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口网络串联、并联、级联的h参数(论文文献综述)
张月荣,袁晓[1](2021)在《任意阶高运算恒定性分抗逼近电路——标度格型级联双口网络》文中研究表明标度拓展经典负半阶分抗逼近电路,可实现具有任意分数阶微积算子运算功能的分抗逼近电路,但牺牲了运算恒定性.从电路网络的角度分析具有恒定运算性能的负半阶Carlson分形格分抗逼近电路.根据标度分形格分抗逼近电路的等效无源双口网络,探讨该双口网络右侧端口的运算有效性,设计具有高运算恒定性的任意阶标度分形格分抗逼近电路.结合负实零极点对基元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及其局域化特性,阐述具有任意实数阶微积算子运算功能的标度分形格分抗逼近电路运算振荡现象的物理本质,并从理论上分析有效抑制频域运算振荡现象的方法.结合对称阻容T型节电路优化理论及方法,对任意阶对称格型级联双口网络的频域逼近性能进行优化,获得具有高逼近效益的任意阶标度分形格分抗逼近电路.具有低振荡幅度的任意阶对称格型级联双口网络为高运算恒定性的分抗逼近电路设计及应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及思路.
张丽艳,梁世文,李鑫,贾瑛,韩笃硕,李群湛[2](2021)在《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载流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能够取消电分相环节,延长供电距离,并有效治理电气化铁路中的电能质量问题.但电缆牵引网(cable traction network, CTN)包含不同的电压等级,基波电流要首先经过牵引网的各个环节,最终汇聚到列车负载;而列车发射的谐波电流要经过两级渗透,最终返送到公用电网.为研究电缆贯通供电系统的载流机制,针对CTN的特殊拓扑结构,根据双口网络分析方法,建立了车网耦合系统等值电路;分析了CTN中的电流传输规律;利用仿真模型,研究了CTN中的谐波电流分布与中心变电所(main substation, MSS)的谐波电流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当系统内有8个短回路时,单车工况下,基波电流主要在列车所在的单侧供电区间传输;机车电流与MSS电流之比小于4 (牵引变压器变比);MSS谐波电流含量较列车处最多降低了43.5%.
严淋[3](2019)在《电磁损耗型共模电流抑制器设计制备与表征》文中认为共模干扰是电磁兼容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其普遍存在于开关电源、电动汽车等电子电力设备中。由于采用大功率集成器件,这些器件的快速开断,在电路中产生较强的共模电流,导致显着的共模干扰,如果不加以抑制,会严重影响电子电力设备正常运行。本文分为六部分。首先介绍电磁兼容概念和电磁干扰相关的基础知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几种常见的抑制共模干扰的方法。接着,介绍论文涉及的理论基础和仪器设备。第三部分,研究了用传输/反射法测量材料的电磁参量时,样品位置对测量的影响及误差修正方法。第四部分,基于传输线理论和转移矩阵方法,结合实验测量,揭示共模电流的分布特征,阐明利用电磁损耗抑制共模电流的思路,提出采用电容器与电阻串联电路来提供所需的电损耗。第五部分,设计、制备了电磁损耗型共模电流抑制器件,并从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两个方面来探讨该抑制器件的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器件可以显着的抑制共模电流,且具有宽频带、成本低等特点。最后,给出论文总结与改进研究工作的思路。
杨晓霞[4](2016)在《电磁损耗抑制开关电源共模电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设备的小型化和数字化成为技术的发展主流,开关电源因体积小、功率因数较大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开关电源技术进一步高频化、高功率密度化,其电磁干扰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如何抑制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特别是共模干扰)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电磁兼容相关的基础知识及开关电源中电磁干扰的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开关电源产生电磁干扰的原因,并介绍了目前抑制电磁干扰的各种常用方法。接着介绍了传输线理论和传输矩阵方法,以及采用高频电流探头和数字示波器测量共模电流的实验方法。然后以回扫式开关电源为研究对象,给出了共模电流的等效电路,分析了共模电流的传导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电磁损耗材料与电路相结合的方法来抑制共模电流,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较宽频范围内的共模电流,同时可以隔断开关电源与其他电器间的共模干扰。最后设计并制备了利用电磁损耗抑制共模电流的实验样品,利用高频电流探头(CP8030H)测量了抑制前后的共模电流,证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的共模电流抑制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抑制频段宽,抑制效果好,便于制备应用等优点。
于乐[5](2016)在《面向水下应用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提出,使得用电设备摆脱了电线的束缚,解决了用电设备移动灵活性差、接触产生电火花等问题,在恶劣环境下可保证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目前国内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研究多针对于空气中的能量传输,对于水下环境无线充电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水下设备供电采用湿插拔连接,长期操作接口处会产生磨损造成漏电的隐患。因此,将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应用到水下设备的供电,通过非接触式的能量传输,可以有效避免以上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水下应用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首先,针对海水介质导电特性的不同,从电磁波水下传输特性研究入手,提出适用于水下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基于该工作频段设计一套面向水下应用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建立松耦合变压器互感模型,考虑海水因素影响,提出一种适用于海水环境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建模方法,分析改进后的模型与原始模型之间性能的差异。其次,针对谐振补偿网络传输特性研究,提出一种不同目标下谐振补偿网络结构参数调节方法,针对四种谐振补偿网络传输特性对比分析所优选出的PSSS和PSSP结构完成系统参数整合设计,为系统实现大功率、高效率且稳定的工作特性奠定设计基础;针对传统分析方法过程复杂且不具有通用性的问题,提出一种适于广义补偿的松耦合变压器双口网络统一建模方法,针对单边补偿和双边补偿网络结构建立统一的输出功率模型与传输效率模型,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基础上简化分析过程。再次,针对系统发生频率分叉、负载突变及负载阻抗不匹配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分级参数调整的系统稳定性优化设计方法,从系统频率稳定性、输出电压稳定性及负载匹配三个方面加以优化,使系统在满足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输出功率最大化以及传输效率最优的工作性能。接下来,根据系统性能指标设计一套完整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完成系统主电路各部分的设计;综合考虑影响松耦合变压器的各种因素,提出一种多参数影响下的电磁场仿真分析方法,综合分析磁芯、线圈、气隙间距、周围介质及外部电路参数对磁场分布的影响,进而优化松耦合变压器设计;通过电路仿真验证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及负载变化对不同谐振补偿系统的影响。最后,搭建适用于水下应用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试验平台。在空气介质中对系统功能实现、轴向偏移情况下系统适用性、松耦合变压器优化性能以及外电路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等方面加以验证。完成系统应用于空气、淡水及海水三种不同介质的传输性能测试,验证所设计的系统在一定气隙间距或水平偏移的情况下,仍可实现较高的传输效率,对于水下环境干扰(如海流)或位置姿态控制偏差等对无线能量传输所带来的影响具有适用性。
马瑞庆[6](2009)在《双口网络串联、并联、级联的h参数》文中指出导出双口网络串联、并联、级联的参数与两串联、并联、级联的双口网络的参数之间的交换关系,并讨论双口网络串联、并联、级联的性质。若两双口网络是互易的,则不论二者以何种方式联接,其等效双口网络总是互易的;若两双口网络都是非互易的,则不论二者以何种方式联接,等效双口网络总是非互易的。
周浩[7](2009)在《加速器束流诊断中数字BPM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步辐射光源为当今众多学科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提供高品质高稳定性的同步光。同步辐射光源中,诊断各种束流参数和改善机器运行性能需要完备的束流测量系统。而束流位置测量系统是加速器诊断中的重要测量系统之一。束流位置测量的对象包括束流轨迹、第一圈位置、平衡轨道、逐圈束流位置以及束流准直。束流测量由信号束流位置探测器(Beam Position Monitor,BPM)完成。前端探测电极与后继信号处理系统两部分构成了信号束流位置探测器。上海光源(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SSRF)是一台高性能的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和大科学平台,在科学界和工业界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论文研究课题是“先进加速器全信息束流诊断技术研究”的一个子课题,课题的内容研究探测器信号处理系统的全数字化实现,课题的最终目标是完成数字化束流位置测量系统电子学(数字BPM系统)的样机,应用于上海光源/上海SINAP深紫外FEL装置中的BPM探头信号处理分析。BPM电子学从最初的全模拟信号处理,逐步向数字信号处理过渡。随着模数转换电路与数字信号处理方法的快速发展,近年来BPM电子学出现了全数字化处理的新趋势。本论文正以此为方向,讨论数字化BPM电子学系统所涉及到的各种技术以及设计和实现细节。第一章引言简要介绍束流位置测量的测量对象及性能评价,分析电子存储环束流位置探测器的纽扣性电极的输出信号特点。第二章介绍三种常用的束流位置信号处理方法:△/∑、AM-PM和Log-ratio。它们的共同点是必须对原始信号做归一化处理。差比和(△/∑)处理方法适合高精度闭轨测量,并且以信号幅度(能量)为处理对象,这在通信领域中有成熟的处理方法。本论文中使用差比和(△/∑)处理方法进行束流位置获取。第三章介绍上海光源对数字BPM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上的要求。数字BPM电子学的研制分两步走,第一步研究难度相对较小的基于欠采样技术的数字BPM系统,第二步再发展到逐束团数字BPM系统上。为此电子学系统划分为三个模块:模拟信号调理模块、ADC模块与数字主板模块。为了工作的延续性,数字主板模块的性能上要兼容两种数字BPM系统。第四章中详细讨论研制第一阶段中三个模块硬件实现的技术路线与细节。模拟信号调理模块部分着重分析射频信号的500MHz中心频率窄带滤波与数字化控制的大动态增益电路实现方法;给出射频电路设计中的电路匹配方式以及级联考虑,以及S参数仿真结果;介绍高频射频电路的PCB板级设计的细节考虑。ADC模块部分重点讨论基于锁相环结构的采样时钟系统对ADC性能的影响;对两种数字BPM系统分别给出采样时钟设计原则;针对采样时钟的关键问题——相位噪声进行细致的分析;ADC模块部分中还讨论了大电流LDO电源的散热设计。数字主板的设计重点是高速数据的接收与缓存。该部分功能实现核心是Virtex4高性能FPGA。结合该FPGA的特点,给出了兼容逐束团数字BPM系统的ADC数据接收逻辑以及存储器接口逻辑的设计,并对存储器接口逻辑进行了完整的时序仿真。同时,对高速存储器接口的信号完整性进行研宄,分别从伪差分电平HSTL与SSTL的匹配选择,信号完整性的IBIS仿真与PCB电磁场仿真,以及地反弹噪声三个方面讨论设计的正确性。第五章介绍欠采样数字BPM系统的数字信号处理核心——数字下变频算法,以及它在FPGA中的实现。算法内容涉及高精度数字数控振荡器(NCO)、级联梳状抽取滤波器(CICDecimator)以及498阶FIR抽取滤波器。实际系统中将计算四路采样数据的IQ结果,八通道117.2799MHz数据被同时降采样处理,因此小面积的实现将是系统的关键。第六章给出已完成的数字BPM系统的测试结果。包括模拟信号调理模块的滤波性能与增益控制性能测试,高速存储器接口的正确性测试,ADC采样时钟分析测试,数字下变频功能测试以及数字BPM系统联调测试。目前测试结果显示,数字BPM系统对信号幅度测量rms噪声水平在-73dB,满足SSRF对束流位置测量的需求。
姚国天[8](2005)在《双口网络串-并联和并-串联的z参数》文中指出导出了双口网络串-并联和并-串联的z参数,并介绍了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田社平,张峰,陈洪亮[9](2005)在《双口网络有效互连的判据和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一些功能不同的双口网络适当地连接在一起会实现某种特定的功能。双口网络间的连接方式有:串联、并联、串-并联、并-串联和级联。除级联方式外,其它互连方式都存在有效互连的问题,只有在有效连接的情况下,讨论双口网络的参数矩阵与各分双口网络参数矩阵的关系才有意义。以双口网络的串联连接为例,证明了双口网络有效互连与端口有效性检查互为充要条件的结论,并给出了当互连的双口网络不满足有效连接判据时如何实现有效连接。这对双口网络互连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帮助。
姚国天[10](2003)在《双口网络串—并联和并—串联的Y参数》文中研究指明导出了双口网络串—并联和并—串联的Y参数,并介绍了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二、双口网络串联、并联、级联的h参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口网络串联、并联、级联的h参数(论文提纲范文)
(3)电磁损耗型共模电流抑制器设计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磁兼容 |
1.1.1 电磁干扰 |
1.1.2 电磁干扰的影响 |
1.1.3 电磁干扰抑制与合理性测试 |
1.2 共模电流 |
1.3 共模电流抑制方法 |
1.4 论文的主要结构 |
第二章 基本理论、计算方法与实验仪器介绍 |
2.1 电路分析理论 |
2.2 传输线理论 |
2.2.1 分布参数模型及等效电路 |
2.2.2 传输线模拟与电报方程 |
2.2.3 网络模拟 |
2.3 传输矩阵法 |
2.4 实验仪器介绍 |
2.4.1 矢量网络分析仪 |
2.4.2 高频电流探头 |
2.4.3 数字示波器 |
2.4.4 函数信号发生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输/反射法中样品位置及相关误差修正 |
3.1 引言 |
3.2 传输/反射法概述 |
3.2.1 测量原理 |
3.2.2 传输/反射算法 |
3.3 样品误差来源与解决方案 |
3.3.1 半波谐振 |
3.3.2 多值性问题 |
3.4 位置修正 |
3.4.1 样品制备 |
3.4.2 样品测量应用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模电流抑制器的设计 |
4.1 引言 |
4.2 共模电流等效电路 |
4.2.1 等效电路模型 |
4.2.2 共模电流计算方法 |
4.3 共模电流分布 |
4.3.1 共模电流分布数值计算 |
4.3.2 共模电流分布测量 |
4.4 共模电流抑制器设计 |
4.4.1 共模电流抑制器参数 |
4.4.2 共模电流抑制器电路改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共模电流抑制器制备与表征 |
5.1 引言 |
5.2 共模电流抑制器件参数确定 |
5.2.1 参数要求 |
5.2.2 损耗材料与元件选择 |
5.3 共模电流抑制器制备 |
5.3.1 实验准备 |
5.3.2 矢量网络分析仪校准 |
5.4 共模电流抑制器表征 |
5.4.1 共模电流抑制器件参数测量 |
5.4.2 共模电流器件抑制共模电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4)电磁损耗抑制开关电源共模电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磁兼容概述 |
1.1.1 电磁兼容的含义 |
1.1.2 电磁兼容标准和规范 |
1.1.3 EMI的危害和EMC的必要性 |
1.2 开关电源的EMI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1 开关电源电磁干扰的主要特点 |
1.2.2 研究现状与发展 |
1.3 电磁干扰抑制技术 |
1.4 本论文完成的工作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测量方法 |
2.1 传输线理论 |
2.1.1 传输线概述 |
2.1.2 基尔霍夫定律 |
2.1.3 传输线方程的推导 |
2.1.4 电报方程及其解 |
2.2 传输矩阵法 |
2.3 传输线共模电流计算方法 |
2.4 实验仪器和设备介绍 |
2.4.1 数字示波器 |
2.4.2 电流探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关电源共模电流产生原因及抑制 |
3.1 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
3.1.1 开关电源的组成 |
3.1.2 开关电源的系统性能指标 |
3.1.3 开关式稳压电源 |
3.2 电磁干扰的产生原因及机理 |
3.2.1 传导干扰的分类 |
3.2.2 共模电流产生的原因 |
3.3 共模电流的传导特征及抑制 |
3.3.1 传导干扰源与等效电路 |
3.3.2 共模电流的分布特征 |
3.3.3 数值模拟抑制共模电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损耗材料与电路相结合抑制共模电流 |
4.1 实验参数提取及结构制作 |
4.1.1 抑制方法及结构简介 |
4.1.2 传输矩阵参数获取 |
4.1.3 抑制器件的制作 |
4.2 实验与结论 |
4.2.1 实验测量结果 |
4.2.2 结果对比及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5)面向水下应用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分类 |
1.2.2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水下无线能量传输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2.4 水下领域应用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面向水下应用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设计与建模分析 |
2.1 引言 |
2.2 水下电磁波传播特性研究 |
2.3 水下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设计 |
2.4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建模与分析 |
2.4.1 松耦合变压器模型 |
2.4.2 适用于水下能量传输的改进松耦合变压器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谐振补偿网络结构传输特性与统一建模研究 |
3.1 引言 |
3.2 谐振补偿网络传输特性分析与研究 |
3.2.1 谐振补偿网络系统阻抗特性研究 |
3.2.2 谐振补偿网络系统输出功率特性研究 |
3.2.3 谐振补偿网络系统传输效率特性研究 |
3.2.4 谐振补偿网络系统内部电压、电流特性研究 |
3.3 不同目标下谐振补偿网络结构参数调节 |
3.3.1 大功率输出目标下谐振补偿网络结构参数调节 |
3.3.2 高效率传输目标下谐振补偿网络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
3.3.3 实现系统稳定目标下谐振补偿网络结构参数调节 |
3.3.4 谐振补偿网络结构参数整合 |
3.4 适于广义补偿的松耦合变压器双口网络统一建模研究 |
3.4.1 松耦合变压器双口网络等效模型建立 |
3.4.2 广义补偿双口网络统一建模方法 |
3.4.3 基于广义补偿统一建模的传输特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稳定性研究与系统优化设计 |
4.1 引言 |
4.2 系统频率稳定特性研究 |
4.2.1 影响系统频率稳定性因素 |
4.2.2 系统频率稳定的条件 |
4.3 系统输出电压稳定特性研究 |
4.3.1 影响输出电压稳定性因素 |
4.3.2 输出电压稳定性条件 |
4.4 系统负载阻抗匹配特性研究 |
4.4.1 集总参数网络阻抗匹配模型 |
4.4.2 补偿拓扑结构阻抗匹配优化设计 |
4.5 基于分级参数调整的系统稳定性优化设计 |
4.5.1 系统稳定性优化设计方法 |
4.5.2 参数分级优化设计流程 |
4.5.3 系统稳定性仿真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下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构建及其仿真验证 |
5.1 引言 |
5.2 水下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总体结构 |
5.3 水下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主要组成 |
5.3.1 输出整流/滤波电路 |
5.3.2 隔离/驱动电路 |
5.3.3 松耦合变压器 |
5.4 电磁场有限元仿真实验研究 |
5.4.1 松耦合变压器有限元模型建立 |
5.4.2 多参数影响下的电磁场仿真研究 |
5.4.3 松耦合变压器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
5.5 电路系统仿真研究 |
5.5.1 原型系统电路搭建与分析 |
5.5.2 四种补偿系统电路特性仿真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功能与性能试验验证 |
6.1 引言 |
6.2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试验平台功能验证 |
6.2.1 驱动控制信号功能测试 |
6.2.2 系统功能实现 |
6.3 轴向偏移情况下系统适用性验证 |
6.3.1 磁芯垂直方向偏移对系统工作性能影响分析与验证 |
6.3.2 磁芯水平方向偏移对系统工作性能影响分析与验证 |
6.4 松耦合变压器优化性能验证 |
6.4.1 线圈位置变化对系统工作性能影响分析与验证 |
6.4.2 线圈缠绕方式对系统工作性能影响分析与验证 |
6.4.3 线圈匝数变化对系统工作特性影响分析与验证 |
6.5 外部电路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验证 |
6.5.1 负载电阻与输入电压对系统工作性能影响分析与验证 |
6.5.2 工作频率对系统工作性能影响分析与验证 |
6.6 无线能量传输水下应用性测试与验证 |
6.6.1 水下应用试验设计 |
6.6.2 水下无线能量传输性能测试与验证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双口网络串联、并联、级联的h参数(论文提纲范文)
1 双口网络串联的h参数 |
2 双口网络并联的参数 |
3 结语 |
(7)加速器束流诊断中数字BPM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束流位置测量参数 |
1.2 束流信号及位置信息 |
第二章 束流位置信号处理方法 |
2.1 BPM信号处理的考虑 |
2.2 束流位置信号处理方法 |
2.2.1 差比和处理 |
2.2.2 幅度-相位转换 |
2.2.3 对数比处理 |
2.3 束流位置测量技术的数字化方向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上海光源的数字BPM系统 |
3.1 SSRF对数字BPM的功能与性能需求 |
3.2 基于欠采样技术的数字BPM原理 |
3.3 逐束团数字BPM原理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硬件电路设计 |
4.1 模拟信号调理电路 |
4.1.1 射频设计中的S参数分析法与仿真 |
4.1.2 RF电路单元 |
4.1.3 RF电路PCB设计 |
4.2 ADC电路 |
4.2.1 ADC芯片及输入耦合电路 |
4.2.2 采样时钟电路 |
4.2.3 ADC模块电源 |
4.3 数字主板 |
4.3.1 高速ADC采样数据接收 |
4.3.2 高速数据存储器接口设计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数字下变频的FPGA实现 |
5.1 超外差方式与数字下变频 |
5.2 数字下变频的FPGA实现 |
5.2.1 数控振荡器 |
5.2.2 低通滤波器 |
5.3 系统资源占用与仿真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数字BPM系统测试 |
6.1 RF模拟信号调理电路测试 |
6.1.1 滤波性能测试 |
6.1.2 幅度调节测试 |
6.1.3 通道间串扰测试 |
6.2 数字主板测试 |
6.3 ADC模块与数字下变频模块测试 |
6.3.1 ADC信号数据与数字下变频IQ数据获取测试 |
6.3.2 采样时钟的对比 |
6.4 系统测试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致谢 |
(8)双口网络串-并联和并-串联的z参数(论文提纲范文)
1 双口网络串-并联的z参数 |
2 双口网络并-串联的z参数 |
3 结束语 |
(9)双口网络有效互连的判据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双口网络互连的有效性 |
2 有效连接的判据 |
3 有效连接的实现 |
4 结语 |
(10)双口网络串—并联和并—串联的Y参数(论文提纲范文)
1 双口网络串—并联的Y参数 |
2 双口网络并—串联的Y参数 |
3 应用示例 |
四、双口网络串联、并联、级联的h参数(论文参考文献)
- [1]任意阶高运算恒定性分抗逼近电路——标度格型级联双口网络[J]. 张月荣,袁晓. 物理学报, 2021(04)
- [2]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载流机制[J]. 张丽艳,梁世文,李鑫,贾瑛,韩笃硕,李群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21(03)
- [3]电磁损耗型共模电流抑制器设计制备与表征[D]. 严淋.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4]电磁损耗抑制开关电源共模电流的研究[D]. 杨晓霞. 南京邮电大学, 2016(02)
- [5]面向水下应用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于乐.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06)
- [6]双口网络串联、并联、级联的h参数[J]. 马瑞庆.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30)
- [7]加速器束流诊断中数字BPM系统研究[D]. 周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04)
- [8]双口网络串-并联和并-串联的z参数[J]. 姚国天.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5(06)
- [9]双口网络有效互连的判据和实现[J]. 田社平,张峰,陈洪亮.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5(05)
- [10]双口网络串—并联和并—串联的Y参数[J]. 姚国天.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