到考查过程中,这应是对新课程材料命题方向的正确诠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确新课程的教学导向变化,加强对具体历史材料的讲解、分析、讨论,不要随意下结论、给定义,坚持“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史学研究基本原则,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避免死记硬背教材知识和“猜题押宝”的极端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引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审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二、注重新史观的运用。渗透史学研究方法和学术新成果

依托史学的新成果,建构新的问题,潜移默化地引发学生新的科学认识,是今年新课程历史试卷的又一显著特点。新的史学观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试题之中,这也与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吻合,具体表现为试题设计以文明史范式为核心,融会现代化范式、全球化范式、社会史范式等,运用出色。如宁夏卷第29题以慈禧对待火车机车的态度来说明落后观念对先进文明的抵制;第35题通过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的一段话来认识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海南卷11题通过特定时期的区域分工来说明全球史观。山东卷第10题主要考查文化艺术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同时通过中外对比找寻人类文明发展的共性和个性;第24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问题的设计体现了现代化视角与全球史观;第27题着重考查在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中,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与社会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之间的相互影响,综合运用了上述三种史学范式。广东卷第4题通过引用管仲的一段话,说明政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进而认识农耕文明的特性;第27题考查中西文明的相互影响与碰撞;第29题考查了工业文明发展下的国家经济影响与联系,体现现代化史观;第30题考查当代世界政治格局变迁之下,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体现全球史观。江苏卷第5、8题选取材料入题,认识世界工业文明给中国带来的冲击变化;第6题通过中西习俗观念的对比,从社会史角度进行考查;第14题则通过巧妙设题来否定欧洲中心说,用现代化进程理解人类文明发展;第21题更是开宗明义地以文明史观来认识人类在社会各领域的多元发展及相互影响和作用。此外,三卷都注重(多方位)从民主与法制方面设题,体现现代文明的核心内容。

教学启示:用新的史学观点统领教学,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也可以说是以文明史观为核心的史学理念更新过程,为此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要求部分中对历史事物进行了筛选,重新编排了教学体系。坚持“古今贯通、中外相联”原则的“模块——专题”式教材编写体例正是这种课程理念变化的具体体现。在今年高考过后的国家考试中心的试卷评价中,也明确提出要把文明史做为历史学科考查的一个主题。可以这样理解,史学研究成果介入试题的目的,一是要保证试题的科学性和学术性,二是要对高中历史教学产生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正确导向。用多种范式设计题目,实际上是引导和促使考生从不同视角,用不同方法去认识丰富多彩的历史现象,破解复杂深邃的历史问题。主旨是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考查学生对人类文明演进的道路、方式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和认识。这样的试题既有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也有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还有古今中外问题综合对比的思考,要求学生在行文作答中要有“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科素养。因此,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加强专业学习,充分理解新的史学观点的内涵,尽量了解当前学术新成果,明确高考命题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从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观察问题,用发展的眼光认识世界,更好地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主题和主线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三、紧扣主干知识,注意知识的纵、横向联系

对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实现能力、选拔测试的主要依托,2008年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都注重了这一原则。但高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常考常新”,即遵循课程标准和考纲要求,试题尽量减少或避免一对一的知识层面问答,更多地体现为新情景的创设、材料的解读分析。题目设计更重视用历史事实说话,题干及其答案都不是简单移植课本内容,而是渗透着“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科基本方法。试题使用新的史学观点,往往不是正面考查新观点,只是用它创设新的问题情景或切入角度,答案仍然力求回到教材的知识情景中。如五卷在选择题中都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但提供的材料类型和设问角度却各不相同;广东卷第26题对编户制度的考查,从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入手,再带出农耕经济的特点,进而分析与商业繁荣的关系,角度新颖又紧扣主干知识;山东卷29题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艰难发展联系到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建设,都是课程内容要求的核心知识;江苏卷22题是一道有关中日关系的试题,考点知识包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胜利以及中日建交等内容,涉及“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两大专题,主题鲜明、线索清晰,考点内容均为学科主干知识。另一方面,试题也注意了历史知识的纵、横向联系,体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新课程设计思路。①以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其在专题教学背景下对同一时期不同历史现象关系的把握能力。如江苏卷第4题,考查影响唐朝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把它与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联系;②以所学专题历史现象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或表现为考点,考查同一专题不同时期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并在总结其变化或规律中得出认识、判断。如广东卷第29题,为了考查十八世纪中期与十九世纪中期英、美之间关系的不同表现。给出材料要求学生分析比较得出结论,考查学生对专题历史知识的整理能力和不同历史现象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③以不同地域相关的历史事实为考点,考查学生中外联系与比较的能力以及对文明多样化的理解。如江苏卷第12题,考查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不同之处。

教学启示: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内容要求组织教学,构建历史事件的时序性与整体性。今年五份新课程试卷,涉及的考点基本上没有超出课标所规定的范围。因此,备考复习中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要求,特别是主干知识组织教学,对于各版本教材中超出课标范围的内容可以放心进行删减,不拘泥于具体知识点的束缚。当然,如果教材内容对课标所规定的重点内容阐释不够充分的,一定要加以适当的补充。必须清楚教材只是我们达到课标要求的一个重要载体而已,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外的教学资源,完成课程教学内容要求的学习任务。同样的,无视教材的教学作用也不可取,每年的考后,一线教师都会有种失落感,一轮又一轮的紧张复习备考,似乎都成无用功了!其实不然,受以往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学影响,教师难于摆脱惯性思维而拘泥于学科知识点的识记掌握,忽略了课程要求的变化,忽略了高考价值取向的变化。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点不是列举历史学界的各种研究成果和结论,应该是通过陈述历史演进过程的基本史实和基本资料,使学生能够在占有资料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总结等思维过程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得出理性的认识和结论,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探究性学习习惯。教材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作用有三:第一,教材提供了考试测量的最基本知识;第二,教材为考试内容提供了背景;第三,通过教材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复习教学中,另一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的时序性和整体性。一方面,高中教学内容都以专题形式呈现,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历史知识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历史是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有其不可跨越的时序性。时间的顺序性反映着历史事物的纵向次序或因果关系;时间的同期性反映着历史事物的横向联系或并存关系。注重时间概念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忽视了这一特点,历史就会变成一团难理的乱麻。另一方面,课程受所规定的模块与专题的制约,存在难以反映历史全貌的缺憾。历史必修三册的模块划分是人为的,它突出了文明发展不同领域的成就,而实际上历史发展的各方面是相关联和相互渗透的,有其承接转合的整体性。

四、坚持能力立意,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与探究历史问题

“能力立意”是恒定不变的高考原则。《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中,将能力要求表述为四个层面: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五份新课程历史试题卷中每一道试题的解答,都在不同程度上要运用上述的一种或多种能力要求,单靠死记硬背可以马上写出答案的题目很少,教材内容在这里更多的是表现为背景材料,考查的侧重点是学生的知识迁移、理解、运用、分析等能力。如江苏卷第22题,设问完全从材料中产生而非教材,能力考查的目标专注于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探讨材料中的问题,而不是对教材知识的简单描述或阐述。设问中,“论证……观点”“驳斥……理由”“分析……原因”和“概括……因素”等提示语,涉及“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辨别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以及“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等能力要求,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考核目标为主。虽然试题的设问颇为简洁,但思维力度还是比较高的。注重了多层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启示:以“四项能力要求”为依据,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应考技能的培养。在平时的组织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表述自己的观点,把每一个提问都看成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一次活动,让学生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参与历史、评价历史。平时多就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设置一些开放性回答训练,不要轻易向学生下绝对性的结论,一定要尽量采用多角度、多方面的材料,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认识历史发展的多元化的特征。同一个历史事物在高考中的呈现方式、情景甚至语言都是经常变换的,只有经过真正的思考理解后才能有效运用和转换。考试说明对四项考核目标与要求做了具体解释与例证,是教师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复习的最好依据。四项能力要求的层次不同,设问的呈现形式也不一样,这里有些共性的设问特点是命题人必需遵循的,因此有些答题要素也是不变的,教师们要善于提炼和归纳并告诉学生。而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最好的素材就是近年来的高考试卷,特别是新课程卷。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在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时,避免绝对化;才能帮助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而不是死记硬背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历史概念;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贴近生活与现实,体现学科特点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 “以史为鉴”是历史学科教学的又一功能。从一定意义上说,时政热点是每年高考不回避的命题重点。今年的新课程试题也都注意了在突出学科特色的同时,关注现实问题,较好地发挥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如山东卷就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第12题考查“人文主义”,折射的社会热点是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第27题考查“家庭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现实意义,反映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热点问题;第29题直接考查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社会热点。这些题目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现实问题历史联系” “隐性考查学科知识”的特点,凸显出历史试题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历史学科的社会作用,对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具有明显的导向性。

教学启示:复习教学中要注意将历史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的有机联系,落实“学以致用”、 “以史为鉴”的学科功能。历史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汲取历史现象中有利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知识与能力,辨别各种文化内涵和不同的社会价值观,以丰富人们的情感,并通过对这种人性和情感的感悟建立起对社会、对现实的理想反思。为此,高考重视以时政热点问题或隐或显地契入设题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显现问题,这也体现了课程标准设定的“时代性”原则。应该说一些在现实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影响至深的问题,未必是在表面上特别引人注目的“热点”,追寻重要的现实问题在历史上的发展轨迹,借鉴历史上与现实问题相关或同类的事情,是常见的测试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将历史教学和时事热点紧密结合。增强历史教学的时代性,从学习历史与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类相结合,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帮助学生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真正让学生在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过程中实现学以致用。

标签:;  ;  ;  ;  ;  

其他山区的石头可以用来攻击玉--2008年高考历史新课程试题对高三复习教学的启示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