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官道中心小学 265300
摘 要:“学困生”的转化,是实现教育公平,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调查、分析制约“学困生”的因素,然后找出适宜的方法,因“问题”施教,因“需要”施教。因此,教师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学生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转变方法 沟通情感 因材施教
转化“学困生”是实现教育公平,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学困生”的存在,不仅是学生自己的苦恼,也是教师和家长的苦恼。
一个班级,特别是目前的大班额,“学困生”往往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教师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学生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都具有重要意义。“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调查、分析制约“学困生”的因素,然后找出适宜的方法,因“问题”施教,因“需要”施教。
一、找出“困”点因材施教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纪律观念淡薄、基础薄弱、知识断层、意志薄弱、心理障碍、环境困扰、家教不当、失去兴趣等都会造成学困生的存在。研究“学困生”的不同成因,找到转化的制约因素,是转化“学困生”工作的关键。
在教一年级学生时,我发现一些学生,由于没有掌握拼音发音特点,发音不准,导致学习生词、句子有困难,也就严重影响了学习速度。不会发音,不会读拼音,学生的学习也就不能有基础上升到技能的学习。
针对这一情况,首先让他们练习发音,给他们讲解发音要领,起初确实发现他们这方面存在缺陷,像卷舌音、舌尖音、舌根音、鼻音他们发音都很困难,一个拼音发出第一个音,就连接不上第二个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过一段时间针对性的发音训练,这些学生的发音有了很大进步,以后的学习,由于发音准确了,学习的速度和成绩也提高了。
二、转变方法,因“问题”施教
转变学习方法是打破僵局的主要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会发现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确实认真,但就是成绩差。通过平时观察,会发现一些学生一拿起书背课文,就非常吃力,通常是背了后句,就忘了前句。费了很大功夫有时也能背下来,可就是不会做题。
分析原因:学生只死记硬背,没有理解,没有注意运用。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采取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加强写作。就学生所背的内容,设计出一篇写作,让学生在写作中练习运用。写作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写作也代替了学生的背诵,而且在运用中学到的知识印象更深刻。成绩慢慢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提升了。学习也不是以前的只有付出没有收获或收获很少。
这个例子说明:对于那些确实花了不少功夫,但收获很少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明白:肯定有什么因素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努力寻找这个制约因素,然后设计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因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也就给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指明了方向,让他们有目的地学习。
三、沟通情感,培养兴趣
情感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配合、交流的催化剂,也是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的重要因素。“学困生”往往由于性格内向、自卑感严重,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应亲近“学困生”,关心他们,尊重他们,与他们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摸准他们的脉搏,贴近他们的心灵,形成友好、愉快、和谐的心理氛围。但这种关系的建立,要注意时机和方法,要自然,要有条件。
可采取的方法有:
1.寻找“闪光点”。
“学困生”的转化过程,就是把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断扩大的过程。“闪光点”的长处往往被短处所掩盖,不易被发现,教师应以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地表扬和鼓励,以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让学困生知道老师在关注着他们,在期待着他们。
2.激发“动力点”。
这里所说的动力点是指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机会。教师应多给“学困生”提供展示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获得成功的愿望,以期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学困生”尤其如此。教师应充分理解“学困生”的这种愿望和心理,想方设法给他们提供这种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各种机会展示他们的才干,让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他们会从内心衍生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
3.关爱“学困生”是打开“学困生”心扉的金钥匙。
每天送给“学困生”一个微笑,对他们说一句鼓励的话语。教师的举手之劳都能在“学困生”心中激起巨大的波澜,成为他们好学的巨大动力。
“学困生”不仅能够树立自信心,许多还能成为老师的小帮手、其他学生的榜样,对其他同学的进步具有很大的帮助。
论文作者:于绍杰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7月总第27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学困生论文; 学生论文; 发音论文; 教师论文; 他们的论文; 闪光点论文; 这一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7月总第27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