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家庭教育结构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庭教育论文,全面发展论文,促进学生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家庭教育是时下的热点问题,如何优化家庭教育结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则更是热点中之热点,也是我们近年来研究工作所关注的重点。
为了有效地开展这项研究,我们编制了《学生家庭教育问卷(11-18岁)》,将家庭教育结构分解为五个亚结构,20种教育因素:(1)家庭生活环境——包括经济状况、教育条件、亲子关系和社会联系四个因素;(2)家教内容——包括文化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和劳动教育四个因素;(3)家教要求——包括真诚性要求、利他性要求、进取性要求、攻击性要求和独立性要求五个因素;(4)家教期望——包括政治性期望、经济性期望和知识性期望三个因素;(5)家教方式——包括约束性方式、民主性方式、奖赏性方式和惩罚性方式四个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以求获得家教因素影响学生素质发展的确定信息。
1.家庭教育与学生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首先我们选取了300名小学五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男生160名,女生140名,研究了他们的家庭教育结构对其期末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的影响,发现与语文成绩具有显著相关的家教因素有15个,与数学成绩具有显著相关的家教因素有12个。家庭生活环境中的教育条件和社会联系,教育内容中的艺术教育,教育要求中的真诚性、利他性、进取性和独立性教育要求,教育期望中的政治性期望和知识性期望,教育方式中的民主性教育因素无论与语文成绩还是数学成绩都具有不同显著性水平的正相关;教育内容中的文化教育、教育要求中的攻击性、教育方式中的惩罚性教育方式无论与语文成绩还是数学成绩都具有不同显著性水平的负相关。另外,与语文成绩具有显著正相关的家教因素还有家庭生活环境中的亲子关系和教育期望中的经济性因素;与语文成绩具有显著负相关的家教因素还有教育内容中的文化教育。方差分析则表明,语文成绩高、中和低分组的学生在12种家教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数学成绩高、中和低分组的学生在11种家教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亲子关系、艺术教育、利他性、进取性、独立性、知识性、民主性等7种因素在不同水平的语文、数学成绩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高分组的得分均高于低分组的得分;高语文成绩的学生在教育条件、真诚性、政治性等因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的学生,而在攻击性、惩罚性因素上的得分显著低于低分组的学生;高数学成绩的学生在社会联系、劳动教育因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的学生;而在经济状况、经济性因素上的得分显著低于低分组的学生。
最后,我们进行了家教因素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多元回归分析。以家教因素为自变量,以学业成绩为因变量,获得了家教因素与语文成绩、数学成绩的两个回归方程:
(1)语文=72.9+1.64艺术教育+1.34进取性教育要求+1.01经济性教育期望+1.14政治性教育期望-1.05惩罚性教育方式-1.29文化教育 (F值等于13.52,P<0.001)
(2)数学=63.7+1.88独立性教育要求+1.72进取性教育要求+1.54知识性教育期望(F值等于8.85,P<0.001)
这一结果表明,对学生学业成就起促进作用的主要是艺术教育、进取性教育要求、经济性教育期望、政治性教育期望、独立性教育要求和知识性教育期望等六个因素,而对学业成就起阻碍作用的主要是惩罚性教育方式和文化教育两个因素。同时表明,家庭教育对语文成绩的影响远大于对数学成绩的影响。
2.家庭教育与学生思想品德关系的研究
此项研究的对象为两所普通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中的“品德优良学生”、“品德不良学生”各50名。在被调查的家教因素中发现,“品德优良”与“品德不良”的形成与7种家教因素具有显著相关:与进取性教育要求、家庭亲子关系、知识性教育期望、政治性教育期望、家庭受教育条件、独立性教育要求等6种因素显著正相关,与攻击性教育要求显著负相关。对“品德优良”与“品德不良”学生在家教问卷上调查数据的差异检验表明,“品德优良”和“品德不良”学生在家教结构的8种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品德优良”学生的家庭受教育条件及其与父母的关系优于“品德不良”学生的家庭;“品德优良”学生家庭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高于“品德不良”学生的家庭;“品德优良”学生家庭对子女在进取性和独立性方面的要求高于“品德不良”学生的家庭。“品德优良”学生家庭对子女在政治生活和文化知识学习方面的教育期望高于“品德不良”学生的家庭;而“品德不良”学生的家长比“品德优良”学生的家长更倾向于鼓励子女的攻击性行为。
3.家庭教育与学生性格发展关系的研究
我们选择普通中学初一至初三的学生90人(男女各半)为对象研究了家教结构与学生性格发展的关系,性格测验的工具是自编的《学生性格量表(11-18岁)》。量表将学生性格结构分解为五个亚结构,每个亚结构有若干种因素,共24种因素。(1)生活志趣——个人对生活目的和生活价值的追求,包括实惠性、知识性、支配性、奉献性4种性格特质;(2)认知风格——个人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方式,包括客观性、全面性、独立性、简略性、敏捷性5种性格特质;(3)情绪特征——个人的情绪反应特点,包括激活性、强烈性、持续性3种性格特质;(4)意志品质——个人的意志行为特点,包括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果断性、敢为性5种性格特质;(5)态度倾向——个人对待集体、他人和自我的方式,包括责任感、荣誉感、进取性、利他性、真诚性、攻击性、外倾性7种性格特质。
这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家教因素对性格发展影响的范围和性质不同。从对性格结构产生影响的范围来说,家教结构中各因素从大到小可排列如下:民主性教育方式、知识性教育期望、政治性教育期望、家庭亲子关系、劳动教育、惩罚性教育方式、家庭社会联系、健康教育、进取性教育要求、攻击性教育要求、文化教育、利他性教育要求、真诚性教育要求、家庭教育条件、艺术教育、经济性教育期望、家庭经济状况、独立性教育要求、奖赏性教育方式、约束性教育方式;从对性格结构产生影响的性质来说,在对性格结构具有广泛影响的10个家教因素中,民主性教育方式、知识性教育期望、政治性教育期望、家庭亲子关系、劳动教育、家庭社会联系、健康教育、进取性教育要求对于性格结构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而惩罚性教育方式和攻击性教育要求对性格结构的发展具有消极影响。
家教结构对不同性格特质的影响程度不同。总的来说,对生活志趣、意志品质和态度倾向3个亚结构的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其中又以对生活志趣的实惠性、知识性和奉献性3个特质,意志品质中的自觉性、自制性和果断性4个特质,态度倾向中的责任感、荣誉感、进取性、利他性、真诚性和攻击性6个特质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对认知风格和情绪特征各个特质的影响甚小。
上述三项研究结果,令人深思,我们认为从培养跨世纪新生一代的整体素质出发,优化家庭教育结构,势在必行,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培植融洽的亲子关系
改善家庭环境,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是一切成功的家庭教育的基本前提。融洽而密切的亲子关系不仅对提高学生学业成就具有明显而积极的影响,而且对学生性格结构的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均具有明显而广泛的积极作用。父母给予孩子关心、爱护和帮助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业成绩,也有利于良好性格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发展。而融洽的亲子关系的培植又同整个家庭气氛密切相关。因此,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和亲子关系应当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2.强化家庭教育投资,改善家庭受教育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现代城市家庭物质生活条件已经大大改善,但仍有些家庭不重视子女的教育,不愿进行教育投资。有的家长也肯为孩子花钱,但花的不是地方,不是花在孩子的心灵的健康成长上,而是花在孩子的物质享受上。而家庭受教育条件对孩子的学业成绩的提高和品德的养成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家长在满足孩子物质欲望的同时,也应满足孩子的精神需要,使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3.重视对子女的劳动教育,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
很多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对孩子的劳动教育严重忽视。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劳动会影响学习,是给孩子苦头吃,担心孩子承受不了。而从我们的研究结果看,劳动教育对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奉献精神、认识活动的客观性、行为的自制性、坚持性、责任感、荣誉感、利他精神和真诚品质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还有助于抑制学生的物质享受欲和在同伴交往中的攻击性倾向。另外,从品德养成看,劳动教育还有助于形成孩子良好的品德习惯。因此,家长应当意识到,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的功能不在于它能带来多少劳动成果,而在于通过劳动,给孩子创造养成健康生活态度的机会。
4.对子女提出合理的教育要求,促进儿童素质的健康发展
研究结果显示,家长是否重视对孩子进取精神和独立意识的培养不仅是孩子能否在学业上有所长进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孩子品德形成和性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当前,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不少学生身上表现出进取心不强,学习动力不足,追求物质享受,生活上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以及自我中心,缺乏谦让等不良品质。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们家教中认识方面的错误,教育要求缺乏或不合理,或者即便有要求但又缺乏激励作用等原因有着直接关系。由于受传统文化和传统家教思想的影响,许多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对孩子的一腔爱心化为事事为孩子计划周全、样样为孩子准备妥当,留给孩子唯一的任务就是认真学好知识,以便实现父母为自己设定的理想的职业。如果有远见的家长不从现在开始反思家教中的种种误区,并及时调整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要求,那么,跨世纪的一代势必将成为虚伪、自私、贪婪、懒惰成性、不思进取的一代。这是我们每一个家长都不愿看到的结局。
5.提出正确的教育期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家长的教育期望,是帮助子女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条件,同时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还是一种持久的教育力量。从我们的研究结果看,家长对子女在科学文化知识上的期望与其子女的学业成绩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政治和知识方面的期望对子女的学习和品德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知识性教育期望和政治性教育期望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所以,家长在政治上和知识上对子女提出正确的教育期望和要求,培养孩子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鼓励孩子关心国家政治生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对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6.改变传统的家教方法,建立民主的家教方式
中国传统的家教方式强调惩罚的作用,所谓“不打不成器”、“棍子底下出孝子”,典型地道出了传统家教中是如何地重视惩罚的作用。但从我们的研究结果看,在学业成就方面,惩罚性教育方式是阻碍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关键性消极因素;而民主性教育方式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性格发展方面,身体上的惩罚对儿童一些性格特质的发展不仅没有任何益处,而且具有明显的消极后果,它不利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利于形成孩子的自觉性、自制性和果断性等意志品质;不利于养成孩子行为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相反,它给孩子造成不稳定的情绪特征,并助长孩子的攻击性倾向,而唯有民主的教育方式才有助于儿童性格结构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抑制孩子的物质享受欲;有助于养成孩子稳定的情绪特征;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和奉献精神;有助于锻炼孩子客观、全面地认识问题;有助于养成孩子行为的自觉性、自制力、毅力和果断性;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进取精神;有助于形成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的诚实、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这说明,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应当是以说服、引导为内涵的民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