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潘其荣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潘其荣

身份证号:3306821981****1211 浙江绍兴 312300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是促进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是调节国家水利及稳定居民生活的基础。大力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促进民生工程的发展和落实,可作为多功能化工程对地区的发电、航运甚至水产养殖等方面产生综合性的经济效益,然而,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原有生态环境带来的改变及影响较多,因此,在看到水利工程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注意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水利经济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

多年来,我国通过加大水利基础工程建设,在防洪涝灾害以及农田灌溉,水利供应和发电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保障体系,在抗击自然灾害和确保国民经济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保护水土资源以及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们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已经不是确保基本保障,而且更加关注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对此我们应该打破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和理解水利工程建设新理念,并重点确保水利与生态换金协调发展作为重点,不断推荐相关工作,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

1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对于河流的生态环境影响

水利工程通常都是在天然河道附近进行施工,将庞大的施工建设融入到天然生态环境当中,不仅会破会合理环境的平衡,还会损坏天然河流环境,损害到河流中和河流附近的生物,如果河流生态环境不断遭受损坏,那么就会增加河流的含沙量,开始出现泥沙淤积的问题。

1.2对于局部气候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会直接影响到施工附近的气候条件。实施大规模灌溉水利工程,工程建设之后就会大幅度增加周围的路堤湿度,影响到范围内的气候条件,不仅会改变局部气候温度,同时也会改变地区降水量。此外如果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不合理,就会出现水蓄积的问题,增加局部水蒸发程度,增加降水量。例如在建设水库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低温效应,影响到降水量,完工之后,空间能力会由此改变,使局部环境的气温由此提升。

1.3对土壤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会使周边地区水流速度减慢,造成地下水位升高,引起沼泽化等问题。生态循环将会减少土壤中的含氧量使土壤肥力下降,影响该地区农作物的种植;植物生长环境也会因沼泽化而过分湿润,产生植物的衰败,甚至会引起该地区整体环境的衰败,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发展。

1.4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水利工程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水位升高、土壤沼泽化、湖泊池塘干涸等,进而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居民将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状态,从而不得不选择移民。若出现大量移民,则会对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另外,水利工程建设也会对当地居民的交通出行、森林生长状况和古建筑、文化的保留和维护带来影响。

2水利工程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2.1水利工程建设要做到科学规划建设

要形成一套最好的水利工程生态化的建设方案,就必须充分的考察,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科学规划。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特征就是对自然河流进行控制。这就需要我们放弃传统的控制自然界理念的动机,树立新的理念对水利水电进行生态化建设。最终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的目的。水利水电建设前提条件就是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满足人们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和生态环保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水资源开发要科学合理

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在不断的持续增加,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的我国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为保证我国水利的安全运行,就要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从而有力的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可是,大量的开发利用水资源,就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大大降低了水利工程的运行的效率。所以,在开发水资源的时候,要完善和改进水利建设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有力的结合有关相关的专家提出的相关意见,以此来改善更好地水利生态环境的保护。再一点,水利工程设计的专业人员要根据所在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设计并制定较为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在保护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加大生态环境恢复力度,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使水利得以顺利稳定的进行下去。

2.3加大生态环境保护

对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对生物物种的影响,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尤其是对鱼类和鸟类以及其他物种,由于水系变化,部分河段干涸,鱼类无法生存,鸟类无法栖息,同时从生态链条方面,完全改变的食物链格局,对生态中的动植物体系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对生物多样性加强保护,特别是在水利工程施工前,要充分考虑到生物生存的基本需要,加强水系调配的合理性,同时加强当地水域的保护,以更好地促进水系与生物和谐生存发展。

2.4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并举的良好格局

水利工程施工属于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涵盖了大量的施工环节与内容,而且每个环节的施工建设均对施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此,有关施工单位应该积极采用新型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并且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加以利用来来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如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应该尽量采用建筑预制装配式技术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是一种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主要构件,经工厂化生产后进行现场装配、连接的建筑技术,运用该技术可以减少现场生产的污染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的目的。再有采用绿色、可再利用的环保材料,并将其体现在环境保护体系当中,以防由于施工材料的原因而破坏到生态环境如生态石笼墙驳岸、透水混凝土等材料的利用和推广都能有效的起到生态保护和修复作用。最后尝试使用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综合措施,对目标水体生态治理进行系统综合规划设计,建立以:生态拦截、污水处理站尾水入湖口处理措施、水下地形改造、底质改良、生态系统构建以及漂浮湿地等6部分的功能区保证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恢复和谐发展。

2.5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在我们水利工程建设中,之所以没有充分考虑到综合生态效益,关键还是在我们施工建设过程中,没有加强协调联动,尤其是在水利建设过程中,没有牢固树立协同发展的理念,对此我们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在施工前后都要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重点搞好顶层设计,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综合分析,力争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从而促进我们的社会活动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

3结语

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辅相成,生态环境恶化必然制约人类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世界的主流思想,这为日后建立健全生态系统补偿机制提供了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环境破坏问题的重视,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氛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晖.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5).

[2]徐源.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水利工程[J].科技与企业,2014,(8).

[3]杨玲玲.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

论文作者:潘其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潘其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