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可持续技术创新的路径与传导机制_企业创新论文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路径及传导机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理论文,技术创新论文,路径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技术创新路径的相关研究及评述

发达国家总体上是国际众多率先性重大创新的发源地,其产业发展走在技术突破的前沿。国外对技术创新路径的研究也主要是针对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追赶过程。其中,韩国学者Linsu Kim(1997)的“三段模式”比较有代表性。Kim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技术能力发展过程中恰好是逆向的:发达国家技术能力的发展呈现为由成熟技术向前沿技术进化的过程,而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的发展则表现为引进、吸收和提高的过程。因此,他提出了后发国家技术能力成长的一般模式:引进——消化吸收——创新。Lee & Lim(2001)在“三段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阶跃论”模式,认为后来者在追赶过程中不需要完全遵循先行者的路径,可以跳过某些阶段而实现较快追赶,甚至还可以在追赶过程中发展出新的路径。

总得说来,以上两种模式都可归入发展路径的“阶段模式”,认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吸收等手段,最终都能达到技术自立。但阶段模式并没有提供企业在什么条件下、通过什么样的努力才能实现技术自立等问题。也就是说,阶段模式停留在跟踪技术能力提升过程的表现形式上,而没有明确回答环境变化对路径的影响,以及企业创新路径的内在机理等一些较深层次的向题。按照演化经济学观点,技术演化存在多重均衡,均衡的结果可能是某一技术垄断市场,也可能是几个技术共享市场。究竟达到哪一个均衡,依赖于演化路径。客观选择环境的变化也会对路径的演化产生影响。可见,企业对创新路径的选择以及环境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创新的效果。

国内较多的研究结论与Kim的相似,认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是建立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之上。如吴晓波(1995)通过二次创新动态模型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技术的发展经历模仿创新、创造型模仿创新和改进型创新;赵晓庆和许庆瑞(2002)指出,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演化遵循从仿制能力到创造性模仿能力,再到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轨迹;安同良认为(2003),企业技术能力的发展可以归纳为初始发展与高度化发展两大发展阶段,因此设计了技术后进国家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五段式模式:(技术)选择、获取、消化吸收、改进和创造。这些研究结论暗含着一个假定,即在技术演化过程中只存在一种均衡状态,后来者和先行者最终都能达到同一均衡点。但实际观察却并不支持这一假设。遵循这种“阶段模式”,我国有很多企业培养起了全球不可忽视的制造能力,但在培养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上取得较大突破的企业却不多。

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关注创新路径选择的问题。杨志刚和吴贵生(2003)从路径依赖角度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进行了分析,认为单纯的技术引进加国产化、快速建立生产能力的方式,容易导致企业产生行为型路径依赖,阻碍产品研发能力的提高,保持技术能力提高途径的多样性是促进产业技术能力提高的最好选择;高旭东(2005)认为,引进国外技术,通过消化、吸收、然后创新的顺序发展创新道路,在我国已经很难走通,特定的R&D活动才是影响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培养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

总之,国内学术界和企业界已经意识到“阶段模式”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开始从自主创新角度探讨技术创新的新路径,但对企业创新路径及其传导机理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分析了创新传导机制某一或某几个环节对创新效果的独立影响,但还没有揭示持续创新机制整体,对创新路径中关键要素的传导机制和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对企业持续创新路径的深层动态机制,或者说其系统动力学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作为复杂系统,企业的发展具有非线性、动态性、多时段性、多目标性等特点,难以用纯粹的数学方法描述。系统动力学在处理具有高度非线性、复杂时变、多重反馈回路的系统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对于诸如社会、经济、企业等复杂系统来说,利用系统动态学的观点和思想进行研究往往是非常有效的。根据这一思想,笔者尝试提出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路径及传导机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来回答环境变化对企业创新路径的影响、企业持续创新中的深层动态机制等问题。本文仅给出非技术性解释。

二、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路径及传导机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实现持续创新要求企业本身具有良好的运行机制,要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身结构,还要不断依靠自身力量来改造环境。在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创新意愿、创新投入、创新加速度、创新能力、创新市场化率、创新激励程度等关键要素,形成了一系列相互传导的因果关系回路,构成如图1所示的企业创新路径的动态结构和反馈机制。

图1 企业创新路径的动态结构和反馈机制

图1包含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两条基本路径:第一条路径是技术引进(回路1);第二条路径是自主创新(回路2)。两条路径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关系。从图1中可以看出,引进技术对企业创新意愿起着抑制作用,企业越依赖于引进技术,其创新意愿越弱。因此,回路1对回路2有抑制作用。另外,速度(图1中用延时环节表示)对各条路径的效果都有较大影响。为了便于理解,单独描述每条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路径1——技术引进

由图2可以看出,国外技术对技术差距起着增强作用,企业自身技术的发展则有可能缩小技术差距,所以,企业技术对技术差距起着削减作用。若技术差距为正,表明国外技术比企业技术先进,企业引进技术。差距越大,引进技术越多(引进技术的欲望越强烈);而当技术差距为零或为负时,企业停止引进技术。因此,整个反馈回路的性质由技术差距决定,若技术差距不断加大,整个回路成为一个正反馈回路,处于技术追赶状态的企业就会陷入引进——消化——再引进的循环。企业能否脱离这种循环,关键在于技术差距能否不断缩小,直至为零甚至为负。那么,通过简单的引进和消化能否缩小技术差距呢?图2中存在两个延时环节,延时1代表企业引进技术与国外最新技术的差距,延时3代表企业消化吸收引进技术需要的时间。理论上说,若国外技术保持不变或变化缓慢,且延时1足够小,企业就有可能通过自身努力不断缩小延时3,从而缩短技术差距。但在技术迅猛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这种假设很难成立。虽然世界经济的开放程度日益扩大,但不同国家依然是不同的利益主体。技术垄断作为市场垄断的主要手段,在国际经济交流活动中被最广泛使用。跨国公司为了保持其技术优势,在经济交往中都把技术创新放在首位,通过不断增强研发投入、战略联盟、技术并购等多种形式来获取新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此外,为了保持技术垄断地位,跨国公司还经常采用技术封锁策略,严密控制尖端技术的扩散。朱华桂(2003)通过对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国家级科技园区内跨国公司子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主要在母子公司内部进行,严密控制泄露;体现核心技术的原材料、元器件主要来自于海外;与国内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几乎没有研发合作。在这种格局下,这三个科技园区分别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所设的加工车间。可见,延时1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是变小而是越来越大了。即使假定延时3不存在,企业也很难单纯依靠引进和消化方式缩小技术差距。技术差距不断扩大加大了企业技术引进的力度,削弱了企业的创新意愿,造成企业对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所以,依靠路径1来解决技术差距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方式。

以上讨论没有考虑企业通过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也没有考虑市场因素。图3扩展了路径1,进一步深化我们的分析。

图3 “三段论”模式的技术创新路径

从图3可以看出,路径1实际上就是Kim提出的“引进——消化——提高”的三段模式。这条路径在以下两种情况卞是可行的:一是,外国技术不进入当地市场。这样,虽然企业引进的技术落后于国外最新技术,但仍然领先于本国同行业其他厂商(Mansfield和Romeo在1980年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子公司采用的技术都是领先于东道国厂商,但落后于母公司的技术),因此企业可以利用引进技术的优势来获得市场优势,不断增加对企业创新的投入,最终实现自主创新。例如,战后日本政府为了保护其轿车工业,长期严格限制轿车进口,轿车进口一直只占国内销售量的1%左右,直到加世纪70年代日本企业具备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后,这种保护才逐渐减少。二是,国外技术虽然进入当地市场,但由于种种原因,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与市场结合,即延时2>(延时1+延时3+延时5)。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可以利用本土优势赢得市场,从而保证创新投入,使创新得以顺利进行。

但是,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以上两种情况所需要的外部条件已逐渐丧失了存在的可能。一方面,我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市场日益开放,国内企业在本土正面临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的竞争;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为了争夺中国市场,不断加大了本土化力度。自1994年以来,我国承接跨国公司建立的研发基地达400多个,累计接受的研发投入金额约达30亿美元。通过直接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跨国公司既加快了技术与市场结合的力度,另一方面也造成国内大批优秀人才流失,加剧了我国企业研发资源的缺失危机。因此,随着跨国公司的本地化,国内企业不但在成本和对本地市场的占有上丧失了优势,甚至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可见,在竞争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引进、吸收、提高的技术创新路径已经很难走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日益显著。自主创新的路径如图4所示。

图4 企业持续自主创新的路径

企业自主创新意味着根据市场的需求特点形成自主的产品概念,进而从战略上摆脱对外国产品设计和技术方案的追随。自主的产品概念可以通过提供全新的产品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重新定义已有产品的功能特性来实现。由图4可知,自主创新起源于企业的创新意愿,创新投入受到销售收入和创新意愿的影响,实际上,在企业创新刚开始还没有见到效果的时候,企业的创新意愿强烈与否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对创新投入的保证。此外,强烈的创新意愿也能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精神动力乃至制度保障。因此,制定相关政策,营造创新氛围,激发企业创新意愿,对企业持续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创新路径中,有两个关键的延时环节,延时4代表创新思想、创新行动到技术产生之间的时间,反映了企业的创新速度。延时5代表技术的市场化过程。缩短这两个延时环节,就能在与国外技术竞争中占据主动的市场地位,为企业的后续创新活动投入提供保证,使整个创新回路进入良性的正反馈回路。

三、模型的检验与应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持续创新的案例

为了进一步检验与应用本文提出的创新路径模型,下面选择在自主创新上比较成功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作为案例,分析其成功路径。

华为成立于1988年,由5个人合伙投资2.4万元,从事小型程控交换机的研究开发。自1999年以来,公司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以上,2004年实现销售额462亿元人民币。据国家专利总局2004年统计:华为是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其中85%属于发明专利,专利申请连年高于100%增长。目前,华为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并已成功进入全球电信市场。

对技术后进者来说,保持速度是追赶领先者不可缺少的,而速度来源于强大的爆发力。在华为持续创新的过程中,企业的创新意愿、创新投入的保证、创新速度和快速的技术市场化等因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华为将企业创新意愿以“立法”形式明确下来,激励员工,并为创新的投入及相关激励政策的制定提供政策保障。《华为基本法》第一条中明确提出:“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为了保证创新投入,《华为基本法》明确规定“每年至少拿出10%的销售收入投入到技术研发”。技术研发投资比例在近两三年达到15%~17%。

在创业之初,华为不惜孤注一掷,把代理销售取得的少量利润几乎全部集中到自主研究小型交换机上。其北京研究所刚成立的头两年里一直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但华为仍然坚持每年投入近亿元的巨额资金支持,直到北京研究所在重大项目上取得相继突破。

创业之初,面对与国外公司的巨大差距,为了加快创新速度,华为员工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当时几乎每位开发人员都有一张床垫,卷放在办公桌铁柜底层。员工养成了来则能战、战则必胜的快速反应能力。华为通过研发组织创新和人员流动来保证创新的速度。例如,华为的产品开发由产品开发团队(PDT)承担,每个PDT由研发、市场、财务、用户服务、生产等各部门抽调的代表组建,在产品开发阶段就能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用户要求、采购成本、财务预算等信息,实现了产品研发和市场的同步进行。此外,华为还硬性规定每年必须有5%的研发人员转做市场,同时有一定比例的市场人员转做研发。

在技术市场化方面,为了保证速度,在与朗讯、西门子、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的市场竞争中,华为通过人、财、物等资源的聚集调配,在局部用高于对手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力量来实现重点突破。例如,在进军农话市场时,国内公司一般在一个县级市只派一个人负责,跨国公司在每个省级市也只有三、四个人负责,而华为却由七、八个人同时开拓一个县级市场,保证了企业能快速占领目标市场,为后续创新活动提供物质保障。

企业创新涉及因素较多,其动态性和复杂性使研究难度增加。本文尝试从动态系统角度提出了一个比较概括的解释性框架,其中许多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深入到企业,细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方程,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动态仿真,观测控制因素变化时系统的不同表现。

标签:;  ;  

企业可持续技术创新的路径与传导机制_企业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