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症早期观察和护理体会论文_姜岚,隆静佳,张洁

骨筋膜室综合症早期观察和护理体会论文_姜岚,隆静佳,张洁

无锡市中医医院 江苏无锡 214001

摘要:目的 经过积极有效全面的护理措施,使其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的伤肢功能损害降到最低程度。方法 总结了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对260例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护理的经验,主要包括对患者的早期病情观察与护理,认为加强患肢早期观察及护理,可以有效预防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结论 术前仔细观察,准确判断,一经确诊及时切开减压,结果 均可保住术后采取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住伤肢及争取最大功能恢复的关键。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症;早期观察;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症(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最长发生的部位是小腿前间室和后深间室以及前臂掌侧间室,也可发生在所有被坚实筋膜包绕的骨骼肌处,如在臀、大腿、肩、手、足、臂及腰椎棘旁肌等部位。一般肌肉缺血2-4h发生功能障碍,缺血8-12h发生不可逆性损害。神经缺血30min既发生感觉异常和过敏,缺血12-24h则出现永久性功能丧失。如不及时确诊和治疗,可迅速发展成为组织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丧失生命。其最常发生的部位为前臂掌侧和小腿。因此,早期正确观察和及时治疗,对减少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发展、杜绝肢体残废至关重要。而对易发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创伤患者进行仔细动态的观察和护理,时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有效保证。

1 临床资料

本组观察患者共260例,其中男212例,女48例,年龄12-75岁,平均30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93例,高处坠落47例,重物砸伤12例,机器绞伤8例。受伤类型:闭合性骨折197例,开放性骨折43例,单纯软组织碾挫挤压伤20例。发病部位:前臂85例,小腿175例。

2 结果

有249例(95.77%)未发生OCS。11例(4.23%)出现了OCS,其中10例通过临床观察、及时手术而痊愈,1例患者因延误手术时机而行截肢术。

3 观察与护理

3.1术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骨筋膜室综合症可有“5p”,即苍白(Pallor),感觉异常(Paresthesias),无脉(Pulseless),瘫痪(Paralysis)以及拉伸骨筋膜时产生的疼痛(Pain)。

3.1.1疼痛的观察 疼痛往往出现在早期,是几乎所有患者都会产生的症状。早期患者的症状表现为有麻木感以及异样感,有剧烈的灼痛感,对通常的镇痛药物所产生的作用不敏感,不会因为肢体的固定制动而使得自身的疼痛减轻。医务人员疑似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患者,应尽快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患者出现缺血性肌痉挛等对身体有严重影响的并发症。

3.1.2水肿的观察 水肿的情况呈加剧的发展趋势,患肢由于敷料绷带包与石膏夹板外固定使得患者的感觉出现异常,进而导致肿胀不容易被发现,对治疗产生负面作用。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细致的观察,必要时应打开敷料对患者的局部肿胀情况进行观察。

3.1.3感觉异常的观察 检查受累神经支配区有异常感觉,过敏或迟钝,两点分辨觉消失,轻触觉异常,晚期则感觉消失。

3.1.4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足趾血氧饱和度的观察 可出现动脉搏动减弱,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足趾血氧饱和度降低。若动脉搏动无法触及,足趾血氧饱和度监测不到,则可能时血管损伤或已到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晚期。

3.1.5 皮肤温度及颜色的观察 早期皮肤稍红,温度稍高,当缺血严重时,患肢皮温下降,甚至冰凉,皮肤苍白或呈大理石花纹样。

3.1.6 全身情况的观察 如出现体温升高,脉率加快,血压下降,白细胞增多,肌红蛋白血症及肌红蛋白尿,提示本症发展至严重缺血,致大部分肌肉坏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术前禁忌 必须强调抬高患肢,热敷或红外线照射,按摩等均为禁忌,因为抬高患肢虽有利于静脉回流,但却降低了患肢动脉血压,使透壁压力下降,促使小动脉关闭,从而加重组织缺血,故一旦骨筋膜室内压力明显升高时,抬高患肢并不能增加静脉引流或灌注压。患肢局部热敷或红外线照射,由于骨筋膜室内组织血运障碍,若再增加局部温度,就会使局部组织耗氧量增加,从而加速组织坏死。局部软组织按摩,不能使骨筋膜室内压力下降,反而加重组织损伤。

3.3 切开减压 切开减压的时间:发病后6-8小时,最迟不超过12小时,越早越好。一经确诊,立即将患肢平放,遵医嘱使用消肿药,积极完善各项术前准备。

3.4心理护理 由于意外伤害及疼痛等因素已经给患者造成了精神上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又将大面积的肌肉暴露,病人增加了伤残的心理负担,并容易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此时,护士应予病人多进行一些交流,消除病人顾虑、恐惧情绪,操作应熟、准确、动作敏捷,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感,稳定患者情绪,做好思想工作,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耐心解释本科室的医疗技术水平及预后,并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安慰和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术后护理

3.2.1饮食护理 由于患者伤口渗液较多,丢失较多蛋白,另外,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引起便秘,故应加强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营养,少量多餐,宜选用高蛋白、高热量、高钙、高铁、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必要时输血或血浆,促进伤口早期愈合。

3.2.2 伤口护理 术后伤口大且敞开,渗液多,要注意伤口的清洁,预防感染,观察伤口分泌物的性质、颜色和量,因为它可以直接反应伤口的密合情况,必要时做伤口分泌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做好无菌操作和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为防止感染,病室要减少人员流动,保证室内空气新鲜,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以维持机体的血药浓度而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

3.2.3病情观察 虽然患肢已经切开减压,护士仍不能放松警惕。术后仍应严密观察患肢感觉、运动、末梢血运、动脉搏动、皮肤温度等情况。如发现末梢温度降低、紫绀、麻木、疼痛等逐渐加重,首先考虑时手术减压不彻底,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另外,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症状,应考虑是否渗出过多,引起血容量减少,应立即汇报医生,及时补充血容量。

3.2.4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为治疗性运动,可以维持及恢复关节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增加肌力,预防肌肉萎缩和软组织粘连,避免和减轻后遗症。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只有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功能锻炼由帮助患者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患者自主运动。一般手术当天麻醉过后,就可以指导患者开始做踝泵运动,第二天,以不痛为原则,尽可能多做踝泵运动,每天坚持,以患肢肿胀消退为准。术后2周内,在固定架的情况下可以协助患者做股四头肌伸缩。术后4-6周,可鼓励患者不负重。至于术后第8周,复查X光照后,根据愈合情况才决定开始负重,直至恢复。

4讨论

骨筋膜室综合症为肢体创伤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处理不当遗留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截肢,最常见发生于前臂掌侧和小腿,由于缺血的原因、程度和范围不同,引起不同的病损,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是防治骨筋膜室综合症的重要手段。在骨筋膜室综合症的防治过程中,对肿胀、疼痛及肢端循环等局部情况的观察与护理;给患者进行相关医学知识的宣教也至关重要。在护理过程中体会到患者入院后,早期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工作,了解该病的相关知识并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同时,护士应该对骨筋膜室综合症的相关知识进行全方位了解,在遇到相关病人时做到心中有数,以增强患者的信任感,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由于骨筋膜室综合症发展迅速,后果严重,故在患者入院后的第1个8h内,护士应细心观察病情变化,并积极做好记录,及时与医生沟通,做到提前预防,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何浩.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早期观察及护理体会[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01:69+109.

[2]高红.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护理体会[J]. 工企医刊,2012,01:14-15.

[3]张晓黎,李合华.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观察和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08,01:88-89.

[4]党代玲,李娜,尚小华,刘瑾.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8:2037-2038.

[5]戴伟娟. 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和体会[J].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11:4334-4335.

论文作者:姜岚,隆静佳,张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8

标签:;  ;  ;  ;  ;  ;  ;  ;  

骨筋膜室综合症早期观察和护理体会论文_姜岚,隆静佳,张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