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群众对于建筑物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满足安全性、保温性的基础需求,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美观性。传统的建筑方式由于不够灵活,在艺术设计方面存在先天缺陷,而现浇模板施工技术的出现就为建筑施工开拓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关键词: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模板是十分重要的部件,如何改进模板技术成了研究人员工作的重点之一。经过不断地研究与实践,现浇模板施工技术逐渐成熟,运用这种全新的技术,可以在满足项目总体质量的前提下,让建筑物的外观变得更有变化性,同时也能有效缩减部分施工环节的工时,对于控制施工成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现浇模板技术简介
模板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部件,从质地方面来说,可以分为钢模板、固定模板、木质模板等,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工人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使用合适的模板,这些模板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差异,特点也十分鲜明。比如说想要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就要使用固定模板,而对于一些施工周期短工序就可以采用木质模板,方便组装与拆卸。与其他类型的模板相比,现浇模板在满足了形状与刚性要求的大前提下,提升了模板使用的灵活性以及稳定性。
二、技术应用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想要充分发挥现浇模板的性能,工人们就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只有做出充足的准备才能降低遭遇突发事件的概率。从总体上来说,准备工作可以分为三个板块:
首先,准备原材料。对于该技术所要运用的材料,一方面在进场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核对原材料的质检报告以及生产批次,并且使用抽检与普检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查验,只有在所有检测合格的情况下才能允许材料入场[1]。另一方面在材料入场之后要做好保存工作,工作人员需要在工地中划分出一片专门用于存放原材料的场地,并将其保存在避光且干燥的环境中,避免阳光或者水分让材料变质。
其次,对于浇注模板过程中所使用的搭架也要进行检查。一方面工作人员要运用专业的检测工具对于搭架结构的质量进行查验,确保其质量符合现浇模板工艺的相关标准。另一方面要派遣有经验的工人对于搭架结构进行整体核对,保证该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破损或者变形,影响模板的质量。
最后,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对于现浇模板设计图纸要进行仔细的核对,特别是对于材料以及技术的选用环节要进行仔细地推敲,保证其合理性。这其中对于模板结构承载力的核验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特别是那些处于支撑位置的模板,必须要对其荷载力进行精确计算,在确保其各项数据均符合施工标准的情况下再开始后续的工作。
(二)放线测量
在对施工材料、搭架结构以及设计图纸进行了核验之后,施工人员要开始进行放线测量工作。在进入到该工序之后,工人需要对模板的尺寸进行精准的测量,同时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归档,以备后期查验时使用。如果在测量的过程中发现某些模板的尺寸不符合相关标准,那么就要进行及时处理。此外,施工人员在对模板尺寸进行测量的同时,对于将要进行浇筑作业的位置也要进行准确的标记,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对于水平控制线、模板位置线以及轴线等进行测量与标定,确保模板浇筑的精度。
(三)梁模板施工技术
在对梁模板进行浇筑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的相关标准以及浇筑操作规范来进行施工。先要调整梁支柱结构的标高,然后再开始进行梁底板结构的安装工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梁底板结构的过程中,要着重考虑拉线找平的问题,如果发现梁底板没有处于水平位置就要对其进行找平处理[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完成梁底板安装工作之后,要以梁的位置作为基准,开始进行梁侧模板、斜撑模板以及压脚结构的安装工作。当梁模板的高度超过70公分时,为了保证其稳定性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四)结构梁施工技术
为了保证结构梁的稳定性,其施工的顺序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中的相关步骤来进行,同时对于楼板的厚度以及标高要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图纸中的相关要求。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要确保跨边的相对间隔与最近的楼板支柱之间的距离在300mm以内,同时要参照模板设计的需求来灵活调整结构中梁支柱之间的距离,同时对于水平拉杆的长度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其长度的标定以房屋结构的高度为标准。
(五)施工缝施工技术
对于现浇模板工艺而言,对于不同楼板之间施工缝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整个楼板结构的稳定性产生着巨大的影响[3]。一般情况下,对于楼板施工缝的封堵都会采用木方来进行,在浇筑楼板的过程中,会在施工缝部位预留出宽度为0.13cm~0.25cm的木条。当钢筋网被固定之后,需要在钢筋缝的边缘缝隙处放置木条,木条的宽度应该与钢筋的直径保持一致,通过这种方式对钢筋的缝隙进行固定。
(六)梁模板起拱施工技术
在实际的浇筑过程中,如果现浇砼模板与梁结构之间的跨度超过的4米,那么为了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施工人员需要以设计需求为基础进行现浇模板的起拱工作。如果设计图纸中并没有明确标明起拱的具体参数,那么工作人员要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进行此项工作,一般情况下起拱的高度是跨高的0.1%~0.3%,保证模板结构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七)楼面模板施工技术
楼面模板的安装工作也是现浇模板工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此工序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对预先架设好的龙骨进行找平,在确保龙路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之后,通过拉线来调整楼梯支撑结构的标高。在标高得到确定之后,就可以进行楼面模板的铺设工作,在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按照设计图中的工序逐一进行,避免由于安装顺序的错误而影响到楼面模板的稳定性。
(八)楼梯模板施工技术
由于楼梯部件的纵深比较长,而且边缘较多,因此与其他现浇模板部件相比,楼梯结构的施工难度比较大。工人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先在墙体中预留出一小部分钢筋,等到安装楼梯模板的时候利用这些钢筋就可以实现对于楼梯模板的快速固定[4]。然后是安装以及调整环节,当楼梯部件的钢筋绑扎工作结束之后,要进行踏步的安装与固定。在检测无误之后对楼梯模板进行拆模工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楼梯模板的过程中要将钢筋预埋在保护层当中,为楼梯的安装提供便利。
(九)模板拆除
在浇筑完成之后就要开始模板的拆除工作。在实施该工作时,先要确保模板的拆除不会影响到其他部件。开始拆除工作之前,要对整个现浇模板工程进行详细查验,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符合相应的施工标准,在拆模的时候对于拆模的时间要进行控制,同时对于主模板与梁模板的拆除工作要根据相应规范严要求来进行,不能损坏砼部件的边缘或者影响砼部件的强度。一般情况下拆模的砼部件强度要大于35MPa。
三、结束语
现浇模板施工技术的出现为建筑工作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想要熟练掌握这项技术,就要充分了解各个施工要点,在建设的过程当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活动,并对一些难点环节进行重点检查,确保现浇模板工艺能够发挥出应用的效率,既能够满足建筑设计的需求,也可以实现施工企业利益最大化,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陆松威. 房屋建筑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施工技术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8(15):5-6.
[2]王爱云. 浅谈房建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施工技术[J]. 四川水泥,2019(3).
[3]崔振龙. 浅谈现浇梁板模板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运用[J]. 低碳世界,2017(16):145-146.
[4]高崇尧. 现浇梁板模板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 居业,2019(6):78-78.
论文作者:谢华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模板论文; 现浇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结构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楼梯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