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形态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一直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更新着内容和形式。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以来,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以及为数不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都为阐释、运用、发展、完善这一理论作出巨大贡献,使之为指导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实践和文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自二战以来,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就其结构、概念、体系等方面说来,基本上面貌依旧,在某种程度上与当前世界历史发展的现实有脱离,为使它发挥出贯有的理论指导力,我谨从方法论的角度,就体系结构方面谈一点看法。
一、正确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前提是,正确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在这方面存在着两种认识上的偏差,其一是将社会形态理论等用于唯物史观,从而将社会形态理论的表述认作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视为不能变更的原则,认为任何变动都是否定唯物史观,例如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批判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东方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理论的情况,这实际产生了抹杀极有价值的社会形态思想的消极作用。社会形态理论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这是一个需要搞清楚的问题,据我们的研究,它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概观人类社会历史所得出的基本结论,简言之它是结论而不是原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应当是处于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核心的部份,这也就是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之所以成为原理,是因为它反映了人类社会任何民族或国家、以及它们的任何历史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可以作为我们分析社会历史问题的指导原则,它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社会形态理论则是运用这一原理考察历史进程所得出的结论性表述,它表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历史运动中展开的形式,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外化,而不是规律本身,具有具体性和特殊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时,总是将它放在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历史运动形式的地位上,以说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存在和作用。《德意志意识形态》叙述了五种所有制,《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描述了四种生产方式,《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排列了三大奴役形态,这都说明随着研究的深入,历史进程的结论性表述是可以变动的。把社会形态理论视为基本规律、基本原理而不能更改的做法,妨碍了唯物史观的正确运用。
其二是将生产力标准突出出来,凌驾于生产关系标准之上,割裂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李嘉图曾用生产力尺度评价历史的进步与否,把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论证为天经地义的,这受到马克思的批判。马克思不是不重视生产力尺度,相反正是他把生产力范畴和阶级斗争相联系,科学地解释了阶级斗争产生的原因,在法国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对阶级斗争的理解上前进了一步,将经济学范畴的生产力,改造提升为历史理论即唯物史观的范畴,形成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决定的,生产力决不可能脱离生产关系而存在,因此不仅它能决定生产关系,同时也被生产关系所决定。马克思曾说:“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它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历史已经深刻地显示了这一观点的重要性和正确性。人与人的关系表现在多方面,如人与生产资料,人与阶级、国家、制度、种族等,简言之就是人与文化的关系。文化,这是由人的历史创造活动而产生的第二自然。自人类脱离原始社会以来,人类利用何种文化价值取向,通过何种生产关系去改造自然,从根本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也许正因为如此,以人类命运为天职的马克思才没有着重去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而是著力地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如何适应和制约生产力的规律。马克思自己曾说:“玉于作者的倾向,也同样需要加以区别。当他证明现代社会,从经济上来考察孕育着一个新的更高的形态时,他只是在社会关系方面揭示出达尔文在自然史方面所确立的同一个逐渐变革的过程。”(《〈资本论〉通信集》244页)这也就是马克思从劳动资料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划分社会经济形态阶段的著名论断,但未进行充分的理论论证的原因。当前一些纯粹从生产力角度来划分历史阶段的做法,由于游离了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便产生出种种偏差:如强调生产力标准时忽视了阶级分析,或者将生产力标准和道德评价对立起来等等。
二、建立广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
所谓广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指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考察各民族或国家历史发展的共性,描绘出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理论。长期以来,五种生产方式学说曾是这样的一种以整个人类社会为对象的世界历史进程的理论,它把五种生产方式演进的序列,作为各个民族必经的历史阶段。如何看待五种生产方式学说?这是建立广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有肯定和否定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我们认为只要本着历史主义的原则,认识是可以逐步取得一致的。
首先应看到五种生产方式学说有巨大的历史功绩和内在科学性。作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一种理论,五种生产方式学说曾经为鼓舞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推翻资产阶级剥削制度做出了贡献,例如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实践是对理论最彻底的检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证实了五种生产方式学说的正确性。如果当时没有这一理论的出现,那么人们就很难看清楚战胜资本主义的前途是什么,也就会缺乏从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挣脱出来的信心。五种生产方式学说之所以建立了这样的功绩,同它本身具有的内在科学性有关,这即是它把世界历史的发展看成一个统一的过程,从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共性或者说统一性来预测人类社会的未来。自十六世纪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产生以来,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已经不可能孤立地进行,人类社会日益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出现了,在这种各民族相互作用的历史背景下,任何一个民族的前途都同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紧紧相关,因此必须从整个人类社会的范围来考察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就成为历史理论的基本要求,五种生产方式学说的内在科学性正是这一要求的反映。正因为有这种科学性存在,尽管五种生产方式学说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批判,依然难以完全被否定。
其次,从二战后现实世界所发生的巨变看,五种生产方式学说也有一定局限性。五种生产方式学说建立在这样的一种世界历史概念上:从西欧发源的资本主义将导致全球资本主义化,在生产力的扩张到达顶点后,世界性社会主义革命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将整个人类社会带入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即社会主义之中。然而历史的真实进展是,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极端的结果,而是民族矛盾冲突的结果,社会主义不是同时在全世界取得胜利,而是在落后的民族中产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其余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革命一直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目标,只是由于帝国主义战争这种被列宁称之为“特殊性”的因素,才使俄国革命转为以社会主义革命为目的。俄国在经历了1905年和1917年2月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进行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从中国革命分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的情形上看,中国革命的进程类似于俄国革命。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了民众的政治觉悟的提高,使革命条件成熟起来,从直接根源于帝国主义战争造成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形势的成熟,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前提上看,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极端发展,以至生产关系不能包容,而是深受民族战争之害的被压迫民族的政治觉醒和生产力的滞后。因此社会主义没有造成对整个资本主义的否定,而是历史阶段性的否定,即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否定。自社会主义出现后,就结束了资本主义依持军事强权欺凌压迫人类的历史。这样,就开辟了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长期对峙的历史时期。世界历史进程的变化要求突破五种生产方式学说既有的局限性,否则历史理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五种生产方式学说是以西欧历史道路为典型来说明人类社会的一般前途的,由于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并没有改变,而社会主义已经在其他国家产生,就必须修改这个理论出发点。我们应当从世界各民族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并存和对立中来阐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前途,而放弃的西欧历史道路为典型来阐明的做法。这并不是要全面否定五种生产方式学说,而是为了更好地从本质上继承五种生产方式学说的科学性。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统一性,其发展的前景是世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这仍然是需要坚持的。
广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应当在解决这样一些问题中得到重建:如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于世界长期对立统一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第三世界国家对社会主义的选择及创造性;民族特殊性和社会主义的共性等,总之,在世界社会主义的统一前景下探索各民族发展的共性。我们不赞成用马克思三大形态的论断代替五种生产方式学说的做法,因为这意味着全面否定五种生产方式学说,但我们同时认为,作为一笔理论遗产,三大形态的论断,可以作为建立新的世界历史概念的一个思路,以此对百年来历史科学所提供的科学成果进行概括。
三、建立狭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
所谓狭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指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考察各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个性,描绘出各个民族或国家特殊的历史道路的理论。长期以来,在我国理论学科的研究之中存在一种偏向,即以西欧的历史道路为模式来描述非西欧国家的历史道路,例如在中国古代史分期研究中就有这种情况。这种做法将西欧历史道路的个性当成了全人类各民族历史道路的共性,进而将这种共性又等同于各民族历史道路的个性,这产生了一种否认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特殊性的结果,反映各民族历史道路的历史理论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但是几起几落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东方社会历史道路的讨论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每一民族或国家的历史道路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而和其它民族和国家的历史道路相区别。历史理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描述出各民族历史发展的道路,在这种描述中显示出其具体的规律、具体的历史阶段性,它们是各具特色的。只有通过这种研究,才能揭示出各民族历史发展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反映出历史的真实进程。这是一种马克思所强调的从经验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既有的定义出发的做法。
注重各民族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是马克思社会形态思想的一个基本点,例如他在研究资本生产力向全球扩张正在造成世界生产力的平均水平时,考察了印度社会的特殊性,在研究公社所有制问题时注意到公社有多种形式和形态,在研究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时,曾认为俄国可以越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等等。马克思还批评了柯瓦列夫斯基把印度的前资本主义形态等同于西欧封建制的错误。从马克思的研究中我们获得一个教益,从经验事实出发必须注重特殊性。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同考察各民族历史的特殊性是不矛盾的,相反正是一个本质要求。如何做到这一步?马克思创立东方社会历史道路理论的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东方历史发展的特点是什么?马克思首先从所有制问题入手,他立刻发现和西方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公社所有制解体不彻底这造成了生产者个人私有制的不发展,由此形成专制政体的基础。其次他研究了自然条件、外部力量等因素,发现地域辽阔、大型灌溉工程的需要等加固了维系公社所有制的纽带。这样,在公社所有制残余、专制政体、自然条件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东方的社会历史道路就呈现出缺乏社会革命性质变化的特点。从马克思的做法中,我们可以吸取到宝贵的经验。
建设狭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自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各民族的民族主义增强了,纷纷提出了独立自主地探索本民族的历史发展道路问题。例如,一些非西欧的新兴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在实现了经济现代化之后,强调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一些第三世界的国家反对抄袭西方工业化道路,主张从民族实际出发搞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强调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主张社会主义要有民族特色,社会民主党所走的社会改良道路引起世人关注等等不一而是。
总之,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民族化潮流,表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将是一个民族文化复兴及多元文化并存的进程,我们必须正视客观现实,积极主动地开展各民族特殊历史道路的研究,以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我国理论界目前兴起的马克思东方社会历史理论的讨论,同这种世界潮流紧密相关。生产力落后的民族能否超越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挖掘和利用民族传统文化所提供的动力?特别是如何利用公有制和集体主义的现实基础进行现代化建设?这些都是这场讨论产生的文化背景。马克思关于后进的东方的公有传统可能有利于新社会的建设的思想启发了讨论的灵感。
标签:世界历史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经济论文; 生产方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